«上一版     本期共4版, 当前第4版 PDF
关于沁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上接二版)

采取PPP合作模式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处理能力、技术标准达到了设计要求;垃圾处理工程填埋场主体、运输道路及其他配套工程已完工,即将投入运行;南内环路建成通车;以图书馆、档案馆、县医院外科楼、定昌镇中心卫生院、新建政务大厅、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火车站站前广场、决死队纪念馆广场、乒羽训练馆投入使用为标志,县域综合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惠民小区、华安小区三期、湖滨花苑二期、世纪家园等住宅小区的交付使用和财富中心、滨港花园、相府新城等小区的开工建设,城南保障房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县城的扩张,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着力推进重点镇建设。以“五建设两整治”为内容,全面铺开重点镇建设工程。结合城镇化建设目标和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新店、故县、郭村等乡镇规划并启动了移民小区建设工程,与此同时实施了镇区垃圾填埋、道路改造、供排水系统改造,中心镇的人口集聚功能和环境面貌得到了质的改观。

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出台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以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为内容,全面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年内完成农村公路水泥(油)路完善提质60公里,实施了4条农村道路、5条县乡公路的全面养护,新建改造10VA线路11公里,低压线路32.87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工程15处,解决了5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开工建设了2个村59户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为各乡镇配备了垃圾清运设备200多台(辆),年内完成省级1个、市级3个、县级2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五)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生态低碳取得新进展

按照“北方水城·美丽沁州”总体目标要求,全县上下始终把生态、低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以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生态绿化为抓手,积极开展低碳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以“两山”造林,“两网”绿化,“两林”富民为重点,采取专业队造林管护双管齐下方式,年内累计完成造林任务4.51万亩;二是完成了千泉湿地公园恢复保护工程,共拓宽河道15.5公里,封山育林58.3公顷,封滩育草75.1公顷,生态护岸恢复10.44公里,鸟类停歇地20处;全面铺开西汤水库新水源工程建设,坝体砌筑正在紧张施工;利用省级以工代赈资金,实施了郭村镇2个村、松村乡2个村基本农田,漳源镇2个村、南泉乡1个村流域治理等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控制面积12平方公里;三是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狠抓重点企业在线监测,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等工作,支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和养殖企业污染源治理等,开展了“向污染宣战、享蓝天碧水”攻坚行动,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四是组建了工作机构,完善了实施方案,以构建低碳产业体系、转变能源消费方式,增强固碳减排能力,引导低碳生活方式,强化基础能力支撑为重点,开展了省级低碳创建工程,碳减排指标达到省级先进水平;五是以源头涵养林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培育、湿地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改善、湿地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远近结合、以点带面,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完成了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确定工作,全县共确定精准帮扶重点村286个,低收入村20个,加大力度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组建并派出扶贫工作队184个,帮扶责任人1183名,选派第一书记192名。统筹实施精准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和“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为贫困户落实扶贫贷款2800多万元。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全年共完成1460人的移民任务,完成千村万人就业培训350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实施光伏扶贫试点项目5个。积极推动电商扶贫,我县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电商扶贫示范县”,全年共减贫7100人,完成整村脱贫7个。

教育卫生继续发展。以农村学前教育、初中校舍改造、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改造、村级卫生室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快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落实定昌镇幼儿园新建、新店幼儿园改造,册村中学宿舍楼、第五中学学生宿舍楼、职业中学实训楼新建,松村、南泉卫生院及125个农村卫生室建设等教育卫生项目,共到位资金3463万元,占到全市教育卫生中央投资的50%左右,完成了8所公办幼儿园及村级幼儿园、沁州中学、育英学校、第五中学宿舍楼,南里、南泉、牛寺3个乡镇卫生院、沁州中医院住院楼、人民医院外科楼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办医,年内文博高中、沁州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内改革措施全面到位。

就业创业成效明显。认真贯彻执行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和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等促进创业就业政策,确保了就业形势的稳定,全年共新增就业1815人,创业就业50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8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0人,转移农民劳动力28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13%以内。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和改善最低保障工作,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由每月441元提高到464元,农村低保标准每月提高了20元。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提高到47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51元,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

民生事业稳步推进。年内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00户,易地扶贫搬迁146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00人,新改建农村幼儿园8所,开工建设了保障房1218套,建成650套,改造背街小巷5条,完成了南关排水渠改造。

文化惠民扎实深入。累计为农民群众放映公益电影3600多场,送戏下乡80多场,完成了3096户广播电视“户户通”,“智慧沁州”手机台正式上线。

此外,档案、文物、计生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进步。

二、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发展、改革、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开好局、起好步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意义深远。新的一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牢固树立“五大理念”,着力提升六条路径,实施六大战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和“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本着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2016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完成22.7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完成43.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完成2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完成9.86亿元;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完成8723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完成1758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完成5750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减排、粉尘排放、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约束性指标均控制在市下达任务之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增强投资拉动能力

把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关键作用。一是按照项目推进“六位一体”工作要求,围绕国家和省市确定的“四个方面、十大领域和标志性工程”等重点领域,强力抓好项目收集、策划、包装等谋划工作,认真编制和落实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和重大项目储备,建立健全项目不断生成、落地投资的滚动发展新机制,确保一批符合产业调整方向,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启动建设,达产达效;二是抓住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东西部产业战略承接转移的良好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坚持走出去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争取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户我县;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做好武乡至沁县红色旅游线改造、208国道过境段改扩建、玉华山旅游线路、永鑫煤业有限公司矿泉水开发、县城综合管廊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全力推动西汤水库新水源、县城集中供暖、垃圾处理场、职业中学基础能力提升、定昌镇幼儿园、沁馨家园保障性安居工程、涅河河道治理、208国道西汤段改建、农村公路提标改造等重大项目尽快推进。四是进一步推进“待办项目大起底”行动,实施项目限时办结。健全“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包联、重点工程调度,目标责任管理制度,采取排队、公示、督查、约谈等方法,完善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机制,为项目推进建设提供保障。五是按照“非禁即入”原则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民间投资空间,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对已推出的PPP项目要做好包装、推介,促使其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六是抓住国家进一步扩大专项建设基金投资规模的机遇,做好项目筛选申报,积极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采用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确保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二)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壮大发展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要立足沁县经济运行的实际,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落实为抓手,努力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速发展动力的转换。

一是紧盯苗头性问题,未雨绸缪严防产能过剩。华安焦化要按照垂直一体化的要求,大力拓展下游产业,开发下游产品,实现由“以焦为主”向“以化为主”转变;积极倡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实施兼并重组、升级改造和产业链条延伸,防止出现区域性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按照企业自主、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理的办法,做好摸底调查、职工安置、债务处置等相关工作,稳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准入标准,把好项目入口,严防产能过剩的发生。

二是密切关注市场走向,积极应对房地产库存加大的压力。.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商品房转公租房等化解房地产库存一揽子政策的推进实施,有效激发和扩大房地产市场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政银企对接,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项目,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去杠杆工作,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四是落实好工业减负“60条”,稳工业增长“19条”等相关政策,落实国家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各项措施,及时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继续深入挖潜,创新政策措施,为企业营造低成本、优服务的宽松发展环境。对照国家要求,精减归并“五险一金”。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推进企业之间的深度协作,形成运行良好的经济链条。

五是着力补齐短板。要围绕消费新需求,创新消费品等相关产业和服务业供给,不断增加适销对路产品和新型服务产业产品,壮大“潜力股”产业的规模。嫁接先进管理理念和互联网技术,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延伸价值链条,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发展成为补短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和服务业壮大等,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一是立足我县独特的水土资源、气候、环境等农业生产综合优势,按照有机农业标准要求着力做好肥料、农药、品种和操作规程控制,以蔬菜、小杂粮为重点,积极开展耕地有机转换和农产品有机认证工作,健全农产品监测体系,推进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再上新水平;二是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农业优势板块开发为重点,大力实施“双十”增收富民工程,年内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产能、高标准农田等建设任务,新发展沁州黄等小杂粮1万亩、设施蔬菜3000亩、中药材1万亩、食用菌100万袋、低效核桃林改造9000亩、油用牡丹5万亩、畜禽养殖达到1025万只(头),努力推进种养结构调整,为有机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提供原料支撑;三是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四是加强县乡村三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农业技术服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推进各类服务主体和“三农”工作对接,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做大做强非煤产业。一是继续贯穿延伸农业、跨越农业、推进农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化的理念,以沁州黄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发挥沁州黄集团、潞宝金和生、康禾农业、精准农业、晋味美、海州科技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2万吨中老年米粉、肉鸡屠宰加工、熟食料理品、万吨桑果酒、桑叶茶、蔬菜保鲜加工等项目投产达效;二是抢抓国家鼓励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着力推进恒通新能源6.8万吨/年煤制天然气投产达效,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英全光伏,中核新能源、江苏远景、协鑫新能源等已经签约的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落地建设,抓好山东龙力生物质能发电项目跟踪,力争秸秆发电项目取得较大进展;三是创造条件、优化服务,支持沁园春矿泉水、沁州黄米醋、唯思可达等企业开拓市场,扩大产能,把产业做强做大,继续做好与农夫山泉、康师傅、娃哈哈、百岁山、汾酒集团、汇源果汁等知名水企的跟踪对接,努力引进落地一批品牌水制品项目,做大做强我县的水经济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依托山优势、水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适应旅游市场新趋势,着力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规划,做好景区筹划、包装和推介。推出一批具有水城特色的PPP合作旅游项目,吸引国内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我县的旅游开发;二是抓住国家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和专项债券资金投资,加快旅游景区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年内争取玉华山、南涅水石刻馆两个景区的旅游道路项目开工建设;三是用好旅游扶贫切块资金,支持定昌镇下曲峪、郭村镇9个村、杨安乡瓮城山等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四是围绕“吃、住、行、娱、购、游”六大要素,加快商务酒店、农家旅馆、农家饭店、旅游购物商店等要素建设,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能力;五是创造条件,努力推动南湖文化园、莱茵湖郡旅游项目等在建项目尽快推进。

此外要深度挖掘我县特有的文化元素,推进传统技艺和先进工艺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渗透,着力抓好传统木作、微雕石刻、戏曲盔饰、刺绣等文化产品的开发,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筹划建设曲艺广场、三弦书展示基地等,力求把中国曲艺之乡品牌做大做强。办好一年一度的端午民俗文化节,使之成为我县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载体。

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进一步落实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统筹推进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健康养生、便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一是依托已经开工的太焦高铁和计划实施的沁武铁路、霍黎高速等快速交通干线节点,及早谋划与之配套的现代物流项目,积极推进通天顺商贸有限公司建材物流基地、农业园区综合物流基地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支持万强商贸、四海农业及供销社、邮政局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年内海州科技蔬菜配送中心要完成主体,争取明年投入运营;二是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县内企业嫁接互联网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水平,开拓市场空间,培育新型业态。依托沁县电商协会,搭建沁县电商平台,壮大微商、电商队伍,全力推进农村电商全覆盖,为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优质优价提供保障;三是适应生活快捷化、便利化需要,以满足群众基本生活服务为目标,鼓励发展平价超市、平价菜店、餐饮服务、修理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完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四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多种形式,推动发展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敬老院、医养结合疗养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建设健身广场、文化中心、文化游园等休闲健身设施等。

(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改革,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突破,着力破除制约企业发展和群众办事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发展壮大新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持续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积极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着力取消、削减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取消一批生产经营许可,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统一审批标准、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继续开展集中审批、联合审批,做到审批“零超时”;二是深入推进投资审批改革。遵循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和核准备案管理条例,所有保留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要纳入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积极推进“一站式”网上审批,大幅缩短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推进审批“大提速”;三是扎实做好职业资格改革,全面清理各种行业准入证、上岗证等,建立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内除准入类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严肃查处职业资格“挂证”“助考”等行为;四是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同步取消后置审批事项,在“三证合一”的基础上推进“五证合一、一证一码”改革,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和名称登记、放宽住所条件、简易注册登记等改革,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五是积极开展收费清理改革和督察检查,严格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防止反弹或变相收费,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六是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政务公开,让人民群众和企业了解放权情况,监督放权进程,评价放权效果,做到权力公开透明,群众明白办事。

加强监管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政府监管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治工作机制;按照权责一致原则,继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监管力量,落实相关领域综合执法机构监管责任,加强行业自律,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市场监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强化市场监管中的作用。探索审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要区分情况,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努力促进新经济发展。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的行为,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因势利导、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努力打造“双创”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办和成长“点对点”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破除束缚“双创”的繁文缛节,为扩大就业,培育新动力,壮大新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开放服务业市场,促进民办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等服务业和文化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延伸,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实行“一口受理”全程服务。

(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统筹协调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带动经济平稳发展。

健全完善城乡规划。遵循《沁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编制完成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人防专项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照明规划、停车设施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积极开展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编制,年内中心城区控制覆盖率要达到65%以上,此外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结合,突显村镇特色,积极推进重点镇、中心村规划,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集聚,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工业型、生态旅游型、物流交通型、休闲商贸型重点镇和中心村。

加快推进大县城战略。以县城扩容提质为目标,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县城集中供热、垃圾填埋场、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在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年内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和机关单位要实现集中供热,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工程要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县城集中供气工程要努力扩大供气范围,向集中小区延伸。扎实推进保障房建设和商品房开发,年内沁馨家园保障房小区要在完成一期工程20万平米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新开工建设棚户区安置用房421套;积极探索旧城改造货币化安置,棚户区改造异地安置办法,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PPP合作力度,启动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县城公共停车场、城市道路改造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定昌镇幼儿园、人社服务大厅、档案馆等标志性工程和县城电网改造步伐,努力提升县城的综合服务功能。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村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扎实推进重点镇、中心村建设。坚持试点先行、品位提升的工作思路,以册村、故县、漳源、郭村、新店5个重点镇和22个中心村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着力抓好移民新村、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村创建和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年内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70户,改厕2509户,创建乡村清洁省级达标村1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农村公路提质29条56.7公里,农村旅游公路2条12公里,窄路面加宽6公里,景区道路建设4.86公里。

(六)坚持绿色低碳理念,推进美丽沁州建设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扎实开展省级低碳试点县、国家级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县创建,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美丽沁州建设步伐。

着力实施好省级低碳试点县创建工程。一是按照省级低碳试点县创建工作安排,启动低碳规划,编制碳排放清单,确定低碳创建目标、工作重点和路径措施;二是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非资源依赖型绿色低碳产业,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三是贯穿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理念,鼓励县内企业做好生产全过程清洁生产改造和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改造;四是加快推进县城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加大取缔小锅炉、土暖气和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工作,做好机动车尾气、施工工地扬尘整治等;五是推进低碳生活方式和模式,倡导低碳出行、低碳办公;六是加强碳汇体系建设,大力开展荒山造林、荒山绿化,提高碳汇能力,确保PM10、PM2.5浓度下降4%、3%。

大力推进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围绕浊漳河源头保护,推进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和源头自然保护区管理工程,以生态系统构建为目标,实施“两山”造林,“两林”富民、“三网”覆盖、“双创”增绿工程。年内完成造林任务4.1万亩。以千泉湖湿地建设为引领,加大湿地系统保护;加强农田生态系统改善,围绕有机创建,推广测土配方、土地培肥技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性耕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以环城、环水,街区道路绿化为重点,努力构建水城绿地体系,年内完成漳源镇2村,牛寺乡3村2个流域治理和郭村镇2村基本农田及部分乡镇河道治理任务。

(七)着力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营造对外开放环境。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突破口,着力营造对外开放的思想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一是倡导理性包容的开放思维和开放文化,在全县上下形成以大开放推进大发展的思想共识;二是加大市场环境秩序整治力度,对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认真贯彻国务院推进放、管、服工作的部署安排,加快简政放权和阳光行政,推进政务透明化、规范化和便利化。

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完善园区管理体制,赋予各产业园区在产业布局、项目准入方面的自主决策权,推进园区机构服务代办模式,加快园区水、电、路、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和承载力,把两个园区打造成引领全县对外开放的窗口。

提升经济外向度。依托沁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放宽视野,着眼大市场谋划运筹对外开放,自觉主动融入京津冀、环渤海、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承接新材料、新技术产业项目,引入飞地模式,积极开展与周边县区进行项目合作,引导周边县区企业来我县共赢发展。着力抓好相关措施落实,确保国家级出口沁州黄小米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固树立沁县之外都是外的理念,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瞄准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积极有效的开展高端招商。围绕高端农业、循环经济、文化旅游、水经济、现代物流、互联网+及新型业态,编制“项目图”“时间表”和“责任状”开展精准招商,做好项目风险论证和风险评估,扭住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各个环节做好相关服务跟进,开展“落地”招商。创新方式,依托各种招商平台,以引资、引智、引项目为方向,着力开展主题招商。

(八)推进共建共享,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用于民生改善,加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努力促进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

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贯彻落实“六个精准”扶贫政策,在巩固完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成果的基础,针对贫困状况、贫困原因精准制定扶贫措施,认真落实第一书记选派和“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做到脱贫计划精准到人、到户。扎实推进“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年内新建19个集中移民安置点,完成2179人的异地扶贫搬迁任务,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抓好乡村旅游开发、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确保年内脱贫5270人,力争脱贫8000人,整村脱贫31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推进教育精进提质。进一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年内定昌镇中心幼儿园、新店中心幼儿园、职业中学基础能力建设、五中、实验中学、册村中学宿舍、操场项目要开工建设,争取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实施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借鉴推广组建“联盟校”经验,鼓励学校间结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启动校长教师交流,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积极推进课堂教改和办学模式改革。

深入推进医疗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完成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以技养医机制,破除以药养医。创新医疗联合体建设运营模式,推行分级诊疗。鼓励社会资本创办特色化、规模化医疗机构。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年内县医院外科楼、定昌镇中心卫生院、125个村级卫生室要建成投入使用,松村、南泉、新店三个卫生院要开工建设完成主体,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实现人口有效增长。

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和就业促进计划,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开通绿色创业通道,鼓励“精英创业”“草根创业”“返乡创业”“实训创业”,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强化技能培训扶持就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开发岗位保障就业,继续实行政府公共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80元提高到420元,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扶助政策,落实经济困难的高龄与失能老年人补贴及百岁老人补给新标准,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积极推进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相衔接。

抓好安全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牢记“三个决不能过高估计”的基本判断,明确细化责任,加大对安全生产和安全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抓好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非煤与矿山、危化、油气管道及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检查。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创新和改进社会综合治理,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协调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平安沁县”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