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 当前第3版 PDF
政府工作报告
——在沁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裴润山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六大攻坚"凝心聚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5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7亿元,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37亿元,增长11.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550万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49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65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亿元。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县的55项考核指标全部兑现。

(一)"项目建设攻坚"扎实推进。深入开展"项目投产达效年"活动。"六位一体"各项指标完成率均达到110%以上,排名位居全市前列。年初确定的99个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26个生产性项目相继投产。积极开展"园区建设升级年"活动。沁州黄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新增1260万元,16个入驻企业中已有8个投产运营,潞宝金和生饲料公司达规入统。尧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完成规划修编,华安焦化公司130万吨焦炉二期工程环保配套设施建成运行;恒通新能源公司6.8万吨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主体完工。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建立招商引资专项基金,班子成员带头走出去、请进来,各级各部门"主动出击、内引外联",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对接洽谈项目。引进景阳能源集团奶牛兼肉牛养殖、天一集团肉驴养殖、天同养老产业公司老年城建设等18个新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3.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辐射带动下,全县"五大产业"纵深推进、渐次成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提速增效。坚持稳粮增收,粮食产量稳定在1.8亿公斤左右;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新增5.1万亩;沁州黄、沁州绿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增长38.3%。循环经济和新能源产业后劲勃发。潞安协鑫3×100万燃煤机组发电、华安焦化6.8万吨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太阳能光伏、新店、牛寺LNG加气站、汾酒集团生态循环产业等项目强势推进。水产业稳步发展。沁园春矿泉水开发项目具备40万吨生产能力。沁州黄醋业公司万吨小米老陈醋生产项目竣工投产,产品全面上市。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开发。旅游总规编制工作启动实施。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南湖文化旅游园苏州街建筑主体工程及基础配套工程基本完工。现代物流业提速发展。208国道漳源综合服务区二期工程、国新远东际华非管网物流、昌达商贸中心建设等项目初见成效。围绕发展物流业,抢抓国家铁路、公路建设的重大机遇,争取太焦高铁在沁县设站,省道322沁县至武乡一级公路改造项目完成可研,列入省交通厅三年计划,破解交通瓶颈指日可待。

(二)"扶贫开发攻坚"有序开展。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掀起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一是抓精准扶贫。以村为单位,实行规模控制、动态管理,对全县179个贫困村、13517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全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全年稳定脱贫5000人,同比增长14%。二是抓产业扶贫。重点扶持沁州黄谷子、设施蔬菜、核桃经济林、小杂粮、中药材、肉鸡养殖等六大富民产业,种植基地总面积超过15万亩,养殖规模达到580多万只(头)。潞宝金和生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百企千村"扶贫企业累计完成产业开发投资超过3亿元,带动就业3500人。三是抓移民扶贫。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县财政补助,新增移民扶贫资金1243万元。采取移民方式、建房模式、建房工队"三自选"的措施,易地扶贫搬迁423户、1390人。四是抓定点扶贫。制定实施"六位一体"包联工作责任制,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实现"全覆盖",所有贫困村"村村有了驻村工作队",所有贫困户"户户有了帮扶责任人"。

(三)"城镇建设攻坚"稳步实施。大县城、5个重点镇、20个中心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化率达到39.18%,比上年提高3.07个百分点。新修编的县城总体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复,城市绿地、供暖、排水、燃气、供水、垃圾处理6个专项规划同步完成。县客运中心竣工验收,人武部大楼主体完工,公安局技侦大楼、环保监测综合楼投入使用,惠民小区、西湖美景(城市棚户区)等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县城生活垃圾填埋、污水处理提标升级、物流配送中心等城建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深入开展交通、卫生、市容"三项治理"行动,县城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以册村、新店两个镇为试点,在重点镇开展了"五建设两整治"。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加强中心村水、电、林、路、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创建端村等3个中心村示范点,申报4个省级、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编制完成3个美丽宜居村庄整治规划。乡村清洁工程新增投资230余万元,新建垃圾池1600多个,简易垃圾填埋场252个,清除垃圾死角5万余处,整修墙壁1.8万平方米,拆除断墙3600多处。

(四)"生态建设攻坚"持续发力。巩固提升"十大森林公园",重点实施30项荒山绿化工程、20项干果经济林工程,集中打造5个园林示范村、10个万亩以上生态绿化工程,修建防火通道50余公里,森林保险面积达到28万亩,全年新增造林面积4.4万亩。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恢复等项目通过国家和省市试点验收,正式立项。整治河道6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7万亩。西汤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开展了"向污染宣战、享碧水蓝天"百日攻坚行动,污染减排"4+2"考核指标全部兑现。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77辆,除尘改造燃煤锅炉93台。2014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级以上天数达到72天。我县被省发改委列为"第一批省级低碳试点县";作为全省四家、全市唯一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的"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上报国家发改委,标志着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提档升级新阶段。

(五)"民生改善攻坚"成效明显。县财政支出的八成以上和全部增量均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919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0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3人,困难人员就业102人。完成92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学点)改造任务。我县中考成绩全市综合排名第二,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比上年增加116人,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初中教学质量先进县"、"全市高中阶段教学质量先进县"。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药品价格较上年平均下降14.8%。新农合大病保险、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单独二孩"政策有效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547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9038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每人每年财政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县级图书馆主体工程完工,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特别是克服财政困难,在2013年足额发放津补贴、绩效工资和烤火费的基础上,2014年又按照新的标准,调整提高了干部职工工资待遇,对公职人员住房公积金进行了扩面提标。与此同时,狠抓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实现"三无"目标,即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未发生一起进京赴省非正常重复上访事件。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十件实事":一是县城集中供热工程完成热源厂"三通一平"和风机房基础垫层。二是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营养餐工程两个全覆盖,新建3所村级幼儿园;建立教师队伍补充、聘任、校长交流三项制度,公开招聘特岗教师45名。三是县人民医院外科住院大楼主体完工,县中医院住院楼通过竣工验收。四是为环卫工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供免费早餐和廉租房。五是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209套,基本建成300套。六是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300户,完成423户139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七是县城南环路完成桥梁架设和路面铺装。八是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火车站站前广场、牺盟会纪念馆广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九是在县城主要街道、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安装了视频监控。十是新型职业农民、千村万人就业、"金牌"月嫂和保姆家政服务培训3000多人。

(六)"改革创新攻坚"不断深化。首先,从政府改革抓起。自觉转变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动承接省、市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17项,所有行政审批单位全部入驻政务大厅,实现"两集中、两到位"。整合县政府机构10个,组建22个大部门。第二,从转型综改抓起。制定实施行动计划,主要抓了10项重大改革。在3个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优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办理时限比法定期限缩减5个工作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了工商最低注册资本限制;进一步简化户口办理程序,实行户口迁移网上办理,下放户口审批权限,完成309户320人迁户任务。第三,从依法行政抓起。加强和改进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积极支持县政协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1件、政协委员提案179件。带头开展"六五"普法,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常务会议专题学法制度。第四,从作风建设抓起。县政府党组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坚决反对"四风"。围绕抓落实,制定实施了县政府周工作例会、下基层调研常态化、经济运行"月分析"、项目推进"月调度"等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推动了政府工作的高效落实。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履坚实、稳中有进,既有量的扩大,也有质的提升。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全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沁县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源、税源不足,缺乏支柱型企业,现有的大项目多数未能达产达效,增长点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单一、链条不长,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少数指标增长乏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渠道不多,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村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民生社会事业欠账大,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县政府自身建设还有差距,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看摊守本、等靠推要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勇担当,革弊立新,激浊扬清,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机遇与挑战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从外部环境看,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但沁县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红利释放期,"四化同步"动力强劲,"一带一路"加快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随着全省"六大发展"、"六型转变"、"六权治本"及全市"五五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县发展环境全面优化,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前景看好,非煤"文章"大有可为,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将花落基层。从内部环境看,我县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政治环境,山、水、空气、生态、人文等比较优势日渐凸显,"六条路径"行稳致远,美丽沁州活力勃发,18万人民众志成城,全县上下风清气正、政通人和,为我县加快发展集聚了强大正能量。我们必须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和发展定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扬长避短,乘势而上,积极作为。

围绕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省委关于"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六条路径",推进"六大发展",建设法治政府,奋力开创弊革风清、富民强县新局面!

2015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06亿元,增长8%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25亿元,增长1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亿元,增长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9亿元,增长11%左右;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完成7560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512元,增长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449元,增长1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任务;

——重点工程项目"六位一体"完成市下任务,其中储备600亿元、签约60亿元、落地65亿元、开工40亿元、建设38亿元、投产46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推进廉洁发展

坚持依宪施政,在法治的轨道下开展工作。依法行政首先要依宪施政。认真贯彻县委《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沁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运用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继续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精简、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能在政务大厅办理的,决不到机关办,能在乡镇办理的,决不到县城办。要坚持依法决策,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终身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制。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所有行政行为都要做到于法有据、有章可循。要巩固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以政府法制办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机制、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坚持六权治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化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把制度的"笼子"织密、编牢、扎紧。一要编制县政府及其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开展厘权、清权、确权工作,对权力加以规范和确认,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按照"减少层次、提高效能、方便办事"的原则,抓紧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每一项权力都要按程序、按规定运行。二要靠制度约束权力。抓住容易产生权力寻租的土地、交通、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以及资源配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实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等具体事项、主要领导末位表态等制度,防止"一权独大"、"一人独揽"。三要全面深化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政府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廉洁自律,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廉洁是时代的主题。要深刻吸取山西系统式、塌方式腐败的惨痛教训,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县各项纪律规定,带头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充分履行政府党组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惩腐败,倡俭治奢,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努力构建政府系统"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惩戒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三公经费等公共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和企业的监管,从严监管用好每一笔资金,优先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力争一分一厘都不浪费。政府收支一律纳入预算并公开,实行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都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所有公共资金一律接受审计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决堵住利益输送的"黑色管道"。

坚持主动担当,让抓落实成为工作新常态。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最大的责任,该负的责必须负,该干的事必须干,强化担当意识,积极主动作为,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以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成效为动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重点工作要一天一天排,一月一月算,半年一小结,全年算总账。继续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岗、责任到底,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三责四定"机制,细化推进"六大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创新完善领导包项目、经济运行定期研判等工作制度。建立政府工作常态化督查机制,加大对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对发现的问题要拉清单、建台账,限期整改、对账销号,对懒政怠政、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二)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推进转型发展

巩固提升五大产业。修编完善各项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五大产业"发展年度行动计划。食品生产加工业要稳定发展沁州黄谷子、设施蔬菜、高粱、核桃经济林、小杂粮、中药材种植和畜禽养殖业,提升产业质量、品牌和效益。引进推广5至10项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重点扶持4个家庭农场,培育2个省级、5个市级、8个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循环经济和新能源产业要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华安焦化6.8万吨煤气制天然气、协鑫潞安3×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国新远东LNG加气站等项目建设。水产业要放大优势,帮扶沁园春矿泉水公司、沁州黄醋业公司、唯思可达公司、康禾果酒公司等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要以南湖文化园、南涅水石刻馆、民俗博物馆、莱茵湖郡等景区为龙头,以第七届端午民俗文化节为载体,启动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工程,打造从漳河源头到新店二神口的浊漳河水生态景观。商贸物流业要借助太焦高铁、武乡至沁县一级公路等运力优势,规划建设好通天顺物流商贸园区、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等物流项目,努力打造以县城为节点、重点镇为网点的现代物流体系。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今年,要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百日百项"活动,加大新兴产业、城镇化、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投资。包项目领导要认真落实《2015年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抓好总投资280多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9亿元的64个重点工程项目。各乡镇、各经济职能部门要坚持"六位一体"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对照《201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分解表》,把投资任务细化到每一个企业和项目上,列出具体可行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项目如期有序、依法合规建设。强力推进"百日百项工程",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及时协调解决开工、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新的核准办法,尽快完善在建项目手续,抓紧对接、紧密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落地建设创造一流环境。

继续加快园区建设。沁州黄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要实施扩建项目,完成东湖整修、绿化工程,新建库房等基础设施。尧山工业循环经济园区要按照新规划,统筹推进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沁园春矿泉水园区要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完善采矿证等相关手续,实现达产达效。

矢志不渝招商引资。把握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与投资方向,抓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坚持不懈走出去、引进来,潜心策划、引进一批符合沁县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修编完善《沁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和通水、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上,最大限度创优政策环境。在扶优扶强县内企业的同时,加大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力度,开展"一对一、点对点" 式的精准招商,设立招商联络部,用好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提高招商项目的签约率、履约率、落地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要加强政策研究,继续跑上去、要回来,主动对接上级各类政策资金,力争更多资金落地沁县。

(三)着力强化改革攻坚,推进创新发展

落实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认真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依托沁县职业中学、农广校、富民职业培训学校、农业园区博士工作站等科研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中科院在农业园区建设蔬菜、小杂粮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制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一企一策"科技扶持方案,鼓励沁州黄、沁州绿等现有企业与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营销入股"等形式,引进或共建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围绕"五大新兴产业板块",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计划,推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年内力争引进3至5个科技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

开展民营经济帮扶行动。落实省政府"60条"减负政策,编制《沁县民营企业发展五年规划》、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惠政策、民间资本投资目录,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我县"五大新兴产业"开发。按照"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生产积极性,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尽快出台农村电子商务长远发展规划,推行"网上淘宝店+实体自摘园"等商业营销模式。鼓励国内知名大中型民营企业来我县设立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帮扶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健康成长。

实施综改年度行动计划。制定2015年转型综改年度行动计划,聚焦 "六大发展",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土地管理改革要结合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废弃地复垦、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四项用地新机制",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探索实行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出让、统一管理"五统一"管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金融改革要启动农村信用社改制,健全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投融资改革要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要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政府预决算支出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类的项级科目,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机制。

(四)着力保护蓝天碧水,推进绿色发展

主攻造林绿化。一要扩量。咬定4.51万亩造林目标,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推进退耕还林、农田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覆盖率。县城要实施主干道行道树改造工程、环湖路绿化工程。引深国家和省级园林村镇创建,建设万亩彩叶树种名品苗木示范园。二要提质。探索开发式造林,减少造林成本,力保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片。做好山上灭荒、身边增绿、林业富民、科技兴林、资源保护、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