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五版)全面提升9个乡镇、86个行政村、7821名贫困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完成38户危房改造和32户住房安全提升工程,对可能存在隐患的住房开展安全鉴定,确保农村危房静态清零、动态保障;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电力、网络、文体设施等硬件配套情况开展跟踪调研,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群众自主脱贫“软实力”,开展脱贫标兵评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讲好浮山故事,营造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正向激励环境;用好用活“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超市、“奖勤罚懒”红黑榜等激励机制,引导群众彻底摆脱“精神贫困”,树立自立自强的进取意识。加强上级政策信息研判分析,统筹考虑信贷政策、投资方向和扶持领域,依托“双新”产业园区和轻工科技园区交通便捷、设施完善、基础良好的优势,引进储备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科创类、产业类项目。延伸链条抓招商。聚焦尾矿利用、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我县特色项目和优势条件,着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产品,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延伸产业链条,壮大支柱产业。凝聚合力抓招商。创新招商方式,推行要素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键对键”招商,打好招商“组合拳”,提高招商实效性;推行全员招商,每月至少抽出一周时间赴省内外洽谈对接,形成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参与招商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们将坚持以项目拉动投资、以项目调优结构、以项目改善民生,培育创新生态,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掀起新一轮投资建设的新高潮!
一如既往推进污染防治。浮山要建设金山银山,更要呵护绿水青山。我们将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持续深入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不断筑牢浮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行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改造、工业窑炉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以及“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等工作,确保全县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进一步扩大集中供热及清洁能源改造范围,县城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100%;持续推进扬尘治理,严格执行建筑工地“6个100%”要求,继续开展城乡大清洁行动,扎实推进城区裸土治理和生活源管控;重点整治柴油车污染,深入开展油品、车用尿素质量专项检查和黑加油站点打击专项行动,确保全县空气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2公里的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任务,抓好13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生活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突出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清河行动,重点做好南涝河水质改善,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四类标准;持续开展好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统筹打响净土保卫战。加快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进度,确保10月底前完成覆土绿化、景观恢复等工作;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严控化肥、农药使用量;重点做好国土大绿化工作,投资4766万元,完成退耕还林0.97万亩、荒山造林1.59万亩和局县合作造林3万亩,有效提升浮山生态承载能力。
一刻不停防范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严防“黑天鹅”“灰犀牛”和“蝴蝶效应”,科学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格按规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坚决杜绝以新增隐性债务方式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协调推动金融机构多渠道处置不良资产,精准打击处置冒名贷款、诈骗贷款、虚假贷款等行为和网络传销、网络诈骗、非法金融等活动,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优化区域金融生态。抓实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落实“三管三必管”要求,推动党政领导、监管部门和企业主体责任三落实;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逐项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加强督查指导,严格按照“五落实”要求整改销号;加快建设浮山县企业监控回传汇聚平台,提升应急管理科技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职责,健全联动机制,强化事前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各类应急事件发生,以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扎实开展“三零”单位创建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包案下访和网格化管理机制,有效排查管控信访维稳、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不稳定因素,全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投资1491万元继续推进“雪亮工程”,实现全县行政村公共视频监控全覆盖;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形成和谐法治的社会氛围。
各位代表,奋斗诠释初心,实干践行使命。面对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将誓师立令、勇挑重担,尽锐出战、全力攻坚,努力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四)以转型升级为引领,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
坚持转型为纲,牢牢把握临汾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沿汾板块产业转移,着力补短板、筑平台、增优势,打造北煤、南铁、中园区“三足鼎立”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举全县之力建设“一区两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集群是关键,开发区创设作为2020年“四件大事”之首,是现阶段打赢浮山经济翻身仗的希望所在,必须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在抓好产业集聚区规划设计、组建机构、完善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络,主动跟进落实,深入细致做好开发区申报工作,确保年内申报成功。“双新”产业园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焦化产业布局调整以及“退城入园、退川入谷”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要素保障,拓宽融资渠道,采用BOT模式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启动自备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吸纳能力。总投资57亿元的太原煤气化临汾新能源项目,争取7月开工建设,年度完成投资8000万元;华恒1万吨活性炭建设项目,尽快实现正常生产,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海兰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种衣剂项目,争取近期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000万元。轻工科技园区。积极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各类新兴产业项目,着力打造全县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山西威盛达通防火建材公司,进一步稳定销售渠道,实现满负荷生产;汉中洋年产5000吨谷物饮料建设项目,年底前建成完工。
兴创新之举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是基础。我们将坚持以能源革命为牵引,移花接木提质量,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推进能源革命综改试点。紧紧抓住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这一历史机遇,紧盯能源产业前沿,打造我县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全力推进华润二期风电项目建设,年底前投产运营;加快国和28MW分散式风力发电和华润浮山150MW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年内实现开工;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推进太原煤气化氢能源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尽快实现落地。实施矿山企业改造升级。督促引导铁矿采选企业持续加大安全、环保投入力度,探索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鼓励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铁矿产业整体水平;严格非煤矿山企业复工复产程序,年内争取12家铁矿企业开工基建。加快培育煤矿优质产能,全面完成福山煤业关停工作,稳步推进春山煤矿产能置换和前期手续办理,力争尽早落地开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和市37条,加快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全年培育“小升规”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市级2家,帮助3家企业列入“小升规”培育库。探索建立政府与企业家双向沟通常态机制,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对照省市相关要求,分类推进“僵尸企业”出清,加快盘活现有资产,完成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按时间节点完成改革任务。
行品牌之策促进文旅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三产活力是根本。依托我县文化底蕴、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文旅融合、厨师品牌打造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向更高形态、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力发展以太皇峪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依托的绿色休闲旅游,以八路军总部旧址、寨圪塔扁担精神纪念馆为载体的红色教育旅游,启动浮山县东陈清代民居开发保护工程和3A级景区申报工作,依托剪纸、木偶、《弟子规》等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全力打造“一峪一院一产业”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浮山厨师品牌。加快“厨师之乡”创建步伐,做好迎接国家和省级烹饪协会验收的准备工作;注册“中国浮山刀拨面”商标,打造更具知名度、更有影响力的特色面食品牌;巩固扩大厨师培训辐射面,努力将浮山厨师基地打造成为晋南地区名厨基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以源源旺为代表的本土零售业管理水平,规范完善覆盖全县的村级电商服务网点,构建“合作社+物流配送中心+连锁店”的现代流通服务新模式;强化电商企业合作,鼓励采取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培育健康养老、旅游康养、家庭护理等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各位代表,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县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更是经济建设的重头戏和产业升级的主战场。我们将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争取更多政策红利,厚植更多竞争优势,努力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赢得先机!
(五)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着力保供给、促增收、补短板,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围绕“农业强”抓基础。聚焦农业稳产保收、农民增产增收这一主题,持之以恒推进农业各项基础提升。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投资4725万元,完成3.15万亩农田综合整治项目,同步配套林、水、路等相关设施,有效提升耕地地力和质量;投资5341万元,完成土地整治389公顷,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0万吨以上。进一步提升科技实力。推进“院县共建”,在发展特色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方面狠下功夫,通过新技术、新品种试验,以点带面、示范推动,稳步形成“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农民”的科技示范推广新局面。进一步激发改革动力。规范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持100个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规范运营管理,创新经营模式,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带动效应。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新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集体资产管理、集体资源开发、
(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