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三版)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支撑。全县各级干部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要求,树立新理念,培育新动能,多策破解经济下行压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工业发展上:围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四个一批”。巩固提升一批。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布局、联合重组”的思路,对现有铁矿企业进行升级和改造,加大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巩固扶持一批生产技术先进、安全性能优越、综合实力比较强的矿山企业,切实提高企业在现行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下的存活力和竞争力。培育打造一批。加快推进威盛达消防器材建设项目,大力发展钢质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窗、防火玻璃等新型建材产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特种防火器材制造基地。抓住我县被列为全国资源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县的重要战略机遇,依托我县丰富的尾矿资源,成立尾矿技术研发中心和资源综合利用中心,重点培育一批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将我县打造成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扩规提质一批。对定影膜、黑刚玉、核桃露等一些产业有基础、发展有潜力、能够正常生产运行的小微企业,要在巩固现有基础同时,继续扶持其扩规提质、打造品牌、做大做强。对近年来受政策、环境、土地、资金等诸多因素影响,未能正常投产运营或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的项目和企业,逐个进行梳理,摸清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协调解决审批、土地、资金等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实现正常生产运营,尽快投产见效、发挥作用。引进激活一批。强化开放理念,坚持把浮山发展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大循环中,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紧盯最前沿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依托临汾-上海文创化创意产业联盟的合作平台,创新招商引资2.0模式,主动走出去、走上去搞对接、招项目、引资金,积极与实力强、信誉好、能成事的大集团、大企业洽谈合作,努力在扩大开放中抢抓更多的机遇和商机,引进和争取一批能够支撑经济发展、贡献财政税收、带动就业增收的大项目、好项目,以招商引资的新成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县域发展后劲。继续支持中强煤化公司,尽快确定转型项目,真正发挥园区的带动示范效应。
农业发展上:依托浮山地理气候条件和现有产业基础,按照“短期抓蔬菜,中期抓苹果,长期抓核桃,稳步抓谷子”的思路,重点做好有机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四篇文章,提升农业集约化、品牌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有机农业发展上,要针对浮山地块小、品种多的特点,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原则,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积极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强化营销平台建设,打响浮山有机农业“金字招牌”。循环农业发展上,继续发展玉杰现代农业循环产业、振强杂粮醋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生态、科技、循环、绿色”的循环农业品牌,形成封闭、循环、生态的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努力建成在全省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农业标杆项目。设施农业发展上,要依托“印象田园”设施蔬菜基地,着力培育以高效日光节能温室、高标准春秋大棚为主体的设施农业产业带,突出连片建设,适度规模发展,形成地域优势、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实现农业高效益、农民高收入。休闲农业发展上,要继续强力推进“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三大板块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设施农业体验区完善提质工程、锦绣园林观赏区景观节点建设工程、休闲养生度假区环水库道路硬化及农家乐建设工程,使园区初步形成一定的接待能力,基本建成集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同时,要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政策引导,重点扶持一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汉中洋食品饮料等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壮大,发挥蔬菜、核桃、苹果、有机农业四支技术服务团队作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坚强的技术服务保障。
第三产业发展上:发挥我县区位、交通、环境、人文等优势,承接分流临汾市三产服务业部分功能,以完善的设施、便捷的服务、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为支撑,以“感受民俗风情、体验农事活动、观赏田园风光、品尝特色美食、享受森林康养”为主要内容,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度假康养等功能为一体的临汾后花园。按照这一战略定位,重点打好四张牌:一是打好地域文化牌。依托浮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大帝尧文化、道教文化、弟子规文化、餐饮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红色文化的挖掘开发力度,推动文化与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通讯等深度融合,带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重点筹划建设《弟子规》文化创意园,开展《弟子规》系列创意制作和开发宣传,搞好剪纸、木偶、锣鼓等特色文化产品开发,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文化资源转化成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二是打好近郊旅游牌。依托浮山海拔较高、气候宜人、生态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生态观光为主的近郊旅游,叫响“天然氧吧、避暑胜地、养生天堂”品牌,吸引临汾及周边县市游客来浮山观光采摘、休闲避暑、亲近自然、体验民俗。重点建设“印象田园”设施农业体验区、锦绣园林观赏区、休闲养生度假区、郑渊洁童话主题文化产业园、臣南河水系生态景观区和尧山森林公园扩建工程,恢复完善太皇峪景区设施,启动柏松庄园游项目,改造提升凤凰山庄土窑洞,有序开发东陈古村落,初步形成以尧山森林公园尧文化体验区为轴心,东连寨圪塔生态旅游区,西接凤凰山庄休闲度假区,南通“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区,北达臣南河水系生态景观区的浮山特色旅游线路和品牌。三是打好特色餐饮牌。发挥浮山县厨师协会作用,梳理浮山特色饮食名录,开展饮食文化交流培训。规划建设饮食文化一条街,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挂牌认证,规范管理,打造具有浮山地域特色的餐饮文化品牌,使外来游客玩的好,吃的香,促进饮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向外推广我县饮食文化,积极对接“舌尖上的中国”等知名平台,提升浮山饮食文化美誉度。四是打好生态环境牌。顺应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和期待,坚持以良好的生态吸引人,以优美的环境留住人,加大县城、道路沿线、景区景点的造林绿化和环境整治力度,高标准建设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进一步厚植生态优势,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全年有景”的美丽浮山。同时,完善配套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改善环境卫生,提高接待能力,为建设临汾后花园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基础先行,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和活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产业、改善民生、优化环境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也是打造临汾后花园的重要支撑。要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原则,大力推进水、路、电、气、暖、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交通建设上,按照“承接大动脉、打通环城路、激活微循环”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古翼高速公路项目,实施长临高速浮山连接线工程,建设丞相河大桥和县城至火车站高等级公路,形成“以柏村南为枢纽,东连古翼高速、西接长临干线、北通丞相河大桥、南达中心城区”的“大交通”格局,实现10分钟到达高速路、25分钟到达临汾机场、30分钟到达北韩火车站、30分钟到达大西高铁站的“半小时交通圈”。同时,实施天坛路东扩工程、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全力争取建设旅游公路,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达程度,建设内畅外联、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在水利建设上,紧抓国家大兴水利和我省推进山西大水网、县域小水网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引沁入汾浮山供水工程、臣南河水库建设工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有效破除工农业用水“瓶颈”,彻底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在电力建设上,积极推进华润风力发电、光伏扶贫发电、农业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荒山荒坡闲置光伏发电工程,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有效提升供电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