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热土,浩气干云。革命战争年代,在13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足十万人的沁县,出粮、出兵、出干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传奇篇章。
作为革命老区县、太行山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以来,沁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围绕整体脱贫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排难而进,合力攻坚,17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7467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省级贫困县成功摘帽。但老区干群逐梦小康的脚步从未停歇。一年多来,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取得了农民增收、就业增效、脱贫增色的好成绩,几代沁县人梦寐以求小康梦即将终成现实。
县委书记卢展明调研基础设施建设
县长张宏伟一线指导脱贫项目
移民新居
一种责任:主官主责 全员全责
脱贫攻坚,责重如山。沁县狠抓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坚持实绩与实效挂钩,组建脱贫攻坚领导组,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成立三大战区,县委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牵头,县处级领导包联乡镇。实行战区主战、主官主责、全员全责。县委政府同时向乡镇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的主体责任,形成了“县级统筹、乡镇推进、村组落实、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全体县处级干部带头开展“昼访夜谈”活动,每月吃住在村两昼夜以上,访真贫、查实情、解难题。2381名干部组成277支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13513户贫困户,以实干“热度”传递扶贫“温度”。179名驻村“第一书记”,38名到村任职干部,扎根基层、奋战一线,兴产业、促发展、惠民生,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
杨安乡张家沟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郭新文在工作中积劳成疾,2017年7月4日医治无效,抱憾离开了为之奋斗几十年的山村。2018年12月4日,县教科局派驻郭村镇丁家山村第一书记张水林,突发心脏病倒在扶贫一线,年仅54岁。在这场历史攻坚战中,成千上万名基层干部像他们一样,肩负起三万多贫困群众的脱贫梦,宵衣旰食,忘我工作,构筑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钢铁长城。
脱贫攻坚,考核的是干部,检验的是作风。沁县坚持通过建立“战区指挥、领导包乡、一线督导、黄牌督导、实绩评比、考核问责”六大机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干部精力聚焦,坚持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鉴别和使用干部。其中,6名乡镇党委书记提拔到县级岗位,9名干部提拔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64名驻村干部和18名第一书记受到重用,66名年轻干部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库,400多一线先进典型受到表彰。同时,对工作不力的干部予以严肃问责。先后对3个乡镇5个单位予以黄牌警告,7个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被约谈,12人受到纪律处分。光荣的责任和严明的纪律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一项方略: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脱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沁县坚持靶向治疗,对症下药,在提升脱贫攻坚实效上持续发力。
围绕“六个精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扶贫大数据平台,对建档立卡人口逐户逐人识别,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扶持对象精准。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对基础设施、产业规划、项目实施、增收数据等全面监管,实现项目安排精准。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原则,全面整合涉农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实现资金使用精准。创新“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根据致贫原因,注重需求导向,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实现措施到户精准。狠抓“选、派、配、管、用”等重点环节,因村因地因人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队员,实现因村派人精准。坚持“脱贫不脱政策、退出不退帮扶”,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实施“回头看”活动,逐一核查脱贫效果,防止返贫,实现脱贫成效精准。
道路交通
幸福生活
围绕“五个一批”,沁县坚持产业发展优先原则,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危房改造、生态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消费扶贫、就业脱贫等针对性强的配套措施,形成脱贫攻坚“四梁八柱”的政策体系。
在产业发展上,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汾酒集团、潞宝集团、大象集团、振东集团、沁州黄集团等大型企业,投资4.3亿元,实施谷子、高粱、蔬菜、中药材和肉鸡、生猪、黄牛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948个。立足生态康养优势,推广“旅游+”“互联网+”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了“一线十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贫困群众稳定获得薪金、租金、股金收入,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针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村庄和群众,投入扶贫资金3.6亿元,2474户6524人实现了新居梦,并且可以就近就业,稳定增收。位于大山深处的牛寺乡王泉村,有50户130人通过“村企联手”的方式,整村搬迁到城郊的段柳村,村民被安排到企业上班,好政策换来群众好生活。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扩大生态经济效应,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惠及贫困户1236户。18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劳动力688名,带动贫困户544户,年户均收入9000元以上。聘用公益林、未成林管护187名,年人均收入1万以上,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兜底扶贫方面,建立贫困群众医疗“五道保障线”,将5705名鳏、寡、孤、独、痴、残等特困群众全部纳入兜底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发展电商企业23多家、电商扶贫服务站69个,举办直销会和“网红”带货活动数十场,每年销售收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广泛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开展“消费扶贫”,推动“五进十销”,开展“以购代捐”,2020年全县助销贫困地区农产品2.73亿元,我县“万企帮万村”走出特色“企业+”扶贫路,县扶贫办被评选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落实扶贫贷款3.3亿元,全部享受政府贴息,为扶贫项目和“一户一业”注入活力。为了帮助群众更好就业,累计投入1079.53万元,培训实用技能10289人,靠劳动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农户每年增加三到四千人。特别是2020年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外出务工人员每人补贴700元,贫困户外出累计外出务工8893人,较2019年增长20.96%,贫困人口就业率实现新高。
一个目标:坚持标准 消除贫困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沁县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吊高胃口,以扎实的工作成效,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严格执行“收入一条杠”和“两不愁三保障”的现行贫困人口退出标准,精确算好收入、支出“两本账”。2014年以来,实施“雨露计划”“控辍保学”和“全面改薄”等三大工程,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6899人次,补助资金5090万元;投资1.45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全县59所学校全部达标。五年来,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48个,配备村医295人。基本医疗“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一站式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全覆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价格最大降幅达96%。认真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共计投入危改资金9529万元,实施安全改造7367户,全县农村居民全面实现住房安全。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是脱贫攻坚的短板。2014年以来,累计实施水、电、路、网、房、室、场等项目1134个,累计投资3869万元,实施水利提升工程281处;投资9967万元,实现全部行政村和具备条件的523个自然村通动力电;投入近6亿元,完成四好农村道路478公里,路网建设全部优化,此外,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标准化卫生室配套完善,农村电网、网络通信、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为老百姓看到的的新变化。特别是,投资7.98亿元的环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和太焦高铁连接线项目部分竣工,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打开了新通道。
经过持续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1907元增加到2020年的10118元,年均增长32.1%。美丽乡村绽放幸福之花。
一份答卷:干群齐心 同步小康
面对繁重的攻坚任务,全县干部以啃下“硬骨头”的精神,用干在实处的新业绩,交出了走在前列的脱贫攻坚“沁县实践”新答卷。
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壮大集体经济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工程。沁县积极探索“党建+扶贫”新模式,全面实施“五帮”工作机制。县委设立100万元奖补资金,对脱贫攻坚先进村予以奖励,树立11个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总结推广28个示范村11种发展模式。郭村镇石板上村“农旅双链推动”经验得到上级肯定,2019年,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标杆党组织。
设施蔬菜
肉鸡产业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破除精神贫困,实施“志智双扶”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设立“一约四会”“一墙六榜”,开展五星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推动“孝亲敬老”活动,广泛评选表彰“脱贫光荣户”“致富光荣户”,在全县营造出争先致富的社会氛围。全面推行“爱心扶贫超市”建设,千方百计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坚持开展送戏下乡,寓教于乐,启迪民智,《脱贫路上好支书》《春风吹进芦家岭》《出彩村官龚来文》等一大批脱贫攻坚主题作品成为凝聚攻坚合力的号角。
脱贫攻坚锤炼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凝聚了社会合力,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加快了老区发展。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幅位于长治市各县区前列。
群山翘首,漳水激越。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18万老区人民高奏脱贫攻坚雄伟乐章,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向着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梦想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