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村里建起千亩芦笋种植基地以来,新店镇小王村便多了许多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这个紧邻交通要道的山村,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标杆”。
62岁的邱四宏是村里的贫困户,提起芦笋产业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他的脸上便浮现出满足的笑容来。“流转给基地15亩土地,一年收入9000元;常年在基地打工,能收入近3万元;家里还种着一些地,也能收入万余元。对于咱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小日子就过得不赖了。”
邱四宏家的变化,还真来自于芦笋种植基地的建设。前些年,邱四宏一年四季忙活在自己种植的20多亩土地上,一年到头忙里忙外也收入不了多少钱,一家三口日子过得紧巴巴。2018年,由沁县潞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千亩芦笋种植基地落户小王村,邱四宏成为基地里的第一批员工。经过近三年的发展,芦笋种植基地不断扩大,邱四宏家的日子也渐渐宽裕起来。
小王村紧邻208国道,地理位置优越,地平水浅,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好地方。前些年,村里曾发展过许多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但要么是和群众生产生活结合的不紧密、带动性不强,要么是种植管理技术太高、群众适应不了,最终能持续下来的并不多。
芦笋是当前市场上颇受欢迎的高端食材,也曾是沁县的一大特产,老百姓对其并不陌生。2018年初,在市里从事客车营运的杨伟强来到小王村考察。在这之前,他曾经远赴河南、山东等地实地调查了芦笋种植项目。来到小王村,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便利的基础设施,立即吸引了杨伟强的目光。他笃定,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致富。
说干就干,杨伟强在小王村流转了近千亩土地,创建了沁县潞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沁县青泽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迈出了发展芦笋产业的第一步。
坚持品质优先,公司在芦笋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种植要求,不施任何化肥,不喷洒有害农药、除草剂,对基地土壤进行了有机化处理,为了方便给作物施有机肥,还全部安装水肥一体化滴灌,申请了有机农作物标识认证。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传统耕作、单收、单打、单储存,使所有产品全部达到国家有机标准。
芦笋种植期为两年,采收期为15年。今年,杨伟强的芦笋种植基地到了芦笋初采期,经济效益开始逐步显现。杨伟强介绍说,当前公司签订的订单,保底价为9.06元/公斤,主要是用来出口。等到了盛产期,每亩芦笋的毛收入可达1.8万元。
随着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公司用工的数量也在激增,这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又打开了一道大门。同样是小王村的栗秀萍,将自家的15亩土地流转给了公司,年收入9000元,加上自己在基地打工,一年收入两三万元不成问题。她笑呵呵地说:“这样的日子踏实而幸福。你看这基地多漂亮,有花海、有风车、有小木屋,加上这一大片一大片的芦笋,简直像画里的一样,很多人来这里拍婚纱照呢!”
千亩芦笋基地,带给小王村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群众精神面貌的根本改变。栗秀萍说,公司的基地已经非常有规模了,现在正准备发展农户种植,到时候自己肯定会加入进去。“以前老是怕这怕那,原因还是心里没底,有了种植技术,咱底气就足了。你看这200多人同时劳动的场面很壮观,其实大家都在互相学习,这就是个大课堂啊!”
今年,公司建起了冷库和初加工车间,鲜芦笋的生产能力得以保证。杨伟强说,接下来,公司将新建大棚100亩,种植四季芦笋,保证四季有货。同时,新建芦笋深加工厂房1000平方米,全部引进先进加工设备,采用先进加工技术,还要继续延续杀青、揉捻、干燥等传统工艺,以新鲜芦笋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精细化制作,打造芦笋茶、芦笋酒、芦笋罐头、芦笋营养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真正让小芦笋成长为富民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