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脚下,漳河岸边,有一个千余口人的村庄——交口,也是漳源镇所在地。交口建村时间历史久远,建镇时间也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烧了韩店镇,立下漳源镇”(传说,在现在北河村西南一华里处,有一古老大镇——韩店镇,该镇历史悠久,大约在元朝后期,一场大火,把一座古老的大镇烧的干干净净,此后才建起了漳源镇),建镇后,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北控晋阳,南连潞州,占尽天时地利,造就了它的繁荣。至此,每年都要举行传统的二月十五、五月十三古庙会。办社火、唱古戏,祈求平安、吉祥、五谷丰登。
古庙会在方圆几百里都有很高的盛誉,庙会期间,戏班名角应邀而至,商贩货郎不请自来,本地人争相献艺,吸引了周边百姓扶老携幼,内蒙、祁县、太谷、河南、河北的客商慕名而来,云集这里,整个交口村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南腔北调,热闹非凡。
交口大街上主要以坐商为主,街上固定的店铺、商号、商行众多,明清时期主要有漳源泰、义生泰、义合升、兴元号、广济生等经营五金、杂货、丝绸、布匹、服装、鞋帽和药铺诊所等。大路两旁还有各种客栈、饭铺。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大小商号也还有三十多家,有当铺、粮行、盐店、银号、弹花铺、铁匠铺、卷裹脖、铲蹄、干果、饭铺等。经营者大多为本地人,也有外地人,如银号、铜铺、丝绸、颜料。粮行、饭铺、作坊、店铺多为本地人经营。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店铺,还会特意邀请有名望的士绅书写店名,以此提高自己的声誉、知名度,还有一些店铺的门前还张贴有宣传自己商号经营宗旨,经营道德与业务的楹联,比如杂货铺门前两边张贴有“贸易中春风和气,权衡上白日青天”,将本店的经营态度、经营方式、经营宗旨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顾客看过楹联后,第一印象就是此店掌柜态度好,货真价实,可以放心的买东西。当铺门前两边张贴有“济一朝燃眉之急,供万家不时之需”,是当铺解决顾客当务之急的经营性质的真实写照。药铺两边张贴有“几味君臣药,一丸天地新”,一方面对药品的作用进行了概括,另一方面顾客一看就知道此处是卖药的。
就在此时,社首、富商巨贾也不会放过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的机会,他们会在庙里敬上从庙旁商铺里买来的香、黄表纸、蜡烛、鞭炮、果品等献供,有的还会直接献上猪、羊等,到庙里敬过香后,男女老少又挤进集市,选取自己日常所需的东西,观看和欣赏其他罕见货物。市场上既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古董,又有平时少见的奇珍异宝,还有胭脂、头簪、耳环、丝线、绣花针、剪刀、拨浪鼓、琉璃圪嘣等妇女、儿童喜爱的饰品、用品和玩具。货物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集会,不仅为各路货家提供了推销和展示各自商品的机会,也丰富、繁荣了当地及周边老百姓的生活,而且推动了古商道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农业合作化,私营企业、作坊等一律归公。买东西有供销社,看病有医院。信用社、铁木业社、醋酱坊等作坊,应有尽有,但古老的集市的繁华依然不减当年,所不同的是经营者的身份发生了转变,由私营变为集体经营。每年二月十五、五月十三前几天,外地客商就会提前来号房子,踩地盘,附近各村的生产队也会派人来集上撑棚搭帐,盘火垒灶。村里推磨碾米,积极准备,张罗集会所需。到了集会正日,各村生产队及学校下午都要放假,让人们赶赶会,放松一下。我们也会跟上大人们或村里的叔叔婶婶,及村里的一大帮半大孩子去赶会。有时大人们因为家里有事去不了,也会给上孩子们一、两毛钱,让孩子和其他人一齐去。因为那时娱乐场所很少,所以人们对一年一度的集会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记得我有一年去赶会,俺娘给了我一毛钱,千叮咛万嘱咐我装好,我口里虽然答应着,但魂早已被门外小伙伴们的喊叫声勾跑了。我把钱紧紧握在手里,又把手插进衣兜里,到了集市上,眼花缭乱,南堂上戏场唱戏的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引得人直痒痒,乒乒乓乓的打干馍声,干馍的香味一阵阵扑鼻而来,可苦于只有一毛钱,看戏买票一毛钱,一个干馍也是一毛钱,看着看着,握着钱的手不知不觉的松了,连钱在手里什么时候丢了也不知道。钱就这样丢了,没办法,只好自认倒霉,垂头丧气,回到家,也不敢和大人说。有的时候,四五个小伙伴联合起来,分食上一、两个干馍,少买上两张戏票往里混,失败了就只好一齐看解放戏(戏演到最后一场,看门的不再看,这时老百姓一齐涌进,看最后一场戏,老百姓称之为解放戏)。再不就挨个在各村摆的摊点上一家一家转。那时有北河、口头、王可、南山头的油坊,交口、王可、北河的凉粉摊,漳义村、交口的醋酱,北河、口头的干馍、沁源的山货、篮篮、耢、耙等。街上还有耍猴的,卖艺的,卖狗皮膏药的,卖琉璃圪嘣的,最吸引人的是算卦的白沙撒字绝活,边撒边念,比如撒容易的“容”,先撒撇,随口念,先撒一撇不算字,再撒捺,再念,再撒一捺,变成人,依次,人加二点变成火,为人最怕火烧身,再加一帽变成灾,灾害临头祸不轻,灾字加口变成容,我劝人,能容人处且容人……。特别是骡马市场,人来人往,往往成交一家,引来一伙人围观、评论,蒙古人的牛马,又高又大。记得当时我们村第一生产队就买了一黄一黑两头大腱牛,力气很大,可以单耕独耙。那时还出过一个笑话,蒙古马贩卖完牲口后,去镇上人称“站上”的饭铺吃饭,他们吃肉是把肉切成寸余见方小块,烧好了吃,吃罢后拿出自备的茶叶喝了一壶,骑上马走了。镇上有个姓赵的老汉,酷爱喝茶,把人家喝剩的茶自打自用喝起来,喝了一会儿,感到肚子有点疼,而且一阵紧似一阵,怀疑人家喝完走时往茶水里放了什么东西,立马叫了两个后生,骑上交口三队快马,一口气追到祁县子洪镇,才赶上人家,把事情经过一说,人家才说:“没什么,回去赶快吃点东西就好了”回来后,照人家所说,吃了点吃食,果然没事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强劲东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人民生活稳步上升,各乡各镇集贸市场风起云涌,交口逢二、逢七都有集,每月集会就有六天,而且要啥有啥,古老的二月十五、五月十三的庙会集,便日渐衰落,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古老的交口,古老的庙会,由于岁月的流逝,现代文明的影响,尽管使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些传统的东西早已风光不再。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有生命力的。随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掘和恢复,相信这个古老的集会,还会再次焕发出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