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我所见证的沁县农业七十年

上接二版)的大胆构想和响亮的口号,带领全县人民镢刨锹铲、肩挑手提、手推小车等,硬是凭着人力,凭着人们冲天的干劲,在全县修起了月岭山、圪芦河、徐阳三座水库。

1959年,我县水利再掀高潮,全县干部群众、机关职工、中学学生总动员,近2万多人修建了百里湖、人工湖9座,真正实现了“拦断漳河,水不出县”的伟大梦想,并提出了“江南不是天生好,条件在于人创造”的口号,全县治理水土保持面积七、八万亩。14座水库不仅能库库养鱼,而且在天稍旱时全部开闸放水浇地,彻底改变了天旱就欠收、靠天吃饭的历史。这一年城关公社五四科研所试种的58亩水稻,亩产达到了800斤,高产试验田亩产还达到了1518斤,创造了奇迹,做到了江南产业,沁县实现。

1959年全省开展了保全勤、高工效竞赛运动,号召全省学习我县“红、勤、巧”女社员王东果,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竞赛运动在全省展开,我县为全省创造了经验。1961年全省果树现场会在我县迎春果树场召开,晋东南养鱼现场会在我县召开。1962年全县大抓平田整地、渠泵配套,大抓园田化建设;同年沁县开始培育制种,进行玉米双交自育工作。后泉春杂12号育种亩产1500斤,全国玉米专家教授李进雄曾来参观,给予了高度评价。从双交到单交,从玉米到高粱都走上了自繁自育之路。为了让沁县农业高度发展,搞大作物优种化,从1965年到1968年连续4年各公社选派人员到海南省进行高粱育种。所育种子除本县够用外,还每年外调出优种二百万斤。

1971年,尽管全县一半公社七八十个大队遭到暴雨洪灾,袭击农田近十万亩,但通过发动群众生产自救,到秋天还是获得了大丰收。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化肥、农药、优种在我县就普遍得到了推广应用,毛主席“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方针也做到了认真贯彻执行。机棫化生产也在我县一定范围内推广,粮食总产量逐年递増,沁县农业大县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在七十年代中期也出现了一些激进行为,比如“大批促大干,一年建成大寨县”等。

1979年国家改革的春风慢慢地向我们这里吹来,后半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向全县推开,冬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笫二年就实行了土地承包到户,而且一定三十年不变,稳定了农民的心。农民自主经营土地,迸发出了生产积极性,起早贪黑,大小出动。集体时侯“到地等够人,干活一窝蜂;进地先休息,应付记工分”。承包后“土地是我的,三早赶一工;你东我西互不见,管理农田动脑筋;别看承包半亩地,探的远,刨的深,大路破成小行路,面积扩大四五分。”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粮食增产了,收入增加了,农民口袋袋开始往起鼓。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我县的农业生产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更强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更高了,生产经营方式更灵活了,农民挣钱的门路拓宽了,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县农业生产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县的农村面貌从来沒有像今天这样美观漂亮,农民朋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容光焕发、春风得意,这完全得益于党的三农政策好,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正确。我衷心希望祖国更加繁荣稳定,国运更加昌盛兴隆,国力更加强大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