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实现主题教育的这个首要目标,需从“四个更加清晰”学好《纲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同党中央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没有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针对这一差距,这次的主题教育将“理论学习有收获”置于五大目标之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问题的阐释中做到了“四个更加清晰”,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有收获”的目标。

《纲要》更加清晰地呈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一脉相承的辩证统一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还是又一次新的飞跃?这是深入学习和深化研究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十九大以来,关于这个问题的阐释,理论界有一些不同的解释,也有的学者尝试用“狭义的”和“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弥合学术研究中的一些争议,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纲要》中的两处清晰表述,及时厘清了这一问题。一是在前言部分(第7页),再次重复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五句话,其中第四句话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在第二章中(第32页)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明确指出“这一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的表述,在强调新时代“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和“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同时,更加清晰地呈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性,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澄清模糊认识,增强理论自信。

《纲要》更加清晰地呈现了中国道路探索的理论定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面对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后,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这样的质疑和困惑不解决,我们就会在变局中困顿,在质疑中徘徊。《纲要》不避问题、直面挑战,在第19、20、24、28、193等条目中,运用合不合脚的“鞋子”论、并联串联的“电路”论、模仿创新的“模版”论,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方法逻辑的梳理演绎中得出结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义”定力、道路定力、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纲要》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近代史上,诸如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都曾“你方唱罢我登场”地进行过尝试,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唯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只有这样的“主义”,才是合脚的、管用的、高效的,更是应该长期坚持的。

长期坚持,不代表没有创新。为了实现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先后进行了三次历史性探索:第一个阶段,围绕走什么样的“主义”探索,最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围绕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个阶段,围绕走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现在提出要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次次探索,一步步深化,实现了对时代问题的精确回答,对发展道路的精准选择。《纲要》还通过大量具有说服力的论证指出,这样的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必须高度自信、长期坚持、不断发展。但是无论它如何发展,都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纲要》更加清晰地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4年版和2016年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持续探索的基础上,《纲要》更为清晰、科学、立体地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架构和理论体系。

从演进逻辑上看,全书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主轴、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逻辑起点,顺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做”)的逻辑,层层铺陈、顺次展开,形成完整的逻辑链。这是串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显线”。另外,从具体内容上看,全书又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8个明确”和“14个坚持”为基干,并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穿其中,以推动改革发展的外部条件、重要保障布列其后,最后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科学方法论作为收口,形成了贯穿全书的一条“隐线”。其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化列于5-8章之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清晰呈现于9-13章,14-18章是五大保障,第19章以“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题,既是方法论,更是“能力库”。这种“双主线”的逻辑架构,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与十八大以来的具体战略推进有机结合起来,既自成一体、富于创造,又体现出我们党在理论创新进程中对“是什么”“怎样做”话语体系的历史延续;既便于学习领悟,又利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纲要》更加清晰地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

《纲要》第1条开宗明义地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表述,迄今为止最为清晰权威地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这一最新提法是从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上表述的,相较于原来“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的表述,更为凝练,更为精准,更具向心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最早见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是从国家指导思想的意义上表述的。

值得关注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表述在十九大以后先后经过了三次调整,充分显示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渐进过程与成熟自信。第一次是2017年11月1日,中央领导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次是在2017年12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措词调整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表述分成了上下两个半句,前半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后半句“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这一理论的世界性影响,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而且要在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还要指导“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第三次调整就是这次《学习纲要》中的最新表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一年半前的表述相比,这里发生了一个微妙但我们熟悉的变化,由“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调整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调整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一个“的”字之差,与当年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代表它已经成为一个有确定内涵的特有概念,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上的更大自信和创新成果的趋于成熟。

作者:卜新兵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