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农事百科
农业专家支招二代粘虫防治

粘虫俗称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属夜蛾科的害虫,一生分为4个阶段,成虫、卵、幼虫和蛹。在自然情况下,卵期3至6天;幼虫期14至28天,蛹期10至14天;成虫产卵前期3至7天;完成1代需40至50天。

二代粘虫是一代粘虫的幼虫经化蛹、羽化、产卵、孵化产生的幼虫。粘虫喜欢高温、高湿气候,喜欢在杂草上产卵。粘虫具有飞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食量大、发生快、发展快、危害严重等特点。

关于二代粘虫的生活习性:粘虫无滞育现象,只要条件适宜,可连续繁育。世代数和发生期因地区、气候而异,一般1年发生2至3代。为二代粘虫常发区、三代粘虫偶发区,主要危害代为二代粘虫。成虫昼伏,夜出取食、交配、交卵。成虫取食各种植物的花蜜,也吸食蚜虫、介壳虫的蜜露、腐果汁液。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关于二代粘虫的的发生条件,粘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的关系。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为15至30℃,高于30℃或低于15℃,成虫产卵数量减少或不能产卵。粘虫喜欢潮湿的空气,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有利于产卵,也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发育。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产卵显著减少。

关于二代粘虫的危害特点: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多在杂草基部叶背或背光处为害,3龄后食量大增,5至6龄进入暴食阶段,食光叶片或把穗头咬断,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90%左右,3龄后的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动迅速卷缩坠地,畏光,晴天白昼潜伏在麦根处土缝中,傍晚后或阴天爬到植株上为害,幼虫发生量大食料缺乏时,常成群迁移到附近地块继续为害,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关于二代粘虫的防治时期:根据预报严格掌握防治时期。防治的过早,会因田间尚有相当数量的卵未孵化,后茬作物仍然会受害。防治晚了,损失已造成,大龄幼虫抗药性强,防效也不好。一般在大多数幼虫处在3龄期左右为施药最佳时期。关于二代粘虫的防治方法,采用高空喷雾机喷药或人工喷药。用高车喷药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公顷用药500至750ml,喷药浓度1000至1500倍,或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公顷用药500至625ml,喷药浓度1500至2000倍。人工喷药必须用低毒类杀虫剂,如90%的敌百虫,公顷用药1000克,喷药浓度800倍。坚决禁用甲拌磷(3911)、克百威(种衣剂)等剧毒农药。有两种简单易行有效的防虫方法。一是采取喷洒隔离带的方法阻隔害虫。即在没有发生危害的田块,在害虫到来时在田块周围人工喷洒隔离药带,2至3天喷一次,阻隔害虫进入田里危害。二是喷杀迁移害虫。下午黄昏前是害虫往其它田块大量迁移的时候,此时地头、道路上有很多成群结队的害虫,可抓住时机人工喷药杀虫,减轻其它田块受害。

关于二代粘虫防治的安全事项:第一,根据喷药机械选用农药。用高车喷药可以选中等毒性农药,用背负式喷雾器人工喷药时,应选用低毒农药。禁用高毒农药。第二,在农药使用时一定要按农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穿防护服,戴防护口罩或防毒面具,戴胶手套,避免农药与人体接触,避免雾化的药液从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体内。第三,喷药时要两人或多人轮换作业,作业人带手机,地头人员定时与地内作业人员联系。第四,作业时要避开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在傍晚喷药。第五,作业人员总是在无药区行走。第六,要对使用和存放的农药妥善保管。第七,喷过药的地块要插警示牌,注意人畜安全。第八,作业人员如有头晕、头痛、恶心等不适感觉,要立即停止作业,马上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