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文化之美 多彩绽放
教育科技局信息中心 郝国英

我是《大美沁县》的编辑之一,虽然看过这本书很多遍,但是却从不厌倦,爱不释手。每次读来,仿佛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领略着沁县历史的深邃,感受着时代赋予的美感,一种对家乡由衷赞美和自豪之感便会油然而生。

《大美沁县》是作为我县中小学校本教材出版的,全书主要从文化、山水、人物、物产、教育等六个方面讲述了沁县的历史与文化,约15万字。由沁县教科局局长王向明主编,历时一年,终于成书。这其中饱含着编书者的心血,也了却了几代教育人的心愿。不仅填补了我县中小学校本教材的空白,也为更深入的了解我县文化再添一书 。而且为了能让学生易读教师易教,他们几易其稿,反复增补,广泛收集资料,征求当地贤人意见,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文,使其更具欣赏、阅读价值。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和课堂教学使用。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沁县人,我血液里流淌着沁县的血,我骨子里就有份对家乡的爱。说起自己的家乡,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以自己是一个沁县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为沁县的美而陶醉和痴迷。

沁县之美,美在文化。沁县古称铜革是 ,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化之乡”美誉。春秋时期的羊舌赤,敏而好学,曾赢得孔子的崇拜。隋末唐初,大儒王通在铜革是 山布坛讲学,影响颇大。宋代兴办“铜革是 书院”,读书尚学蔚然成风。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从先商文化到夏商周文化,再到铜革是 文化,在沁县境内环环相接,未曾中断。难怪有人说,“沁县狗咬三字经,”这是外乡人由衷的赞誉,也是沁县人朴实的自豪。

沁县之美,美在山水。沁县山水资源丰富,境内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比比皆是,没有过多的开发与破坏。特别是水资源极其丰富,有大小支流126条,有湖泊湿地62处,源头泉水270多处。其中日流量超万吨的皇后泉、元王泉通过科学鉴定,均为含锶的碳酸钙镁型优质天然矿泉水,可与阿尔卑斯山矿泉水相媲美。难怪沁县被人称为“北方水城”,中国的“威尼斯”。

沁县之美,美在物产。沁县三大宝“鸡蛋、瓜子、吴阁老”。沁县小吃三件宝“干馍擦面软米糕”。沁县处在农业生产的黄金纬度。而且全境没有开发能源型的矿产资源,是万幸保存下来没有受到工业生产污染的宝地。沁县是中国名米“沁州黄”的原产地,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沁县干馍,更牵动着多少在外游子的乡愁,已经成为一种承载着历史,蕴含着农耕文明智慧的食品。

沁县之美,美在人文。沁县秉承自古以来“耕读传家”的民风礼俗,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羊舌氏、李熹、高欢、王通、义福、杜思敬、吴王典 、王省山、王绶等文化名人灿若星辰。抗战时期,朱德、任弼时、彭德怀、左权、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战斗和生活。

沁县之美,美在教育。沁县是“文化大县”。县内有两所市直学校,长治学院沁县师范分院是专科学校,沁县中学是山西省示范高中,这在周边县区是没有的。当年有人人知晓的“五县班”。2000年至2013年的14年中,全县有5人夺得长治市中考状元。沁县近五年连续被市教育局表彰为“中考质量先进县”。 而且教育信息化、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均在全市领先,区域教研、课堂教学改革等都走在全市前列。我县的优质教育,更是得到了周边县区人民的认可。育英学校、沁州中学、第六中学,周边县区的学生来就读求学的络绎不绝。

文化育人一辈子,文化福人福一生。

近年来,沁县教育人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树人使命。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育人总目标,着力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各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结合地域文化、学校校情,打造出诸如书香特色、艺术特长、个性鲜明的学校文化。形成了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绿色文化、水城文化为主的特色名片。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一楼一阁,无不透射出厚重的文化底蕴,无不包含着教育者的深情与智慧,无不凸显出文化建设的无限魅力。县教科局以局长王向明带队的一班人,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他亲自主编了《沁县教育志》,了结了几代教育人的心愿。去年开始,他又主编了《大美沁县》,不仅弥补了我县校本教材的不足,更是弘扬了传统文化。

习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历久弥新。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理念、道德精髓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相契合,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师生及民众心里落地生根,才能为“北方水城 美丽沁州”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才能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符号,文化需要代代传承。沁县的文化,确有其历史的渊源,有其繁荣的土壤,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发扬沁县文化,传承沁县文化,更是我们教育人应尽的责任。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才能培育出一代代爱家乡、爱祖国、爱追梦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