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年2月19日在沁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张宏伟

一、关于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脱贫摘帽的历史重任和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县域经济稳增向好。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04亿元,增长8.1%,增幅排名全市第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9亿元,增长17.08%,增幅排名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9亿元,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5亿元,增长10.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2亿元,增长9.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97元,增长6.7%,增幅排名全市第四;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01元,增长12.5%,增幅排名全市第四。其他约束性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内,按要求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二)脱贫摘帽战果丰硕。累计筹措整合投入资金4.24亿元,集中用于脱贫攻坚。以“五种三养”为主导的扶贫产业初具规模。驻村帮扶“三五”工作法、“五帮”活动、“九型”破零、生物质能清洁取暖等创新举措赢得上级认可。我县被确定为全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试点县。山西农信精准扶贫现场会、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推广沁县做法。经过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战果,贫困退出各项指标全面达标,84个贫困村4568户11263人如期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8.8%下降至0.57%。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有效解决,农村水、电、路、网、房、室、场等基础设施“硬短板”和内生动力不足的“软短板”双双补齐。我县顺利接受贫困县退出省级第三方评估检查,并代表山西接受了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考评。龚来文、张水林同志分别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和贡献奖”。

(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了“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建立推行手续办理、立项审批、“双集中”、联审联批、挂牌督办、领导包保等项目推进制度,全程跟踪服务项目。2018年全县实施重点工程项目84项,累计完成投资17.65亿元,其中转型项目62项,完成投资13.86亿元。先后赴北京、上海、杭州、天津、昆明等地开展招商引资,举办“京企入沁”等系列招商活动,设立京沁招商联络处,参加长三角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等十多个大型招商活动,邀请太平洋建设集团等多个大型央企、国企、民企来我县考察对接项目。全年共组织外出招商70批次,接待外来客商80批次,累计签约项目21个,签约金额101.74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开工10个,开工率全市排名第二。

(四)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农业经济提质增效,种养结构日趋优化。沁州黄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高粱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肉鸡、生猪、肉牛养殖年出栏总量达到1700万头(只)。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12个,认证面积3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2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面积达到3140亩。沁州黄小米荣膺2018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以全国第七名的成绩跻身中国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行列,荣登“2018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我县成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中国小米之都”核心区。恒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沁园春矿泉水、沁州黄营养米粉、光伏发电等项目取得新进展。《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第十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龙舟邀请赛成功举办,南里乡唐村被评为“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走马岭茶马古道等“十村一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实现旅游收入5600多万元。

(五)城乡建设提速加力。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大跨越、大突破,先后开工建设“四好农村路”、环湖旅游路、208国道至南涅水石刻馆和玉华山森林景区旅游公路、县道松牛线等,建设总里程406公里,完成总投资8.29亿元,创造了投资总额、实施规模、标准质量三个历史之最,建设规模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公路建设一举摆脱了落后局面,步入全市前列。“四好农村路”建设规模全市第一,央视七台专题进行了全国性宣传报道。县城中心城区控规和新店等3个镇《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稳步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4亿元,新建改造供水、供气、供热管网20多公里,县城集中供热新增面积30万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4.6万吨。沁馨家园保障房二期工程主体完工。农村危房改造2554户。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明显。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处理先行先试。饮水安全改造248个村,农田节水灌溉新增2120亩,水土流失治理4.71万亩。新增造林2.42万亩。开展了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高等级造地完成24.09公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1692座。村通动力电、通宽带实现全覆盖。完成154台燃煤锅炉淘汰,实现7545户居民清洁取暖。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开展百日集中攻坚行动, 2018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3.8%。

(六)改革创新蹄疾步稳。全县7大类、44项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有序开展,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清理“僵尸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取得阶段性成效。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稳步实施,新组建了医疗集团领导班子。沁县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设立。农村信用社改制全面完成,农商行挂牌运行。建立了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不良贷款7.9亿元。帮助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与省农科院合作实施了技术创新试验示范项目。依托沁州黄小米系列产品“星创天地”,培育创客137名。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增长36.88%,增加值同比增长13.69%。

(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县财政民生支出总额达到14.26亿元,占比达到89.84%。就业创业培训60期2875人,举办了“春风行动”就业专场招聘会、“首届技能大赛”,城镇新增就业1805人,创业带动就业51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3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督导评估验收。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交流轮岗。设立了红旗小学和育才小学分校,缓解了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新招聘特岗教师50名。率先在全市开办了教育大讲堂。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97所,群众不出村就可刷卡买药。健康扶贫“双签约”、“三保险、三救助”、农村低保、五保等普惠政策一一兑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65%、95%。建成6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医疗救助2.16万人次,拨付救助金1370万元。发放优抚定补和抚恤金711.9万元。新建文化活动广场154个。沁州三弦书《十七棵松》获得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龙舟公开赛荣获2018山西体坛风云年度评选十佳品牌赛事奖。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八)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履行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抵制“新四风”问题,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建立并公布行政职权事项标准清单。全面营造“六最”营商环境,行政审批时间大幅压缩。“13710”督办制度拓展延伸。狠抓政府系统政治理论学习,参加省市县各类专题培训班、研讨班、读书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5件、政协提案114件。积极推进“七五”普法,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我县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回望2018,成绩来之不易,理当倍加珍惜。这一年,我们迎难而上、背水一战,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拼劲,夺得了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这一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攻坚克难,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韧劲补齐了许多短板,完成了年度任务,交出了较好答卷;这一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坚定,干得很艰辛,进一步开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都是县人大、县政协鼎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都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沁县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滞后,虽然多项指标增幅走在全市前列,但经济总量偏小,地区生产总值完成绝对值仅占全市总量的1.7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链条不长,一产大而不强,二产规模偏小,三产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点不足,缺乏更多的实体支撑和大项目带动。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历史欠账还很大。四是巩固脱贫成效的任务依然较大,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五是“放管服效”改革还不彻底,营商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一些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不足,不作为、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慢作为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山西在“两转”基础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县脱贫摘帽巩固提升之年。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深入实践,我县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和原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投资商青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后发优势更加凸显。经过近几年坚持不懈“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石。城乡道路、水利、住房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整体改善,交通事业实现 “量”和“质”的双重飞跃,太焦高铁连接线的推进实施、太焦高铁的建成通车、黎霍高速和208国道拓宽改造的启动建设,必将从根本上破解我县交通瓶颈制约,实现区位优势再造,打通县域经济发展“快车道”。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沁县蓄势聚能、潜力迸发、前景大好、大有可为。全县上下团结一致、风清气正、人心思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热情明显高涨,涌现出一批担当作为的新时代好干部,用辛苦指数换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振兴沁县作出了突出贡献,集聚了发展正能量。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在应对困难和挑战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抓好乡村振兴、巩固脱贫、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产业开发、改革开放、生态文明、改善民生、政府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安全生产、资源环境等约束性指标严格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之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主题和引领,进一步明方向、提干劲、找差距、补短板,增强勇于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贯穿于政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聚焦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坚定不移”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以下九方面重点任务:

(一)久久为功抓好稳定脱贫,在进一步巩固提升成效上下功夫。坚持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建立返贫预警机制,确保我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一要实施产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继续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已脱贫户或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依托潞宝集团、汾酒集团、大象集团、振东集团、沁州黄集团等国企民企,巩固延伸扶贫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规模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带动为核心,扶优扶强“一村一品一主体”,保证每个村都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每个已脱贫户或贫困户有项目、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已脱贫户或贫困户有技能。持续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经营主体与困难群众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引导贫困群众更多地参与“五种三养”、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光伏发电、农村电商等产业开发,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农场、扶贫车间等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已脱贫户长期稳定脱贫增收。

二要实施基础设施巩固提升行动。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聚焦短板、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创新机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已脱贫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安全饮水提升专项行动,采取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解决好水源质量不高的问题。做好已脱贫村配电网改造升级和光伏电站并网工作。巩固完善“脱贫路”建设成效,解决好村道“畅返不畅”的问题。加强已脱贫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推广普及,提升数字文化资源供给水平。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旧村复垦任务。以已脱贫村为重点,建立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民容民貌、路容路貌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进一步解决好“残垣断壁、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杂草乱垛、畜禽乱跑”等突出问题。

三要实施公共服务巩固提升行动。针对已脱贫户或贫困户,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推进就近、就便与就优入学。根据需要建设幼儿园(班),持续改善村级办学条件,缩减校际差距,防止因学返贫。完善已脱贫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20分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圈,让困难群众就近就医、便捷就医。深化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确保贫困人口定点医疗住院综合保障比例达到90%。建设完善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建档立卡户购买“一保通”扶贫保险,解决脱贫人口的后顾之忧。统筹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政策,强化落实低保、养老、残疾人补贴、特困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和“三农”普惠、扶贫特惠、部门优惠政策,防止因大病大灾等形成返贫。

四要实施干部帮扶巩固提升行动。继续落实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把“两包三到”、“五帮联动”等好办法、好经验延续下去,确保可持续帮扶。坚持驻村工作任务不变、要求不变,为群众出点子、送政策、办实事,提供技术指导、生产销售、劳力支持、医疗费用报销、就业岗位推荐、小额贷款申请等力所能及的服务。实施“买卖双赢”式消费扶贫,推进“五进十销”、“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深化扶志、扶智、扶德、扶能,教育引导困难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加强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信心和能力。用好新时代讲习所、农民夜校,建好爱心美德公益超市、“一约四会”、“一墙六榜”等阵地,通过“群众点菜”、“双向承诺”等方式,让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健全脱贫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困难群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建设,在进一步夯实经济支撑上下功夫。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的要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重点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稳增长、惠民生、补短板、提动能的新项目。

项目建设要快推进。今年,初步确定全县实施重点工程项目67项,总投资1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04亿元。其中,新建项目37项,计划完成投资16.17亿元;续建项目13项,计划完成投资5.87亿元;前期推进重点项目17项,总投资36.54亿元。实施转型项目39个,计划完成投资11.97亿元。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重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继续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建设责任制,对大项目、好项目,要主动领办、督办、帮办,现场办公,排忧解难,重点攻关,开通绿色通道,实行联审联批,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见效。

项目前期要早完善。巩固去年项目建设冬季攻坚行动成效,加大前期工作协调力度,抓紧完善拟开工项目手续办理工作。对前期手续完备且符合审批条件的,限时办结;对前期手续不全的,督促项目单位制定详细前期工作计划进度表,尽快完成立项、规划、环评、土地等手续。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咨询、论证、评估、可研、设计等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重点工程项目前期投入,探索建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随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长而逐年增长的保障机制。

项目储备要更充足。抢抓国家和省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等政策机遇,围绕现代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水利、交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进一步加强项目组织策划,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制度,充实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继续以规划为引领,高质量编制包装一批适合沁县发展的市场前景好、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择机择优选用,形成梯次接续、滚动实施的良性格局。

(三)质效并重抓好产业发展,在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聚焦“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坚持“抓大不放小”,一手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手抓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强一产”,做精有机农业。继续打好“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国字号品牌,全力创建“杂粮生产基地”、“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实施好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发展1万亩有机旱作谷子高产示范片、1万亩有机旱作汾酒专用高梁高产示范片,封闭示范区面积扩大到1万亩以上。新认证1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巩固拓展沁州黄小米、沁州红高粱、沁州绿蔬菜、中药材、油用牡丹、肉鸡、生猪、肉牛“五种三养”基地,实施1万亩辣椒、2000亩晚秋黄梨、3000万只肉鸡等规模种养项目。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植物病虫害和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衔接第二产业、连通第三产业,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坚持“扩二产”,做长产业链条。一要抓好水产品制造业。从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宣传营销、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等方面,扶持沁园春公司发展壮大矿泉水产业,尽快入统入库,并实施5000吨沁园春麦蒂莎新品饮料项目,完成人工湖、湖心岛等水生态旅游观光综合开发项目。二要抓好食品制造业。以发展农业生产下游产品为方向,扶持潞宝金和生食品公司、沁州黄小米公司、晋汾高粱公司等企业扩大生产,做深做精做细沁州黄米粉、核桃系列产品、功能食品、有机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业,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产品链、创新链,提高附加值。三要抓好新能源、新材料、高成长性制造业的引进和培育。帮助华安焦化公司改造升级,延伸拓展新型环保焦化产业链;推动恒通新能源公司6.8万吨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投产达效;加快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项目建设,促进可再生资源转化利用。

坚持“促三产”,做大新兴产业。依托南涅水石刻馆、牺盟会新军纪念馆、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二郎山森林公园、漳河源头等古色、红色、绿色旅游资源,积极策划、包装、申报、创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力争融入“山西长治壮美太行”旅游品牌创建圈。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达标获批。巩固完善南涅水石刻3A级景区和走马岭、徐阳2A级景区,申报创建海河源、棋盘山2A级景区。抓好北海康养小镇和康养产业园、康养公寓、吴琠和漳河源文化旅游园建设。推进景区道路及共享单车、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十村一线”为示范,抓好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办好第十一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龙舟邀请赛。同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信息化新业态;扶持一批电商企业发展;结合太焦高铁站布点,规划建设开发区综合物流集散地。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上下功夫。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推动乡村与城镇互促互进、相融共建,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县城品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要统筹发力、重点突破。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科学有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今年,要在“强一产,做精有机农业,力促产业振兴”的同时,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一要规划引领。尽快编制出台《沁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总体规划(2018-2020年)》和“5+1”六个专项规划,修订完善乡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做好顶层设计,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关联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二要基础先行。完善208国道至南涅水石刻馆旅游公路、环湖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公路建设。加快推进“两高”连接线建设,力争早日建成通车。抓住黎霍高速开工建设、全市域国道改扩建的契机,抓紧对接争取,为沁县发展争取最大利益。规范城乡客运管理,扩大乡镇和建制村客车通行覆盖面。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南湖、徐阳水库、漳源水库除险加固和下曲峪山洪沟治理工程。推动乡村网络宽带扩面提速、农网供电设施改造升级。三要整治环境。聚焦“农村美”,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做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以2个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和13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为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改厕三项重点工作。开展农村风貌整治示范,建设一批美丽宜居乡村、文明村镇、绿色村庄、美丽庭院,高标准打造1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杆村。继续清理整治“大棚房”,遏制“农地非农化”。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土地收储工作,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推动土地占补平衡,坚决整治违法违规用地。四要统筹城乡。抓好城与镇、镇与村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启动西汤水库与浊漳河水系连通县域水网工程。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一个百分点。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县城建设要建管并重、提升品质。启动城市品质提升计划,改善城市风貌,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推进旧城改造试点工作。抓好城南新区建设,推进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廊、保障房、康养酒店、铜川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工程,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实施县城集中供热扩建、县城供水扩容、污水处理厂二次提标升级改造和南北关、西内环污水管网建设、园林绿化补植提质等工程。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推动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规划新建餐厨垃圾处理场、垃圾分拣场、区域化处置建筑垃圾填埋场。开展城市架空线整治,逐步消除“空中蜘蛛网”。规范管理县城交通秩序、蔬菜批发和农贸市场、停车场、县城公厕,强化清扫保洁,整治脏污乱差,改善市容市貌。

(五)坚定不移抓好改革创新,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上下功夫。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契机,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大目标上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取得突破,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

一要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以强化招商引资、深化“三化三制”、园区提质升级为重点,加快沁县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建设。完成湖西岛有机蔬菜基地、研学旅行营地、肉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山西能源集团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生态循环利用等4个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沁州黄耕读小镇项目。抓好起步区“三纵三横”道路框架、南北主干道改造、标准厂房、两高快速通道、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供热、供气、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三化三制”改革任务。加大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引进一批高新项目,逐步把开发区建成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转型发展先行区。

二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沁县机构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 25个工作部门设置和职能配置,推动政府各部门之间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运行,确保方向正确、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政令统一。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制定执法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加强和改进基层经济社会管理,提高乡镇政府服务能力。

三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坚持“因企施策、一企一策、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制,积极清理化肥厂等8个“僵尸企业”。加快县医药药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火车站、电力公司、烟草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邮政公司、煤运公司等7个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四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发放高利贷、无证开办金融业务等违法行为,净化金融生态,打造“信用沁县”。完善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续工作,推动农商行业务回归本源,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服务。积极争取驻县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缓解我县发展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积极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控增量、消存量,杜绝违规举债。

五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部门预决算公开,实行支出绩效与资金安排挂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开源节流、税源征管,确保应收尽收。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预算,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一般性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守住“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农民工工资、保政府债务利息”的底线。

六要深化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坚持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开展“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行动,推进入企服务常态化。积极落实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税费、融资、用工、用能、物流、制度性交易等投资成本。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坚持宜大则大、宜精则精,构建“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梯次培育机制。推动恒通新能源公司等企业实现“小升规”,扶持惠而旺食品开发公司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