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以残助残促就业 网络搭台强监管
我县互联网+居家托养开启帮残助残新模式

编者按: 他们被上帝折断了翅膀,我们可以做拐杖。他们被上帝蒙住了双眼,我们可以为他们描述世界的美好。他们被上帝捂住了耳朵,我们可以用心传递音符的美妙。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残联积极争取,成立了首个残疾人居家托养民办公助机构,这是推动健康扶贫的一件件大事喜事,也是我县建设康养沁县,医养沁县的重要举措,依托居家托养服务中心,通过以残助残,精心营造帮残助残的良好氛围,为残疾人撑起一片靓丽的天空。

本报讯 记者 郭学红 “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来了不是洗洗涮涮,就是收拾家,还给我媳妇理发梳头,谈心说话,照顾得无微不至,一月三次每次服务都非常满意,俺还一分钱也不用花,省了不少心,还减缓了我媳妇的病情,真的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咱残联和托养服务中心的同志们……”家住定昌镇北寺上村常媛的老公一句句朴实的话让在场的人两眼含泪。常媛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以前她老公又要挣钱养家,还要照顾她,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自从被纳入县残联的互联网+居家托养服务项目以来,媳妇的病情也比以前稳定了,他自己也觉得活得轻松了。这都得益于县残联的“互联网+居家托养”项目。

为确实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着力改善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无就业能力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生活生存状况,让他们在生活上得到精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关爱和慰藉,在生存技能上得到有效提高,县残联积极争取到居家托养助残帮扶项目,并作为长治市首批残疾人居家托服务试点县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出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这条主线,以“三定两管一保障”为主抓手,采取互联网+网格化,以残助残、居家托养、网络监管、片区负责制的扶残助残新模式,创造性的开展居家托养服务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无偿服务的重度残疾群体和轻度残疾受益人更是拍手叫好。

把握政策严格界限 精确调选服务对象

我县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18万人,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现有残疾人1.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83%,平均每52户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目前县残联争取并启动的居家托养助残帮扶项目服务人数为350人,省残联补贴金额为105万元。

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是互联网+居家托养中心的重点服务对象。我县在具体选定中,创造性的确立了“七必须”评选标准,即必须是家庭中最主要的成员,必须居住土窑洞、土平房,家庭贫寒;必须是25至60岁就业年龄段;必须建档立卡贫困残疾户,必须是精神、智力、肢体及三类多重残疾人,必须是一级、二级、精神类可放宽到三、四级,必须覆盖面达到行政村的90%以上。按照贫中选贫困中选困的原则,经过县乡残联层层筛选,最终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的854人中,确定350名重度残疾人员,其中精神残疾108名,智力残疾115名,重度肢体残疾104名,多重残疾23名。真正做到把最需要关爱的重度残疾人纳入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