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牛寺乡:“党建+脱贫”成为强村富民主抓手
攀高比强立潮头 当好发展领跑者
本报记者 郭学红

编者按: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以来,围绕脱贫摘帽这一目标,牛寺乡充分凝聚党建合力、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全乡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当下的牛寺,正肩负着当好全县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和领跑者的历史使命。如何巩固提升良好发展势头,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在转型中提升、在创新中搏进,牛寺乡铿锵前行的产业振兴脚步。这一次,我们期待在更高的起点上攀高比强再出发,奋力建设现代化形态中的牛寺乡。

牛寺乡位于沁县北部,是沁县的北大门,由原南涅水乡和西汤乡合并而成。全乡总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荒山荒坡2.8万亩,辖21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共2691户6682人,下设党支部25个,有党员460名。2014年实现脱贫19户59人;2015年脱贫10户27人,整村脱贫1个村:李家尧;2016年脱贫31户103人,整村脱贫2个村:秦家庄和韩家庄村;2017年实现脱贫216户562人,整村脱贫5个村:南牛寺、北牛寺、川沟、西峪、上峪村;2018年计划脱贫556户1222人,整村脱贫7个村:北牛寺、申则、王泉、走马岭、西汤、后峪、东安庄村,力争在2018年年底实现全乡14个贫困村整村脱贫摘帽,实现全乡832户1989人全部脱贫。

党建+精准扶贫:真帮实扶书写大爱情怀

牛寺乡有14个贫困村,2018年7月动态调整后,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2户1989人,已脱贫276户767人,未脱贫556户1222人,其中五保贫困户98户122人,低保贫困户260户605人,一般贫困户474户1262人,全乡贫困发生率18.28%。

今年以来,牛寺乡走马岭村立足抓党建促脱贫这条主线,实施“党建+脱贫”等日常管理机制,扎实推进了脱贫攻坚和强村富民。这一成功经验覆盖至全乡,成为强村富民主抓手。

“党支部+脱贫项目”改善了贫困户的居住环境。走马岭集中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解决了本村及周边6个村共249户578口贫困人口的住房难题。新修村前主干道1.2公里,改建主干道两旁排水渠507米,整治河道500米,种植荷花1500株,白化2000㎡,裸地绿化、美化3600㎡ ,硬化路面5000㎡,新建排水渠2000米,彩绘墙壁1600㎡,修建1800㎡停车场和便民桥2座,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倍增。

“党员+贫困户”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马岭12名党员干部坚持每天轮流坐班服务群众,带头引导村民发展种植300多亩核桃、梅杏、梨等经济林,发展黑土猪、黄羊等特色养殖,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全部加入,并于7月份成功举办了“首届梅杏采摘节”;党员干部每人结对一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引导68户贫困户发展种植油用牡丹100亩,引导6户贫困户开起了“农家乐”,为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走马岭的“党建+脱贫”脱贫举措是牛寺乡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也成为该乡脱贫攻坚的典型。

结合走马岭的成功经验,在全乡实行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积极帮助贫困群众。采取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综合教育、金融、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资源,给予脱贫思路、科技知识、资金等方面的帮助扶持。通过“雨露计划”帮助贫困生30余人,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余人,小额贷款210余户积极帮助贫困群众,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加强社会救助扶持,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旅游+产业调整:多措并举彰显牛寺发展

远有“龙珠寺”,近有“茶马古道”……这些地域品牌让地方农业充满了竞争力。近年来,牛寺乡将旅游业和农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将本乡特色产业进行了扩展延伸。农业方面提出“优质、特色、绿色、有机、专用”的新型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创品牌、调结构”的农业发展思路,以市场研判为导向,以试验示范为抓手,树立行业标准为农业转型发展指明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