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走进下安庄村,听老乡发出爽朗笑声,说开心事、谈心里话,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下安庄村的窗口,展示出“下安庄村砥砺奋进的四十年”。而发展,离不开领头羊。王希之,就是带领和见证下安庄村发展起来的村干部,他用坚持把一个破旧的“逃荒村”变成了明媚的新农村,用执着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赞誉,始终坚守自己的承诺,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笃定,用满满的正能量书写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得到了乡亲们“南有龚来文,北有王希之”的满满赞誉。
当村官 他无悔
沿着盘山路绕过一道又一道山梁,到达一个叫下安庄的村子,全村78户282口人家静卧在山坳中。下车后,一幢幢整齐的水泥房映入眼帘,根本想不到在这么偏远地方能有这样一个美丽整洁的村落。而它的当家人就是王希之,一个不甘贫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愚公,一个搬掉下安庄村贫困大山的愚公。现在下安庄村的蓬勃生机从何而来?在王希之老支书的故事里我找到了答案。当年老支书年龄大了,在大家的推举下,他从1990年开始担任南泉乡下庄村支书到现在,28年来,他坚守在这里,带着乡亲们一步一步摆脱贫困。他是跨越两个世纪的村支书,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执着,他说,这些事他愿意做。在他身上发生的所有故事,汇总起来就是一句话:一个好的村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引领。
1975年,17岁的王希之跟随长辈乡亲一路逃荒从山东来到了这里,在当时,下安庄村就是由多省逃荒来的难民组成的“逃荒村”。这里有60%河南人、15%山东人、15%本地人,10%的陕西、河北等其他省的人。自小吃惯了苦头的他,任劳任怨,两三年就当了村集体小队会计,23岁至26岁就是民兵连长,26岁入了党,开始当村集体副主任,从此就开启了他的村干部生涯。每届换届时,乡亲们都推选他作村支部书记,他都没有辜负民意,因为他深深意识到村里太落后了,他想做点事情。殊不知,这一当就当了几十年,他再也没离开过这片大山。
路在希望中延伸
走在下安庄村硬化的水泥路上,我们发现,通往家家户户的巷道,全是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而上世纪末,通往山南五村的道路都是狭长小道,真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次村民们出去都需要走好久的山路。看着近乎与世隔绝的几个村,王希之有了想法,他说“要致富,先修路”,打定主意后,召开村委会,会议通过修建村村通水泥路这个项目,规定如果家里劳力外出的就每个人交150元钱,其他在家的劳力就跟着集体去上工。说干就干,就这样他带领全村老少开启了修建村里通往外界2.5公里的路。当时村集体经济薄弱,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村里负责部分材料费和工钱就开了工,在1990年左右,2.5公里的水泥路不算小工程,尽管举步维艰但王希之没有退缩。他自己家贩木料,每次都是他把木料拉到沁源卖了,再从沁源把石子拉回,就光这条水泥路,老王自己就垫资2万多元。在不懈努力下,第一条水泥路终于通了,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水由梦想成真
路修通了,吃水问题也该解决了。“水,多少年来,可以说是下安庄周边几个村落几代人的梦。我们从吃天上的屋檐水到吃旱井、水窖里的土自来水;从勘测找水到打机井挖掘地下水源,讲起水的故事就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村主任慧芳把说路的话题转向水。说起接自来水,还有一个小插曲。原来是1994年,老王回到山东老家看到家乡人民都不再用挑水吃,直接拧开自来水管,清澈的水就流出来了。他想到每逢干旱,村里的水源枯竭,村民的生活用水都是问题,受到了启发,从山东老家回到村,还没歇缓立马跑向水利局争取引进自来水。并且把报告打到了乡里、县里。在他积极努力下,水利局带着水务技术人员勘测线路,筹备引水。而老王也积极发动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时每户都出了100元的料钱。在接自来水这项工程中,面对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群众的支持就是老王干工作的最大动力,在全村努力下,1995年下安庄村家家户户终于接通了自来水,试水那天,下安庄村人永远不会忘记:拿着碗走到水管前的老王,喝下了这第一口从水管里流出的还稍显混浊的水。“嗯,真甜!”喝着从管道流出的自来水,老王的眼里闪着泪光。不少乡亲从家里端来了盆盆罐罐接水,用流出的自来水做了第一顿饭。在90年代就接通自来水,这在全县也还是凤毛麟角。(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