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课耕课读王氏家风

家风,是民族精神文化在家庭(族)中的反映与重构,亦同门风。

良好家风的养成,不仅是产生这一家风的家庭(族)兴旺发达的原动力,而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民族精神、社会风尚起到助推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研究、认识家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补充,亦是借鉴,更是促进。是社会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表现。

素有“名门望族”之称的沁县册村乌苏王姓家族的家风,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是怎样形成与传承的,他的发展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王姓家族耕读兴家概况简介

族居沁县西部太岳山下阏与古城遗址一带的册村乌苏王姓族人,祖上于元末明初由太原府小武村迁居沁县良基一带,明洪武十年(公元1378年)入居册村,于圪芦河畔生息繁衍600余年。其族人不仅遍布册村镇的册村、乌苏、寺庄、漫水、余交、开村、北集等地,于沁县的新店、定昌、郭村、故县等乡镇,都有这支王姓族人后裔的不同分布。还有一些族人迫于社会及兴家创业的需要,越过太岳山,跨出圪芦河,沿沁河、漳河两岸定居长治、临汾等地,甚至更远的各地闯荡。据21世纪末叶整理族谱时的不完全统计,该族人口发展已近二万多人。族中子弟历明、清、民国迄今四朝,学业有成者不可胜数,为官宦要职者亦比比皆是。

据曾任山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教授王大桂口述,曾任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王大桢整理的《乌苏王氏人文史略》一文载,“我王氏自始祖成甫公于大明洪武年间由清源(现清徐县)迁沁县良基村转徙册村以来,二世祖统公择居乌苏,课耕课读、勤俭相传。迄今600余年间,支派繁衍,人文迭出……元明之前,知识分子等级称谓略可分秀才、举人、进士等,均为定额录取,按清代制度,沁县每三年一届,凭考试录取的秀才(生员)定额为15名,而我乌苏曾有一届同时被录取5名,占全县1/3”。

王大桂、王大桢在这篇文章中还说,“按明清两朝旧制,据族谱不完全统计有人文职称者135人,其中庠生61名、禀生17名、增生9名,逸生14名,岁贡8名,举人8名,恩贡3名,拔贡、优贡、附生各2名,武生7名,监生3名,太学生13名”。

这仅是王姓家族在乌苏村的发展概况。若将播居其它地区王姓族人学业状况全部计算,哪将是何等惊人的一笔人文大账。何况当代大专以上学历者与从政、从商者尚未计算。

就当代族中名人而言,乌苏出生的王大任,曾任山西、吉林省委书记。册村出生的王新宪,曾任广东残联理事长、中国残联副理事长。沁源出生的王有福,曾任云南大军区副司令员等。他们是族中人物的佼佼者,亦是我国有名的杰出人物。仅此,亦可窥见册村乌苏王姓家族人文兴盛之全貌。

册村乌苏王姓家族为何在仅有的600年中,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发展成就,乌苏王氏祠堂多年延用的一副清代楹联“献亩服先畴五百年田宅承承永安乐土;诗书垂后裔二十世衣冠济济代有人文。”道出了其中真谛,是耕读传家“课耕课读”的美德家风成就了王姓家族。

二、王姓家族“课耕课读”家风形成的因由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支的册村乌苏王姓家族,与整个民族的其他家族一样,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诸如:崇贤尚德、尊祖敬宗、乐善好施、爱乡乐土、耕读传家、舍己为人等美德遗风,都有着同样的认知度与传承力。所不同的是该支王姓家族立宗以来,所处的客观环境及自身条件,驱使其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课耕课读”发展之路。

据册村乌苏王姓祖籍太原小武村族谱记载,小武村王姓族人原本是元代铜革是 牛市(寺)人,因往来太原、沁县之间,以贩卖建材“苫板”为业而迁居府川,可见,小武王姓是买卖人之家。

册村、乌苏村王姓始祖王成甫入居册村时,也是挑“八股绳”的买卖人,因挑“八股绳”而择偶北册村(今河止村)郭氏。据《册村三门(郁公之后)家谱》记载,王成甫择偶的郭氏,是北册村占有800亩良田的大户人家之女,郭氏出嫁时得到了“脂粉田一分”的陪嫁,这“一分”当是800亩的一份(十分之一),大概是80亩田地的主户。有这80亩土地的经营,就是促成王成甫入居册村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买卖人出生的王成甫,由“挑八股绳”游走四方的商人转变为“春播、夏耘、秋收”为业的农人之主要原因。

大明十年,王成甫入居册村时,圪芦河两岸西起今漫水村、东至新柱村西的大片土地,都掌握在“张白二户”(册村)和“李家大户”(乌苏)等几家“庄董”手中,多数农户都是没有土地的“流民”。

有关文献载,这一“流民”现象,于元朝末年已经形成。元明之际,山西中南部是丁多田少,流民拥塞,而中原地区的河南、山东、河北、皖北一带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大祖实录》),又加水、旱、蝗灾不断(《元史》五行志),已成“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荒芜景象。

虽然明朝廷执政后,朱元璋根据当时国家状况,作出了奖励垦荒、移民屯田等措施,企图改变多年形成的积弊,但随着明朝初期“燕王扫北”的“靖难之役”及“削藩之乱”的接连发生,中原地带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明史》成祖本纪)。移民、垦荒就成为明初治国理政的迫切需求。

就在王成甫入居册村的前后,从明洪武年向至永乐年间两朝,由丁多田少的山西等地向豫、鲁、冀、京、皖、苏等地移民16次之多,人口达100万以上。其中文献明记由沁州移民的时间为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文四年(1402年)、永乐二年(1404年)、永乐三年(1405年)、永乐五年(1407年)等,共七次之多。沁州人张从整五次组织由沁地往外移民,受到朝廷奖励,最后身死移民途中。这是历史文献《明史》中,仅记的一位为移民大计献出生命的沁州老百姓。

明朝廷多次由沁地向外地移民,一度使沁州大地也成了田多丁少的状况。这一变化使王家得到了扩充土地的机遇。当然,这机遇取得的基础,首先是得益于传承“课耕”的家风。“课耕”使王家有了土地种,同样王成甫一家未被当移民迁往外地,是沾了自家经营有数百亩土地的光,也沾了“课耕”之家风的光。

谱记所谓“课耕”,可释读为按照当时朝廷制定的农耕政策之规定,不折不扣地种地纳税,规范经营,不偷漏税粮,不种植禁忌作物等。

据册村明万历□十八年冬月《重修观音堂记》载,王成甫入居册村时,就曾独出白银肇建观音堂庙,尔后其子孙又多次重修。明嘉靖十年(1531年)《重修古井大明禅寺志》记载,该族二世祖王敏(王成甫长子)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舍地一段共二十八亩,施于僧人性月”。王敏能一次施舍28亩土地给僧人斋用,可见在王成甫入居册村的第67年之后,其子王敏在乌苏村一带,已成为至少拥有数百亩土地的种田大户。

上述历史遗物所载王成甫父子的这些善举,表明成为富裕大户的王成甫及其后人,也绝非为富不仁之辈。该家族在圪芦河之郊既能“课耕”,又在民间建庙修阁,广布善事,邻里称其为“祖德相承,善根远大,将来福果不可胜数”之家(《重修古井大明禅寺碑志》中儒学廪膳生员、尧山人任宪之语)。由这些几百年后仍可搜集到的散轶文物记事中,也足以透出,王成甫一家在明初已是朝廷与地方皆能认可,又是民间邻里拥戴的“典型犹在”之家(王氏祠堂牌文)。

由此可知,册村乌苏王姓家族于立宗之初的明代早、中期,爱乡乐土、邻里相济等农耕之家应有的良风美德已初步形成。

人常言,“家有二升糠,送儿上学堂”。这句话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望子成龙,改变现实经济、政治状况的企盼,另一方面也说明,让子弟上学堂深造,是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之作支撑的。

据现已成残本的西沟王姓族谱与册村老三门(清、演、溥三公后)家谱记载,自王成甫、王敏于明早、中期成当地种田大户后,该家族就十分注重对子孙文化教育的投入。该家族由第三世开始,已出现了不少因学业优异而进入仕途之后人。如,王成甫之孙王清(三世)为贡生,任灵寿主薄。曾孙王镇(四世)为举人,任陕西教谕。玄孙王相(五世)为贡生,去南方的袁州府任照磨。裔孙王济(六世)为明正德十一年京考生,王敬(六世)贡生,出任吴堡知县。王敬是册村乌苏王姓族人中出现的第一位县官,也是明代唯一的一位族中之“大官”。由族谱记载族中“七世之前为明朝生明朝卒”的明代人来看,该家族于八世之前的明代,就先后由农耕土地上走出了10多位文化人,致该族步入耕读兴家之道。

王姓家族于明代形成的耕读传家之风,及其取得的成就,为后来该族成沁县名门望族奠定了基础。

三、“课耕课读”家风的传承与发展,使王姓家族为社会作出了杰出贡献

清代以来,册村乌苏王姓家族对大明一代形成的“课耕课读”家风传承,进入空前的发展阶段。族人王心安一家,“课耕”成功的历程,将王姓家族传承的美德遗风,予以了全方位揭示。

据乌苏村王姓族谱记载,王姓一族自明代由其始祖王成甫、二世祖王敏成为沁县西乡一带种田大户后,到了明清之际,又出现了一位号称“五谷神”的农耕大户,王姓第八世人王心安。

谱记:“王心安……前身五谷神下界,取精用宏,不屑陶朱、猗顿之术。产蓄百顷,富冠二沁(沁县、沁源),邻里之仰给者,不下百户。……生平神异,难以殚述,后人犹景仰遗征而传为美谈云”。

由族谱对王心安的追述文字中,可看到其取得的成就之一是“产蓄百顷,富冠二沁”。

明朝廷为了征收粮、税的便利,对社会出现的“皇庄”“官庄”屯积土地现象不加限制,任其蔓延。王心安受这一社会现象的影响,于太岳山两侧的今沁县南部、沁源东北部逐渐征得数百顷耕田。为其“座庄”管理的需要,将本族一些亲信农户及其娘舅家任姓的相关人员,分派往沁源所属各庄(村)“座庄”,负责征收税粮。这样既为官家及时征得了税粮,也实现了王心安庄园式“课耕”管理的需求。这一与官家私家皆为有利的举措,也成了至今乌苏王姓、尧山任姓人口大量迁入沁源各地的主要成因。

王心安的另一个成就是“不屑陶朱、猗顿之术”。这就是说王心安对其庄园的经营技巧,可与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商贾大家陶朱、猗顿相比。王心安“富冠二沁”,究竟有何经营妙法,因家谱文字记载不详,今已无法详述了。但其对名米爬坡糙及沁州黄种植技术的改良与传播,却是载入《沁县志》的。名品爬坡糙(沁州黄)成明、清两朝贡品,确是王心安一族不断改进谷子耕耘技艺的结果,名震华夏的谷子爬坡糙,也为王心安“富冠二沁”作出了足够的支撑。时至今日,这一作物名品,仍是太岳山、太行山两侧各地民众膳食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

这里要多提一句,王心安培育的谷子名品除爬坡糙外,主要是今已失传的爬坡糙冬谷米与小青谷冬谷米。这两种冬谷米是妇人“坐月子”及病人恢复期营养极佳的品种,因其产量少而更是金贵,因此失传(尚待恢复)。

王心安取得的第三个成就是以扶弱济贫,善待邻里,进而极大地取得了民心。“邻里之仰给者,不下数百户”,这一记载既是对王心安的表榜,也是对王姓家族传承和邻睦里家风的肯定。

一时名震上党的富户王心安于明末清初李自成义军“杀富济贫”的长茅下身亡了,王姓家族后人却在“课耕课读”家风熏陶下,一批批学有成就的济世人才走上了社会,走进了历史,成为今天研究王家发展历程最为有力的凭据。

论及王家耕读遗风的传承,不能不提及族中一个几辈人兴文重教的文化世家。明、清两朝的文化教育,其基本核心还是以儒学儒教为主,对别的流派是排斥不取的。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类。当时所称的正途,是指以儒教为正统取仕标准,视其它学派皆为歪门邪说。王姓家族所传承的“课读”之家风,即严格按照朝廷制定的取仕标准从教为学,不走别的偏门旁道。

明清之际,正当王心安靠“课耕”兴家,成当地首屈一指的富户时,与王心安还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堂兄弟王廷璧、王廷瑞、王廷珍、王廷瑛兄弟四人同时入庠,同时取得庠生的学历资格。“一门八庠生”“两代皆秀才”“满门孝廉”等等好评如潮。王家耕读兴家“立义方训”的成就,一时成沁州人美谈。

就是这支四兄弟同时入庠的王廷瑛之后辈人,十代人兴文重教,成上党有名的文化教育世家。

谱记王姓八世祖王廷瑛的儿辈3人中,王法远成庠生。王廷瑛的孙子辈中,又有王聪、王二小入庠。王廷瑛的曾孙辈(王姓十一世人)王步云、王步月、王步青也都成为庠生。尤其王廷瑛曾孙,乡饮介宾王步青(王姓十一世人)传承“课读”家风功劳最为显赫,他在世84年,一生倾心对儿孙的教育,致其二子王梦弼、王继兴相继入庠。其孙辈6人中,有二人成廪生,一人成佾生。至此,这个文化教育世家已传承了整六代。

这个文化世家的第六代传人,清廪生王应祥(王姓十三世人)在其祖父王步青长期严格的“课读”家风影响下,严于从学,在十多年数次秀才统考中,都获全县第一名,成县内知名廪生,更是族中才俊。以“守身廉洁,正立不阿”的美誉载入谱史,对其不惧困苦,不畏强权,拼搏自力的一生作出了“屡经空匮,未尝假人”的评价。王应祥的文人品格,对族中后世屡有建树,起了里程碑的推动作用。

据有关资料记载,这个十代书香世家的第六代传人, 廪生王瑞祥、王应祥兄弟二人,是兴建宅中“巨槐堂”私塾的肇始人。至第七代传人王泮林(应祥子,增生)、王泮藻(应祥子,廪生)时,经两代人常期累积,家中藏书已盈东西两厢室。

“巨槐堂”不仅藏书多,而且总是聘用当时沁县的名师从教。对进入本私塾的学生,不论本族子弟还是他人子弟,从不收费,致使“巨槐堂”私塾从清末到民国年间,培养出许多在上党地区、乃至三晋大地都算得上有名的人才。

“巨槐堂”私塾的名号,是依该宅庭院中央长有一棵唐槐而得名的。我国自唐代将槐树定为国树后,去国怀乡的文化人对槐树就予以特殊的寓意。槐者,怀也,国槐者,怀国也。以国槐为“巨槐堂”私塾雅号,寓意本宅走出的子弟,都须以国为怀,以国家、民族兴旺为己任,将身许国,成就宏图伟业。

果如其然,在“巨槐堂”这种文化理念影响下,这一文化世家的第八代传人,即曾任沁县儒学斋长王泮藻的5名子侄中,除王永康早年病逝外,其余4人于清末民国初朝代更迭的乱世中,仍然全部学有所成。王寿康(王姓十五世人)为清附生,王用康为清代贡生,王平康为民国山西大学中斋文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曾任县女子高校校长,差徭局局长。王惠康由省师大毕业后赴日留学,立志实业救国。回国后,任天津电台台长、志康毛织厂厂长、山西西北实业公司经理。

族谱载,这一支文化世家的第七代传人王泮藻,是一位一生从教的教书匠,为传承“巨槐堂”以国为怀的为学精神而奋斗了一生。他的辛劳使“巨槐堂”走出的子孙,几乎全部成为国之重器。“巨槐堂”以国为怀的为学精神,也将王姓家族“课耕课读”的家风提升到了极至。

这一文化世家,延至其第九代传人时,“巨槐堂”这个山村小私塾发生了业界少有的奇迹。

据不完全统计,就在第七代传人王泮林、王泮藻的16个孙辈人物中,除两人在籍持家“课耕”,一人早亡外,其余13人几乎都先后走上了党和国家的各级重要岗位。他们中有的成廪生、贡生、举人,在经界、政界任职,有的走出国门创业,为人类社会作出了贡献。

其中,曾任民国山西绥靖公署参议、河北省政府秘书的王大命,林业果树园艺师、教授王大桢、王大桂,山西、吉林省委书记、顾委主任王大任等,都曾是一时轰动朝野的大家名流人物。尤由“巨槐堂”走出的省委书记王大任,一生尊师重教,在任吉林省书记时,于1985年全国人大六届三次大会期间,牵头向大会提出建立教师节的提案得以采纳。他的这一举创,寓意王姓家族兴文重教的“课读”家风,在更大范围得到了弘扬。

这个文化世家延至第十代传人时,我国已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巨槐堂”私塾已被村村办学,普及初中文化教育的文化大潮所淹没。在这一代族人中,无以计数的众多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教授、公务员中,又涌现出一位省级副职——山西省政府副省长、人大副主任,王姓家族第17世孙王昕(王大任之女),为乌苏王姓家族自王廷瑛以来兴起的10代传承“课读”家风的文化教育世家进入史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王姓家庭传承了几百年的“课耕课读”家风,从明代到民国年间,始终是在私有制体制下运行的。受私有制的束缚,“课耕课读”只是在少数富户中承传。对于广大没有土地(或少有土地)无钱上学的贫雇农及其子弟来说,根本谈不上什么耕读文化的传承。“课耕课读”是少数富人的专利。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共产党领导广大贫下中农从少数富户手中夺得了土地,社会出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局面。

这一时期,广大劳动人民在自己所有的土地上尽情劳作,过上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他们感激共产党,王姓族人与广大解放区人民一样,自觉与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为推翻蒋家王朝与抗美援朝战争,不仅主动缴售公粮余粮,还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上前线,打老蒋”的动人局面。

据册村王某家史资料载,该户5口人,于1946年从地主手中分得土地8亩,耕牛、羊头加上自己祖上传的薄地5亩,共13亩土地。仅1952年就上缴纳公粮900斤,当年为支援“抗美援朝”捐铁27斤(两口大锅)、铜3斤,又自动缴出余粮1450斤。原本按半年糠菜半年汤计算,家余口粮还可以吃到来年夏收。结果,次年遭受雹灾,小麦颗粒无收,只得到沁源借了5斗粮食,才勉强度到秋收。舍小家保大家,仅此一例可识全貌。

村民回忆:1947年“二月二”大参军时,仅册村就有47人上了前线(11人加入保卫毛主席先锋队,36人随“刘邓大军”下了云南)。册村王姓后人王益义带领的沁县民兵营随军南下,曾打到长江边,解放了河南的两个县,创造了我军民兵史上的奇迹。

乡间办起了学校,广大贫下中农子弟都可入学。“为人民服务”已成这一时代教书育人的理念。

王家“课耕课读”的传承,从未如此普及与深入人心。应该说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王姓家族“课耕课读”家风传承的高潮时期。

历史跨入改革开放的21世纪,社会步入二三产业“反哺”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农村土地划归集体所有,在土地上劳作的人们不但不再缴税纳粮,反而还享受着国家对耕地种植的经济补贴。国家普及初中文化教育,不少地方的高中大学生费用都由集体负担。人们可自由从业,随愿择业。王家“课耕课读”的时代也一去不复了。

而农耕时代形成的耕读传家、勤俭持家,以国为怀,舍身报国等美德良风,正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得以传承与弘扬,以其“民族脊梁”特有的品格与魅力,荡涤着旧世界遗传的一切污泥浊水,支撑中华民族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