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刘玉录,一个退休教师,一个有故事的人,心中充满着对传统文化的痴情,对乡愁记忆的眷恋。为将濒临失传的民间游戏、杂耍"抢救"回来,把民间习俗记录下来,他默默地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踩着泥巴,执着追寻。

——题记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读刘玉录老师《乡土杂忆》有感
劲 丰

说到刘玉录老师,爱好民俗文化的人都知道他是县内知名的民俗写手,因为他的民俗作品经常在报刊发表,被广大读者誉为"传承民俗文化的忠实践行者"。

这么多年来,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也是从写民间故事开始的,但是没有刘老师那种"踩着泥巴深入采写的执着和激情",刘玉录老师能深入民间,寻风探俗,真是不易,因为写作本生就是苦差事,不用说写民间故事更需要深入乡间"采风"了。为挖掘沁县传统文化,刘老师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颠簸于山间小路上,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他对民俗文化的"钟情"与专注精神,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刘玉录老师的笔下,那些"藏猫猫""顶拐拐""拱铁环""撑高级""老虎吃孩孩""翻纸宝""跳格格"等流行于精神文化匮乏、娱乐设施短缺的时代的民间竞技"体育"和"娱乐活动被"拾"了回来,使早已淡出人们生活的民间"杂耍"跃然纸上,其"耐得住寂寞,记得住乡愁"的信念值得称赞。

关于民俗,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十里乡俗大不同",告诉人们要"入乡随俗",这样才不至于因风俗习惯不同而产生隔阂和误解。比如,新店镇魏家坡村过去对父亲的称谓也不一样,有的人家称呼父亲叫"大",有的人家叫"爹",栋村由于与襄垣接壤,办事情时的习俗前街和后街就不同。在沁县好多地方,旧时大人在哄孩子时,惯用语是"不听话,老麻胡就来了",孩子们在"老麻胡"的吓唬下入睡,至于"老麻胡"是啥,谁也不知道,谁也没有见过……

读刘玉录老师的文章,佩服他的留心。他深入乡村、走到田间地头访乡贤,问老者,用他细致入微的笔触书写出根植于民间的传统习俗,诸如修房上梁、满月圆锁、婚丧嫁娶、填坟扫墓等流传千古的民间风俗让人有所了解,甚至使人觉得"不再神秘";他将那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杂耍、民间游戏记录下来,让许多"过来人"重温儿时的记忆,让那些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充满好奇、因为在现在的孩子们看来,那一切就是个传说。

读刘玉录老师的作品,崇拜他的细心。他写的民间故事,入情入景,出神入化。读之,仿佛在听一位"故事大王"讲故事,娓娓道来,百听不厌。在他的文字里,那些口耳相传,生生不息的传说典故,都跃然纸上,使人触景生情,穿越时空。

读刘玉录老师的稿子,欣赏他的专心。《沁州干馍》、酱、醋、豆腐、粉条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坊技艺"在他的勾勒描绘下,许多"沁州特产"仿佛被还原了它的应有味道,因现代生产加工方式取代了的传统技艺,似乎等待人们去发掘。

读刘玉录老师的《乡土杂忆》,感悟他的诚心。他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怀着对传统文化的守望,用他的朴实的语言书写下细腻的篇章,使我们找回了早已忘却的生活经历。那些淡出人们视线的生活用具,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老传统,老物件,老规矩,在无声地讲述着曾经的风采。

是啊,约定成俗的风土人情,折射出的是一种地域文化,良好的习俗,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激励人,教化人传承真善美的工具。耕读传家的文化之乡沁州大地更是文脉绵延,积淀着无数传奇。所以说,生活中从来就不缺故事,缺少的是像刘玉录老师这样的"有心人"。

文化资源是越挖越厚的资源,民俗本就是厚植于民间的一种本土文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将旅游景点与传说典故紧密结合,让景点成为经典,让每个旅游胜地充满故事,民俗文化爱好者大有可为,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