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南里和尚不撞钟
吴曙伟

俗话说:“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是份内之事。”可是沁州南里“一如寺”和尚不撞钟,和尚不撞钟干啥呢?敲木鱼,所以演绎出“暮鼓而不晨钟”的典故。

“一如寺”始建于唐朝中期,堪称沁州古刹之最。

建寺之初,寺院主持慧通让弟子福圆,带领众僧铸一口铜钟。

钟是寺院的报时器,也是善男信女的许愿物,香客们来到寺院,免不了撞几下钟,希望来年好运,祈福平安。

可是,南里和尚每撞一下钟,就会听到一个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声,这究竟是何故呢?

原来,南里乡梅沟村有个妇女名叫张梅孩。有一天,她领着儿子刘绍山到南里赶集。稚气未脱的刘绍山,生性贪嘴,见啥想吃啥,张梅孩手头拮据,哪能依他。刘绍山仍然不依不饶,大声叫嚷。

张梅孩一时性起,打了刘绍山两个耳光。但刘绍山很犟,大声哭闹,满地打滚。不巧让坏和尚听到,别看福圆年纪不大,慧根极深,在铜钟快铸成之前,突然听到不远处有一个男娃娃的哭声。福圆心生恶念,施用摄音大法,就把小男孩的哭泣声,掬到了钟里。

后来每次撞钟,就会听到小男孩泣涕涟漪的哭声,令人产生怜惜之情。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的“一如寺”主持慧通,从此让“钟”歇业,和尚们每天只敲木鱼,背诵经文,这就是“南里和尚不撞钟”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