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明,沁县丁家山村人,1912年9月出生,1937年在太原铁路部门工作时加入青救会,1943年44年间,在八路军创办的高平火柴厂任厂长。1945年日寇投降后,受党指派到阎锡山创办的太原织造厂任厂长。期间,在织造厂同晋生纺织厂合并后仍然继任厂长。期后卫明同志,认真执行党的政策,领导工人一道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创新经营,到1959年,该厂从300多人发展到5000余人,成为全国十大纺织厂之一。1960年,上级调卫明到华北局纺织厅(驻北京)工作三年,后于1963年调回山西省轻工厅纺织局任经理。二十多年间,卫明先后任太原纺织厂厂长,红卫纺织厂厂长,轻纺厅纺织工业公司经理,轻纺厅计划处处长,纺织厅计划处处长等职,在山西的纺织工业战线,奉献了毕业的力量。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卫明同志利用自己的工作条件,对我县轻纺企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落户、技改,立项等重要工作上给予极其重要的帮助与指导,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是他,助推了沁县巾单厂的诞生
1969年,省政府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决定在全省选择四个棉花资源县上马四个纺织企业,以适应当时的备战备荒势需要,被选择县的主要条件是要有丰富的棉花资源,即棉花种植地区。项目计划由省厅计划处率先列出。时任山西省轻纺厅计划处长的卫明,在对全省各地区状况作出认真分析后,筛选出闻喜、隰县、定襄、沁县四个县作了上报。在给省厅领导汇报沁县情况时作了这样的表述:沁县虽然不具备棉花资源条件,但沁县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西靠太岳,符合"三线"要求。这样省厅领导看在一个"老纺织"的面子上,勉强把项目定在沁县,该项目很快经省政府批准,省计委扣帽资金240万元同时拨出,县政府于1970年初便着手抽人筹建,设计规划、组织外调设备,立即招工外出太原沈阳培训。一年筹建,下年初建成投产,竣工典礼……这样一整套建厂方案,经过一年的实施,一个建于原沁县迎春中学校地址上的,占地七十亩的沁县巾单厂诞生了—这是卫明同志对家乡的第一份贡献。
进入八十年代国民经济逐渐进入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期,亦即双轨制时期。原材料购进,产生了计划内计划外价差悬殊,销售价格也形成了计划内计划外。风险增加,价差增大,沁县巾单厂同全国的轻纺企业一样,在"双轨制"的经济运行中,产品成本产生大幅度跳跃式波动,企业盈利机会降低,亏损因素增加,连续数年处于艰难的运营状态。
这种情况,引起了卫明同志的高度重视,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亲手栽培的家乡企业在自己的晚年倒掉;怎么也不忍心自己给家乡栽种的一棵种苗自己眼睁睁看着死掉。——他决心再扶一把。
1988年,在卫明同志的周旋下,省轻纺厅组织了由周福德、吴进良等处级领导带队的王怀堂等数十名纺织、印花、染色、处理等重要工序的技术人员以承包经营的方式,对沁县巾单厂进行了全方位的扶持帮助,出于沁县是贫困县,他们还随身携带了八十万元的"自动印花机改造"项目资金,进驻巾单厂,计划用三年时间先帮助巾单厂实施"复苏",再扶持巾单厂进入市场经营状态,让巾单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永远不败之地。经过领导组对巾单厂实施强化管理的同时,对原有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和对重要工序的技术改造,全厂的劳动生产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了一倍。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本年全厂的生产经营便产生了预期的利润。财务决算显示,全厂预计在1989年才计划达到万元的利润指标,而在1988年底提前实现。利润指标达到12000元,这是在扭转了多年亏损局面以后,剔除所有经营费用和非经营费用以后净余的纯利润啊!——巾单厂,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是他,支撑了沁县棉毛厂的发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沁县棉毛厂曾有过光辉灿烂的黄金发展时期,曾诞生了优质品牌毛线,本厂也因在一个年度内上交财政利税达到一百个万元而跻身于优秀企业行列。然而,沁县棉毛厂的发展也同样倾注了卫明同志的心血。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大到技改立项求助资金支持,小到证明盖章常规琐事,有事便找卫明。由此可见,曾任山西红卫纺织(山西纺织厂)厂长的卫明,领导过5000名纺织工人的偌大领导,竞事无巨细的服务家乡企业。可以想见,卫明同志的家乡情结,多么浓烈而厚重。
卫明同志曾对我县分管企业的领导说过这样的话,工业企业出路在于技改、革新。技改让工人和企业都赚点钱,为财政做点贡献。围绕这个简单而淳朴的目标,卫明在担任轻纺厅计划处长和纺织厅处长的岗位上,千方百计为家乡争取项目,争取投资,争取原料指标,争取计划外订货等方面都尽了自己的最大力量。
第一次是一九七八年沁县棉毛厂劳动布升级换代技改项目,卫明同志把山西纺织厂退下来的国产自动化织布机无偿调拨给沁县棉毛厂使用,替换下一九七一年时从晋华纺织厂淘汰下来的日本坂本机,并指派山纺技术人员来沁县帮助安装。本年内,棉毛厂劳动布从一年几万米的产量一下提高到四十万米产量。沁县棉毛厂一跃而成为为利税大户。
第二次是棉毛厂精梳绒线技改项目上马。一九七八年底,卫明同志给县里企业打招呼:"根据国家建设需求,省经委有一批技改投资,让各地各家报项目,我看咱县棉毛厂可以把粗纺毛线改造为精梳毛线,你们把项目报上来争取立项。"这是一个技术革新挖潜改造项目;产品升级换代项目。经过企业努力逐级上报,在卫明同志的帮助下,山西省经委同时批复同意沁县棉毛厂400锭精梳绒线技改立项。同时,卫明同志还向省经委为项目申办了七十万元技改贷款,并嘱咐有关人员,有什么困难还可再提要求。这样,该项目在晋东南行署计经委、沁县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沁县棉毛厂共完成项目投资132.5万元,用一年半的时间,把原来的粗纺毛线生产线改造成为一条年产300吨精梳毛线生产线,并于一九八二年十月顺利投产。一九八三年,卫明同志又同省环保局老乡李水山商谈,给项目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并拨款二十万元,以解决染色污水排放问题。在计划内给企业安排了原料供应。这在双轨制时期,挤占计划内指标,有违国家指令,是存在风险的。
第三次是一九八七年毛纺厂(棉毛厂改名)为了给针线成衣电脑横机配套原材料,解决市场采购原料缺斤短两、花色不易调配、延误出口订单的问题,决定上马一套针织绒生产线,自己解决原材料供应,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向省纺织厅提出技术改造项目申请。一九八七年虽然改革已是多年,但计划还是没有打破,许多大厂老厂同样挤不进计划,何况我县级小厂。尽管当时国家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轻纺,几年内解决穿衣问题。但我县是贫困县,习惯靠计划经济吃饭。当把情况汇报给卫明同志时,卫明同志根据全国各地已有的一些做法,给企业出主意,进不了计划内,计划外也可搞,无非是多花点钱,一年不行,二年,二年不行三年,总能搞成,关键是决心。咱沁县是没煤没矿,我看就搞点轻工纺织,还是可以的。并亲自寻求田泽仁厅长写信给国家纺织部的两位局长(在山西工作过),让给予关照,并指示厅供销人员带领沁县企业人员参加全国订货会(计划外)。在订货会上,沁县的订货被部里人员说是"后门项目"(即不是统筹安排项目)。经过二年的努力,企业如愿以偿订全配套设备,完成了针织绒配套成衣项目改造,实现了原料产品一条龙生产,保证成衣配套不断档,花色调配有保障,外贸内销订单交货的运行机制。棉毛厂仍保持县级企业的利税大户地位。
沁县棉毛厂经过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完成了关键阶段的技改创新。机器设备中原来的纯人工操作发展成为电脑控制;生产产品也由单纯毛线的生产,发展成为毛线带成衣的终极产品。一次改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一次辉煌。当初,进出于棉毛厂上班的人们,都满怀着难以掩饰的自豪,无不为自己是一名棉毛厂的工人而感到高兴。
卫明同志是1989年病逝的,至今已28年,时年73岁。他是解放前、解放后、改革时期三个历史阶段走过来的纺织企业干部,具有审时度势、驾驭全局的丰富经验。他干过旧社会的纺织企业,但他接受的是共产党的经营理念;他是新中国纺织企业的领导者,曾有五千名工人接受过他的领导,并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了他们的一生;他又是改革开放时期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亲历者,对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对沁县巾单厂以承包的方式带资金帮扶就是明证。他点点滴滴为家乡轻纺出力谋划办事充分体现了他是一位有浓厚家乡观念的丁家山人。他的精神和思想永远为家乡的企业人所追念。
如今,沁县的巾单厂和棉毛厂(毛纺厂)虽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所遗留下来的围墙还在,厂房还在,通往厂部的路和大门还在……,曾经奉献于这些生产岗位的工人们还在……在他(她)们的心中像卫明这样的历经六十年沧桑变迁的 "老纺织""老企干""老师傅",他们没有忘记,以后也绝对不会忘记!因为在这里曾经创造过郎朗笑语、机声隆隆的生动画面,同时也饱含着在外乡亲的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