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依托人文环境优势 休闲旅游产业节节升高

今年,借助全省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全市整合打造太行山生态红色旅游品牌的契机,沁县积极申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深入推进"一区一节五线十园"旅游开发工程,在项目包装、线路优化、产品创新、景区打造等方面下功夫,并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过PPP等方式,整体包装生态游、红色游、水上游、民俗游等具有沁县特色的旅游开发项目。突出发展生态游。推进沁县生态旅游景点综合开发、二郎山医养健康旅游示范区等项目建设。特别抓紧实施208国道至南涅水石刻馆的旅游公路建设,同步实施南涅水石刻名胜风景区提档升级工程,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步行道、无线宽带等基础设施,打造一流旅游景区。并加快发展乡村游。编制完成《沁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继续完善下曲峪、徐阳、杨安瓮城山、景村为重点的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同步打造岭头、大端、南涅水等一批新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以点连线,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掀起乡村旅游热潮。

沁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且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拥有大小河流126条、泉水270多处,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北方水城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最佳休闲小城、千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县内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4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多达30处,红色、古色、绿色等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牺盟会新军纪念馆游人如织

新店镇徐阳村房车展

新店镇大端村水磨头漂流游

杨安乡瓮城山生态游

第八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现场

定昌镇下曲峪水上冲关欢乐游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白沙滩一角

针对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沁县把旅游业作为强县富民"六条路径"之一来培育,明确提出了以开发精品景点、精品线路为载体,打造休闲养生旅游度假胜地的发展战略,全力构建"一区一节五线十园"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一区",即抓好北方水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设。"一节",即搞好端午文化民俗节活动,不断提升其山西"四大节庆活动"之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线"即:"五条特色精品线路"。一是以小东岭八路军总部旧址、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新华日报社旧址等革命纪念地为主的红色旅游线路;二是以千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漳河源头、玉华山、二郎山省级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休闲为主的绿色旅游线路;三是以北魏石刻、吴王典故里、中国象棋发源地、大云院、普照寺等历史文物和民间传说为主的古色旅游线路;四是以水上垂钓、休闲、运动、娱乐等项目为主的水旅游线路;五是以花果采摘、农事体验、农耕文化、田园度假、庄园观光、休闲养生为主的乡村旅游线路。 "十园",即以十湖为重点开发的"十大游园":西湖动漫水世界乐园、北海水上运动乐园、南湖文化创意产业园、莱茵湖郡休闲度假庄园、景村湖佛塔宗教园、东湖生态农庄采摘园、千女湖长寿养生园、月岭湖名人廉政文化园、徐阳湖天然氧吧生态园、瘦西湖沙滩酒吧风情园。

为扎实推进旅游开发,沁县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旅游产业发展进入一个井喷期。大云院、普照寺、漳河神庙、小东岭东路军会议旧址整修项目及沁州三弦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演中心建设全部完成,南湖文化园、千泉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洪教院修复等一批重点项目先后竣工,莱茵湖郡、玉华山森林公园、二郎山森林公园、南涅水石刻馆等旅游景点雏形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