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3版 PDF
土鸡蛋市场为什么这样火?

在为饱暖奋斗的年月,人们顾不上讲究营养,顾不上讲究健康,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能顿顿吃上饱饭,天天穿上囫囵衣裳。农村家养的土鸡蛋,不是用来换取生活中的油盐酱醋,就是用来换取孩子学习用的纸墨笔砚,不是照顾老弱病残,就是招待亲朋好友,谁舍得拿它当饭吃?

时代的发展突飞猛进,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如今大部分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靠的就是规模化种植养殖提高了生产力,降低了成本,鸡蛋这种稀罕货色也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

然而,就像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能叫特仑苏,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叫土鸡蛋。

土鸡蛋其实是在鸡蛋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的落后派,不仅个头小,外观粗糙,品相难看,还产量过少,从营养转化方面看来,简直毫无效率可言。正因为此,土鸡养殖一度遭到了大多数人的抛弃。

哲学家有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条件也能改变思维方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们开始思考营养的均衡和食品保健功能,土鸡蛋再次从被人遗忘的角落,推向星光耀眼的巅峰。

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土鸡养殖的无效率状态,构成了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调和这对矛盾的唯一渠道,除了高价,别无他途。

如此,本来是土得掉渣的土鸡蛋,能够享用得起的人注定是少数高收入者。从无人问津到炙手可热,土得掉渣的土鸡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了一大圈,就又和辛勤养殖它而又收入微博的劳动者相距甚远了。

还是经营土鸡蛋的商人在包装盒上印的那句话实在:渴饮山涧泉,饥食松下虫,难得一枚卵,敬奉人上人。

李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