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3版 PDF
寻访下曲峪
图文/小洲

下曲峪去过好多次,那里的大棚西瓜很受欢迎,还有垂钓、农家乐,大家都十分熟悉。今年端午民俗文化节这里将被选做一个重要的景点,还有哪些能引起人们兴趣的地方呢?带着这一任务,上一个周末我走进了这个村子。

村名的来历:

下曲峪位于县城东北数里,十来分钟车程。如果顺着太焦铁路走,出站一拐弯便到了,现在看来就是城郊了。曲峪村分上下两个村,根据水流的地势分为上下曲峪。

曲峪这个地名怎样来的?笔者在村里进行了一番探访,年届八旬的人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带着这个疑问三次进村,村上村下跑了几遍,终于在出村时,张镇长领我来到村前的泉水处,顿然有所领悟。

“曲”在古代是田地边界频繁变更的意思,这种土地关系的调整与屯田制度有关。古代的部曲制度下,村民在和平时期耕田,一旦有战事就是军人。曲峪村邻近沁州城(初创于五代,以军事设立,经历了乱柳关、威胜军、义胜军、沁州等阶段),很可能是一个部曲单位。“峪”就是山谷,表明这个村在山谷地带,这一点至今一目了然。

这个结论对吗?笔者仍然在做着别样的推论。“曲”还有一个引申义,即乐曲。笔者在村里访问发现,下曲峪有民间音乐传承,清末曾养有戏班,解放初还成立过楼门剧团。当时,村民农闲时节便粉墨登场,自娱自乐。据说唱的有上党二黄,梆子戏,也有沁州秧歌。村里当时唱戏的把式很多,可惜至今没有人再从事这一职业。“曲”的另外一个引申义是做酒、做醋用的酵引子,习惯叫酒曲、醋曲,这是农耕时代重要的生产方式的体现。试想,在明清之际,村子里有许多酿酒做醋的作坊,曲香味弥漫着村子的上空,每日清晨,人们挑着刚出锅的酒或者醋到城里出售,或许在某条街面上还有曲峪人自己的店铺……最能给予佐证的是村口那一股清泉,泉清而酒洌,好一个酒乡,放佛已跃然眼前。

究竟“曲峪”何来?笔者哪敢论断。这些漫无边际的推想充其量也只不过博得人们一笑罢了。

浓浓的乡愁:

这几年下曲峪名气逐渐大了起来,一个能干的班子带领群众奔向富路,好几项产业在全县斩露头脚。一进村,新房子整整齐齐,十分养眼。笔者的兴趣却不在这些,而是直奔老村,迫切想看看这个村子的过去,试图追寻她昔日的影子。果然,下曲峪没有让我们失望。

新居后面是老屋。村里的老屋伫立在新屋之后的一片台地上。顺着一条坡道,笔者眼前出现了一株高大硕壮的老树,树干直接窜出院墙。走近一看,是一株古槐,虬枝盘曲,几乎覆盖了整个小院。树下的二进小院(根基为三进)一半保留了原貌,四梁八柱的二层土楼,简洁古朴的建筑风格,正是沁县传统民居的特色。院中尽管还有人居住,但显然已经破败不堪了。如今村民大多会舍弃老屋另建新居,这个院子的命运也不会例外。在走访中得知,那株高大的槐树,也被盗挖者觊觎已久。若不是院中的留守的村民,我们今日只能留下遗憾了。

在这个院落的东边不远处,是一处更宏大的民居,纵深四进,东西两开,群众说共计七个小院落,西院装饰豪华,供主人居住,东院简朴宽大,是下人和储存粮食的所在。这个院落的建造者叫赵宣,是村里的小财主,靠种地和做小买卖起家,抗战期间才逐步修完。这所院落保存比较完好,正面是窑洞,但十分讲究,窑外建廊,即所说的退堂窑。配房、过厅、大门都十分得当,窗棂格栅完整,古朴大气,浑然一体。

村里的老人讲,解放前有三家富户,除了赵宣外,还有阎靖、阎育两家,他们的老屋大体也可以找到,但破败程度比上述建筑厉害的多,今天已完全没人居住了。

古代民居是传统农业社会的见证,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载体。徜徉在老民居里,自然可以谛听到远去的人和事,也时常会勾引起心头斩不断的乡愁和记忆。

老屋的记忆:

老屋行将退出人们的生活,可老屋曾经的故事还在村民记忆深处。赵宣是下曲峪一个名人,也是一个悲剧人物。赵宣不仅勤劳,脑子也灵活,在他手里十几年时间便发了家。按当时人们的理想,就是两件事,种好地,读好书,正所谓的耕读传家。赵宣发达后,就办了这两件事,在老屋之外新修了一处气派的宅院,让子弟有更好的条件读书。赵宣父亲去世早,胞弟赵宋在兄长的关爱下继续完成学业,1914年,赵宋赴日本留学,是沁县首批留洋学生之一。家里出了这样一个早期留洋学生,一方面是弟弟学习刻苦,一方面也显示了赵家的经济实力,总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赵宣的成功。

赵宣的不幸在于兴旺和败落赶在了一个人身上。当这座豪宅建成后,抗战的烽烟已经弥漫了整个沁县。据说,另一个财主阎育就是被扫荡的日本人活活摔死的。赵宣的命运则更有戏剧性,首先是令他得意的弟弟英年早夭,接着是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如疾风暴雨地向这个初生的地主扑来。也许是他顽固的认识没有跟上社会前进的车轮,就在穷人翻生的日子里,他从自己亲手建造的新窑之上,飞身而下,次年便一命呜呼。从此,新建的宅第成了七个穷困户的胜利果实,他家中曾经养过的戏班也从此散落。

大师的传奇:

下曲峪的乡亲十分好客,讲起村里的故事十分带劲。村里没有大的人物,韩荣先算是一位我县家喻户晓的名人了。韩荣先又名韩四小,出生于1918年,幼年时期,父亲挑着他弟兄两个从祁县来到下曲峪,住在一个窑面上长满酸枣树的破旧的窑洞里,生活十分苦寒。因患病无钱医治,12岁便双目失明。十四岁那年,韩荣先拜师学习曲艺说唱,十七岁出师开始上场表演。听老人讲,韩荣先说书口齿清丽,嗓音洪亮,学什么像什么,是沁州三弦书的好把式,足迹遍布沁县、武乡、辽县一带。抗战时期,韩荣先多次帮助抗日政府传递情报,194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还担任了沁县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韩荣先是沁州三弦书北会第四代传人,沁县盲艺人宣传队队长,沁县曲艺团团长、指导员,还是沁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8月,韩荣先和陶金旺两人出席了全国第一届曲艺表演大会,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他把沁县人的说唱带进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如今,沁州三弦书成为国家级非遗,我县也成为山西第一个“中国曲艺之乡”,这和韩荣先等老艺人的毕生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村子里找到了韩荣先的故居,其中一处正是翻身后从财主赵宣家分配来的。我们还找到了他的侄女,了解到这位艺术家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觉得如果有条件,在他的故居搞一个韩荣先纪念馆是再好不过的了。

“曲”字的一个解释是乐曲、曲调。韩荣先正是操曲的大师,这应当是下曲峪最宝贵的财富。

乡村游什么:

乡村旅游正在升温。下曲峪正能赶上趟儿。三天寻访对于下曲峪的了解甚是皮毛,但心头已经有一个粗略的概念,或者叫设想。下曲峪能给人们怎样的呈现?

民俗民风展示是必须的,也是难得的。走遍沁县能集中地找出几个像样的旧民居,很难。但是在这里找到了,还颇具规模。稍加整饬,作为沁州古代民居的式样展示出来,会有很大吸引力。沁州民居是土木建筑,框架结构,四梁八柱二层楼,房倒屋不塌。这种结构通风防潮,极大地利用了靠山吃山的自然资源。在山西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

人物是乡村的灵魂,下曲峪有种田发家的典型,有读书成才的典型,还有艺术成就很高的乡土艺人,都是农耕文明中璀璨的宝藏,也是乡村旅游不可缺少的重头戏。如果,在“酒曲”“醋曲”上再挖掘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展示的传统酿造业?把传统作坊再现在世人面前,可看,可赏,可尝,可购,那将是极受欢迎的。

下曲峪的泉水是一个宝贝,为这个村子增添了许多灵气。村前的绿水和青山是自然资源,现代科技农业也能算一项,让游人得到差异化的满足。如果,再往四周联系一下,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由于时间有限,没有来得及考察,甚憾。

下曲峪是个好地方,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寻访期间感受颇多。两户年届八旬的老人家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中一家老爷子81岁,身体不大灵便,老奶奶满头银发,但身体健朗。进门时,老太太在床上做针线,老花镜都不戴,手里的刺绣俨然是上层的作品,她给我们讲,她绣的鞋垫、枕头顶还送往城里卖,每双能挣十五块钱。难道这不是旅游资源吗?像我这样的游客,在老人家中足足体验了一个多小时,甚至过些日子还要去。

赵宣老宅的巨槐

阎育几乎坍塌的老院子

村中散落着的石碾

散落在荒草中的石磨

赵宣老宅门前的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