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3版 PDF
发掘文化资源 振兴文化产业
——《漳河源头——沁县文化旅游资源概览》序
县委书记 卢展明

文化资源是一种可供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凝聚了某一地域某一群体独特精神价值的资源。和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大力发展包括旅游在内的文化产业,是我县贯彻"五五"战略,推进"六条路径",实现沁州崛起的既定方向和重要目标。文化产业的兴办与发展必须以文化资源为依托。沁县是历史文化古县,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是阏与古国、先商部落的聚居地;春秋时期的晋国在这里建立行宫,设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距今达2520多年。此外,沁县长期一直是北方军事重镇和多民族文化融合区,古城池、古烽堠、古驿道、古聚落、古建筑随处可见。据统计,沁县的文化遗存共有2000多处,其中,大云院、普照寺、洪教院、南涅水石刻等四处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有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资源,有别具特色的晋商文化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可持续的物质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资源的功能及多样化特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供给、资产支撑和资本保障。

由于种种原因,我县的历史文化资源绝大部分尚未被当作一种产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尚未得以保护或修复,基本处于"尘封地下"的状态。全面开发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包括其社会价值、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对沁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漳河源头》一书,正是以文化产业培育与文化资源开发为目的而编写的一本文化工具书。该书深入我县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宝库,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梳理了我县文化资源的脉络,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到古县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以"漳水源""伏牛山""铜革是 宫""沁州黄""红土地"等五个典型文化符号为纲,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沁县的文化资源,并且在每一章节都以述评的方式对上述文化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厘清脉络,分辨主从,突出特征,匠心独用,既是一本介绍文化资源的工具书,又是一本普及地域文化知识的教科书,还是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和开发的实际用书。

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等特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文化资源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本钱"。但是,我们不能只守着一座金灿灿的文化资源宝库,而应有把文化资源"变现"的意识、勇气和能力,即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产业资本,把文化需求转化为市场机制。《漳河源头》编写体现了这一思想,该书从体例到内容充满实践性和指导性,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文化资源碎叶化的弊端,完全针对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实际,点线面结合,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是文化旅游规划和开发的依据和蓝本,为最大化发挥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作用奠定了基础。

文化研究只有紧紧围绕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才能产生价值,才有生命力。《漳河源头》的出版,一方面为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比较完整和翔实的资料,一方面也为我县历史文化研究开辟了新路,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文化探究和学术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期待更多的更好的文化成果陆续面世,期待我县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更加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