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州三弦书是流传于山西省沁县及沁源、武乡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曲牌丰富、曲调优美,在山西曲艺中独树一帜,被专家、学者所推崇。2006年山西省政府公布沁州三弦书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国务院公布沁州三弦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效清,70岁,20岁学艺,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沁州三弦书传承人
骈忠堂,67岁,12岁学艺,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沁州三弦书传承人
郑明明,27岁,13岁学艺,现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沁州三弦书传承人
据《沁州志》记载: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威胜军改为沁州,辖铜革是、武乡、沁源。明洪武元年(1368),废铜革是 为沁州,辖沁县、武乡、沁源三县。因三个县的盲艺人都说一个调子,而盲艺人又归"三皇会"领导,盲艺人说唱书段以三弦为主要乐器,行书时又叫老州会。故而,沁州三弦书亦名老州调。
弹出韵味
竹板合拍
一把三弦弹唱古今
据沁县文化馆馆长介绍,沁州三弦书全属盲人传艺。300多年来,盲老艺人一代一代,为养以生计,师传徒成再传徒,在传徒过程中,师傅为了保饭碗,有留一手的习俗,意在留下最好的书不传,临到离世,才肯传给他最可信的徒儿。一些老艺人还没等传书就与世长辞,因此,不少好书失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娱乐方式的转变,盲人宣传队愈来愈受到冷落。加之,由于盲艺人技术不能提高、没有创作出新书段、盲老艺人年老病逝、无新人接班等因素制约,使得沁州三弦书处于即将失传的尴尬境地。据统计,在我市范围内精通这一技艺的不超过20人。
县文化馆定期举办沁州三弦书演奏讲座
唱出人生悲欢
行走在百户千村
为使沁州三弦书这一传统曲艺得以传承和发扬,沁县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保护沁州三弦书的文件,首先对三弦书艺人给予生活保障,为他们办理了城镇居民低保,并对60岁以上艺人实施生活补贴,彻底解决养老保障问题,让他们在民间继续说唱传承。另在县文化馆开设明眼人沁州三弦书培训班,并召集好学员组建了说唱艺术团,说唱传统和现代书段。2012年,沁州三弦书学唱已走进校园,列入小学音乐课和第二课堂活动。目前,在小学五、六年级中涌现出一批说唱三弦书新苗,沁州三弦书走进社区和农村常年开展三弦书培训。同时,县文化馆还经常编创新段,搬上舞台演出,并在省、市及国家级比赛中频频获奖。
如今,沁州三弦书这个珍贵遗产在中国曲艺之乡沁县重新焕发出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