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2版 PDF
三弦艺人的曲艺情结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沁州三弦书传承人栗四文
魏堃

在素有"中国曲艺之乡"的山西省沁县,有一位资历老、年龄长、艺术精的三弦书传承人,名叫栗四文。

自幼跟随县盲宣队学习三弦

栗四文1960年出生在南里乡中里村一个贫困的家庭,先天的肢体残疾让这个从小就聪明好学的苦孩子学习生涯止步于初中毕业。那个时候县里的盲人宣传队经常到村里表演,自幼就爱好文艺的他十分感兴趣,在人家弹三弦的时候他就坐到他们身边,"就觉得听着好听,几遍下来音律都记在脑子里了"。当时栗四文全凭脑子去记忆三弦的音律,一有空闲便在脑子里细细摸索,时间长了自己慢慢地也能哼出来。后来,他的这个喜好被人发现,经过引荐,19岁的栗四文作为第一个非盲人,正式加入县里的盲人宣传队。那个时候盲宣队有60多人,他勤学苦练,孜孜不倦,于1978年正月二十三第一次跟着师傅下乡表演,在当年的五月初五端午会上,已经可以熟练地进行吹拉弹唱,也就是那年的端午节,栗四文正式磕头拜师学艺,开始了他一辈子的三弦生涯。

早已名扬在外却仍坚持不断学习

因为栗四文是盲宣队的唯一一位非盲人队员,所以他学起来三弦书要比盲人队友们容易也相对简单一些,照顾队友也成为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严师出高徒,跟着师傅苦心研究学习三弦书三年之后,1981年,栗四文经过县文化局的严格考核,正式批准出师。可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此,认为还应该继续严格完善自己的功底,于是又跟着师傅潜心学习了四年。跟着师傅摸爬滚打学习了七年的栗四文正式出师,到盲宣队别的小组担当起了更加重要的职责。地位高了,收入多了,但是看着被自己精心照顾多年的师傅生活起居无法自理,十分困难,栗四文含着热泪又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师傅的身边,这么一待,就是十八年,直到2003年师傅去世。栗四文自己掏腰包,像送别自己的父母一样送走了如兄如父,改变了自己一生,成就了自己一辈子的可亲可敬的师傅,现在回忆起来,栗四文都是热泪盈眶,他说,师傅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栗四文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外出表演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会想方设法地吸引更多的人去看,"每到一个地方便敲锣打鼓地开始唱三弦,唱完后乡亲们会给点钱表示一下,而挣的钱也只够解决温饱问题"。栗四文和盲宣队的其他艺人便开始分工搭伴外出表演,二胡、扬琴、三弦等各种乐器的艺人都有。"那个时候唱一场就能有比较可观的收入了。"有了正式"工作"后,栗四文对三弦的热爱越来越强烈,也使得他在20多岁就已名声在外。他还回忆说,在一次全省艺人组织学习中,别的县的曲艺队都邀请他教学生、讲课,"其实也谈不上去教他们,就是一起交流交流"。栗四文说,曲艺文化精深博大,虽然都是三弦的说唱,但是各地唱法还是有区别的,和其他的艺人在一起弹唱时,自己也会学习别人的唱法,"我们这些民间艺人就是要走到哪学到哪。"

曾担心三弦文化消失现在情况比较乐观

近几年来,因为电视网络的普及,县曲艺队下乡表演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为了养家糊口,很多盲人都另寻出路谋生。栗四文曾经一度无比堪忧,担心传承已久是三弦文化从此消失。其实为了防止这种可能,沁县县委、政府异常重视沁州三弦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当地实行了三弦书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三进"活动,开设培训班,吸纳志愿者,招聘新学员,尽可能让每一位沁县人都能哼唱几段三弦书,真正把三弦文化流传下去。栗四文告诉记者,只要有人来请,有地方需要,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去演出,"以前穷,演出是为了挣钱,现在就是图个乐子,想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三弦,学习三弦,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们就很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