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2版 PDF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沁县"曲艺三进"活动全纪录
魏堃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束之高阁供"保护"?三弦书仅是满足少数人艺术化的"高大上"?如何让这些遗产"活"起来,重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如何让"三弦书"这一文化遗产保护当下、传承发展,成为了近年来沁县直面的重要课题。

2012年起,沁县成功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曲艺人才培养活动,县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在全县开展普及学唱沁州三弦书活动的通知》,并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郭爱斌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保证了连续六届沁州书会举办及曲艺邀请赛等系列曲艺活动,几年来累计投入近百万元,为曲艺人才培养和三弦书保护传承提供了保障。

曲艺传承进校园,从娃娃抓起

为使学生了解乡土文化,增强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沁县特别注重从娃娃抓起,2012年起沁县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弦书进校园活动。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在各中小学开设了曲艺课,沁州三弦书传承人到各学校轮流授课,并对学校音乐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将传统文化教学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在红旗小学还组成了兴趣小组,校内第二课堂开展"小演员"登台表演活动。副校长魏霞说,"一直以为三弦书学习很难,通过学习,孩子们兴趣很高,加上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学习的热情更高了,每个孩子都以学会一两段弦书而感到自豪。""古代艺术中劝世醒人的东西很多,在学校则能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作用"。

沁州三弦书走进红旗小学

曲艺传承进社区,人人都参与

沁州三弦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近些年,沁县狠抓精心创作,排练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的曲艺作品,这些作品弘扬正能量,歌颂真善美,充分展现了曲艺艺术的魅力。带着传统文化和这些作品走进各大社区,手把手传授,口对口教唱,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而且三弦书队伍不断壮大。在县城北关社区,就组织了一支中青年三弦书业余团队,每天早晨集中在公园里交流学习。2015年春节,北关和南石堠两社区群众文艺联欢,三弦书节目表演十分引人注目,他们自编自演,自弹自唱,有板有眼,幽默风趣,唱出了反腐倡廉,反对铺张浪费的新主张、新精神,赢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沁州三弦书走进北关社区

曲艺传承进农村,尽享文化餐

为群众带去精彩的曲艺节目,让农村老百姓享受到了丰富便利的文化服务,让全社会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学唱三弦书,成为沁县三弦书保护传承的目标之一。近年来,每年要组织一批农村三弦书骨干培训,利用乡镇文化站开展三弦书培训,骨干学员带动基层群众学习,边学习边实践,截止目前,全县各个民乐团都有一至两人会表演三弦书,为了增强活动的效果,县里专门编辑了相关说唱资料和教材,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廉政文化、建设法治中国等时代主题主题,融入三弦书、鼓书说唱之中,呈现在群众面前,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同时,还组织了自愿者队伍,把学唱、传唱活动带到城镇乡村每一个角落,广大农村精神文化生活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专业人士在教志愿者学习三弦书

沁州三弦书走进段柳乡双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