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 当前第3版 PDF
山区肉牛产业发展之路
——对沁县韩庄村养牛业的调查
沁县桑果药材中心支部书记、沁县韩庄村第一书记王沁宝

夏末秋初,我被组织上派到杨安乡韩庄村任第一书记。在召开支村两委会议上,大家话题最多的是养牛能致富最靠谱。为进一步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

一、韩庄村基本情况

韩庄村位于杨安西南部,东望襄垣,南邻屯留,被两座大山包夹,下韩庄、河北(坝)、山后、寨沟庄、上韩庄等五个自然村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山坳中,前后绵延6公里之多。原生态式的土坯瓦房、石窑洞住着45家农户,180口人,其中,壮劳力45名,外出务工人员7名;老龄劳力65名;儿童30名;超过60岁的老人40名。全村耕地2104.9亩;林地12196.6亩;荒山草坡567亩。人均耕地面积11.6亩,林地68亩,人均草坡3.8亩。林地属生态林,树木不让砍伐、出卖。去年户均收入1.5万元(人均收入约4000元),收入构成主要为种粮、养殖和打工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1%、29%、24%。养牛业和种植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养牛现状与优势

该村黄牛养殖历史悠久。自上世纪50年代起,村里面就开始搞集体养殖,并于70年代初开始搞冻精输配、80年代初最高牛存栏达300头,如今畜饲养量220头,仍达历史最好时期的三分之二。

韩庄村人少地多,玉米秸秆多,林地广袤、水源充沛、多采用放养结合圈养的方式,夏秋两季山坡放养,冬春两季圈养,以吃玉米秸秆为主。秸秆喂牛,牛粪还田,种养殖相辅相成。村子里养牛主要利用废弃民房,破旧的房子经过简单的改造,就是牛的圈舍。30家养殖户多以母牛养殖为主,母牛产犊,犊牛即为商品,卖给附近的牛贩子。平均每户存栏4.5头,其中3.5头成年母牛。1头牛犊,繁育率较低,犊牛饲养大部分周期在4月之久。

三、养牛业存在问题

1、养殖规模受限。该村养牛以散户养殖为主,户均存栏量仅为个位数,人力资源没充分利用。缺少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部分村民想扩大养殖规模,却苦于缺乏资金,大部分农户靠自繁增加养殖数量。

2、技术水平较低。冬季牛仅靠玉米秸秆提供的糖类和粗纤维来满足营养需求,而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无从摄取。夏季是牛病高发季节,却不进行消毒灭源、驱虫防蝇工作,牛场卫生状况较差。

3、基础设施落后。牛舍是上世纪的民房加料槽的简单组合,仅有遮风挡雨的功能。部分牛圈紧邻住房,或者牛圈出口对面就是村民家门口,苍蝇漫天飞,臭味满院飘。在冬季村民使用切草机加工玉米秸秆时,半夜起床轮流切草,220KW照明用电尚不能提供切草机正常运行的工作电压。

4、销售市场极不规范。犊牛销售仅凭社会中介,销售信息来源单一,价格任凭牛贩子压级压价,操纵交易,直接损害养牛农户经济利益。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农业部今年出台了《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山区养殖户无异于一场及时雨。要尽快给予肉牛养殖大村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包括能繁母牛补贴、配种补贴和金融保险扶持等等。

2、帮助进行设施改造。首先解决山村用电不足问题,改造老化线路,保证生产用电;其次是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大力改造养殖设施;三是持续推进优质肉牛改良工作。

3、引进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成立养殖合作社,建立养牛信息中心,引入"互联网+",让村民拓宽市场信息,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4、改良饲料营养结构。一是鼓励种草,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二是开展饲草青贮氨化,使牛在枯草期能保证足够营养,有效缩短育肥周期。

像韩庄这样的山区养殖村,全县还有很多,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引导得法可以使这项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只要辅之以资金上的帮助、技术上的支持、市场信息上提高,相信农民完全能逐步扩大生产规模,靠这项产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