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追忆南沟黄河索道桥

1985年,原武汉军区在河南省绳池县白浪村和山西省平陆县南沟村的黄河上架设了一座索道桥,连通了晋豫两省间的战备公路。因此,该桥又被称之为战备桥。桥长438米,宽4米,荷载量150吨,使用寿命15年。从此,结束了晋豫两省的南沟与白浪之间千百年来靠木船摆渡的历史。

1986年,由国务院交通战备办公室牵头,联合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下发纪要,采区以桥养桥的办法,把索道桥交给河南省绳池县管理。对过往车辆实行单向收费,小车两元,大车五元。所收费用除人员工资,全额用于对索道桥的维修和养护。同时,决定山西省平陆县也相应成立收费站,所收费用除人员工资外,全额交由绳池县桥管理,一并纳入修桥费用。从此这座战备桥就改为民用了。

索道桥改民用后,大大拉动了两岸经济的发展。平陆县的煤炭,铝钒土等矿产品通过该桥输入到中原地区,洛阳、绳池县、的生活用品通过该桥输入到我县东部山区,曹川镇也随之繁荣起来。原来曹川镇仅有几辆机动车,迅速发展到近百辆自卸翻斗大卡车。高峰日每天有四百多车次从桥上通过,不到一年,桥板全烂了。更换一茬桥板需要上千块,每块桥板进口的需1100多元,国产的也得800多元。所收过桥费远远不够换桥板。白浪桥管站因入不敷出,只好关停了大桥。过往行人只好攀着索道过河,曾有三人不慎落入桥下的黄河中,一人被救起,两人则葬身鱼腹。

昔日辉煌的索道桥,如今成了人们望而兴叹的摆设桥。收费站的人员别说养桥了,连他们自己也养不了。这样下去该怎么办?站长曹小刚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退伍军人。他以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的精神,决心带领全站人员来修复索道桥。他们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又经过反复调研,采用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办法向领导立下军令状,不要一分钱,半月保桥通。

数九寒天,河水蒸发上来的雾气在索道上结成了厚厚一层冰,人根本站不住脚。收费站的勇士们一个个用绳子把自己和索道栓在一起,这样就是滑落,也不会掉进黄河。然后他们手持铁锤,一锤一锤砸掉钢索上的冰。冰砸完后,他们再在被车辆推向桥中间的平衡梁两端各固定一盘倒链,然后再一节一节地把40多道平衡梁拉到原来的位置上固定好。不到一个星期,整个索道面便整理好了。接着,他们便到各坑口矿点赊购坑木,直径20公分粗的坑木用电锯从中间分开,平面铺在钢索上,然后用槽钢固定好,几十元钱一根坑木,能定800到1100元一块桥板用,况且比桥板更结实耐用。原本需要80万元到100多万元才能修好的桥,他们仅仅花了三万多元就修好了。不到半个月,索道桥又恢复了通车。连续几年来,他们不但解决了14名收费人员的就业,而且每月还要向县交通局上缴5000元,不但承担了所有修桥的费用,而且还顺便救活了白浪桥管站。从此,白浪桥管站完全成了收费站,而南沟收费站则成了有实无名的管理站。这种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创造出了以桥养桥,服务群众,落实战备的奇迹。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索道桥将被淹入河底,绳池县借机拆除了索道,连同国家赔偿款,他们又和恒曲县联合在下游架起了一座固定桥。南沟黄河索道桥从此留下一片凄凉,彻底地寿终就寝了。南沟白浪两岸又恢复了原始摆渡生涯。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南方水网地带在不断地撤渡架桥,一是保证了安全,二是方便了群众。我县东部山区的人民多么希望能够在南沟古渡上重架桥梁。以利于曹河工业区的经济发展,造福于东部山区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