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建在家门口的“幸福养老院”

(上接一版)把高龄、患病“空巢老人”作为帮扶重点,组织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志愿帮扶活动,确保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稳妥运营。

三是加大投入,提供财力保障。坚持多条腿走路、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建立“村里筹一点、老人交一点、县财政挤一点、社会捐一点、民政部门补一点”的农村社区养老资金筹措机制,不断吸引社会资金,为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了资金保障。县财政每年对每个日间照料中心安排资金2万元,主要用于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费用以及老年人生活补助。从2015年1月开始,经县人大通过,县财政拿出经费对每个日间照料中心的两名护理工作人员发放每月1000元工资补助。同时,对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用水、用电方面执行居民收费标准,免征营业税;通信、有线电视等经营单位,为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提供优惠。

以村级主办为重点,拓宽日间照料服务内涵

老年人生活在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化管理主体也是社区。社区在整个日间照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服务——量身定做。在服务用房上,依托社区建立日间照料中心,整合社区资源,由村里提供一些闲置的用房进行改建;在服务对象上,突出生活自理能力弱、经济条件差、对国家和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空巢老人;在服务项目上,摸清老年人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为老年人量身定做。比如:开办老年食堂,每天早上和下午向老年人提供一荤三素一汤的饭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照料、餐饮等服务,老年人向照料中心交适当的费用和面粉,从而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的生活难题。

核心——社区支撑。社区村委会是日间照料的直接具体组织者,负责整合本区域老年服务资源,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沟通供需双方的信息,管理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及监督等工作。主要是向老年人深入、细致、广泛地宣传日间照料试点工作相关服务信息和优惠措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建立老年人档案和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库,为日间照料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既满足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又解决了老年人之间集结交流的精神生活;既发挥了居家养老功能,又缓解了财政投入压力。

亮点——精神关怀。注重发挥老年人的余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村委会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目前,平陆县共组建农村社区老年协会75个、老年人文化体育团体5个,利用现有的文化、体育等设施,常年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鼓励引导老年人参加锣鼓队、蒲剧社、健身舞蹈队等业余民间文艺团体,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少老年人争当志愿者,义务参加农村社区邻里互助服务活动,使余热得到发挥。

以质量评估为关键,建立日间照料服务体系

统一科学的评估标准和工作流程,是日间照料试点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是推进日间照料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此,平陆县专门成立了由民政部门牵头的社区日间照料评估小组。在对试点社区的选择上,选择硬件建设、集体经济较好的农村社区,经过细致评估确定出试点社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评估小组,成员由民政办、社区、村民代表和服务机构人员组成,每月对服务人员服务情况、服务机构服务管理情况和老年人对服务满意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使日间照料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摘自《运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