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16版(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政府工作报告

上接第三版)惠民富民、深化改革、安全稳定“五篇文章”,打造省域副中心辐射地、优势产业集聚区、绿色宜居品质城,统筹发展和安全,蹚出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达到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突破3亿元;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更加强化,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有较快提升;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4.5万元、1.5万元,达到全市中上游水平。全面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

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坚决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不动摇。牢记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初心使命,在谋篇布局上、于细节细微处,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三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紧扣高质量转型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强化项目建设,转变发展方式,挖掘内需潜力,改善供给质量,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四是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主动破除思想观念障碍、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进一步激发和凝聚全社会创造力,为改革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五是坚持系统观念不动摇。做到全局与局部相统一、当前与未来相协调、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衔接,努力实现发展质量、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机统一。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各位代表。这里我对重点任务作简要报告。

(一)建设人才集聚、创新驱动的活力浮山。聚焦“六新”突破,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各类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健全实施人才战略配套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二)建设产业兴旺、经济繁荣的富裕浮山。聚焦优势资源,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抓好县域经济增量提质,初步形成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的工业产业新格局,“一县一园、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农业产业新模式以及“互联网+、现代物流、文旅融合”等服务业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三)建设碧水蓝天、山清水秀的美丽浮山。聚焦生态环保,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四)建设大气包容、同心同向的开放浮山。聚焦打造省域副中心辐射地目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一带一路”大商圈,逐步形成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全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产品,推动经济外向度和区域合作水平大幅提高。

(五)建设共建共享、安居乐业的幸福浮山。聚焦人民需求,实施民生发展战略。开展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义务教育优化布局,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统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六)建设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法治浮山。聚焦风险防控,实施平安发展战略。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主动化解地方债务。深化“三零”单位创建,完善风险排查化解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创新社会治理,推动智慧县城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各位代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既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也是全县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将锚定目标不懈怠,脚踏实地加油干,奋力开创浮山各项事业新局面,重振浮山雄风,再铸浮山辉煌。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增长8%以上。各项约束性指标力争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三项行动”,在转型发展上求突破、开新局

坚持把产业转型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更多支柱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开展园区建设提速行动。完善双新产业园区安全评价和应急体系评价,积极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标准地”改革,加快园区道路、污水处理和垃圾转运等公共设施建设,率先建成纬三路和6000㎡标准化厂房,让投资企业“拎包入住”。主动承接沿汾板块产业转移,加快项目落地和开工进度,启动临汾染化迁建项目的土地征收和村庄搬迁工作,推动太原煤气化临汾新能源项目尽快落地;盘活万华活性炭厂,确保早日复工复产。

开展传统产业提质行动。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智能+”、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加大安全生产设备投入,改进传统工艺和作业流程,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稳步推进铁矿企业资源整合、优化重组,打造安全生产、绿色开采的非煤矿山企业。

开展民营经济提效行动。落实支持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和企业参与浮山发展。发挥企业应急链周转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全年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家、“管理标杆”企业2家、规上企业2家以上。全力保障威盛达通防火建材、鸿丰达铸业、华润风电等企业高效生产运营。

(二)实施“三大战略”,在城郊经济上求突破、开新局

以打造省域副中心辐射地为目标,充分发挥浮山的地域优势和生态优势,进一步做强做优城郊经济。

实施交通攻坚战略。全力保障重点交通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总投资19.17亿元的临浮高速公路,已经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实施,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年底前开工,2024年建成通车。加快推进丞相河大桥工程建设,力争年底前顺利合拢。积极做好省道230县城至浮山界改造拓宽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力度,完成涉及5个乡镇的7条道路改造升级任务,真正打通制约浮山对外发展的交通瓶颈。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激发投资活力,抓好38个重点项目和10件惠民实事,完成年度投资13.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其中产业类投资占比达到50%以上。精准把握国家政策扶持领域和资金支持方向,积极争取省市财政、发改等各类补助资金,为项目建设赢得更多支持。全面落实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培育一批规模型、创新型、税源型项目。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开展全域旅游规划设计,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研学游线路和重点景区。开展“人才回乡”行动,大力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实现人才回乡、项目回归、资源回流。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积极筹建仓储中心、快递分拣中心,重点培育以源源旺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贸配套体系,促进城乡消费回暖升级。打造“浮山福地”公共地域品牌,组织参加各类农特产品展销会,推动我县品牌企业向中高端市场开拓。

实施厨师品牌战略。不断壮大厨师产业,将浮山传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引领带动群众增收。打造浮山厨师劳务品牌,强化厨师队伍“全科化”培训,畅通劳务输出渠道,形成“培训、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机制。打造浮山厨师餐饮品牌,坚持示范先行,统一行业标准,加大扶持力度,4月底前完成首批标准化门店挂牌,同步带动县域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环节流通。打造浮山厨师文化品牌,申报一批以刀拨面、浮山烧麦为代表的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举办年度厨师大赛,启动国家级“厨师之乡”申报工作。

(三)做好“三农”工作,在乡村振兴上求突破、开新局

农业和农村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头,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强化政府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1.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守住28.4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谷子良种繁育1200亩,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8万吨以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小麦、玉米、小米、蔬菜、水果、药材、养殖“七大产业”,积极申报“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打造一批市场知名度高、消费者广泛认可的“特”“优”农产品品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巩固提升现代农业,拓展“院县共建”科技合作成果,以张庄产业强镇和槐埝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支撑,大力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路、水、电、气、网不断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融合互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300座,分步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在重点打造东陈古村落、太皇峪康养项目基础上,每个乡镇确定2—3个示范村进行规划建设,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培育乡村旅游新亮点。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提升农民工务工技能等方式,

下转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