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故县镇:久久为功趟出蔬菜产业脱贫路
郭学红 秦超

近年来,故县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新思路,锐意进取,依托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基础稳定的优势,坚定不移致力于产业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一户一项,激发内生动力,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2016年,脱贫攻坚战设全面打响以来,故县镇在综合分析全镇产业发展优务的基础上,经党委会议研究,制定出台了《故县镇精准扶贫产业持政策实施办法》,对发展一户一户项产业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方面,规定“当年发展设施蔬菜20亩以上,除政府帮助接通水电外,棚内面积每亩补助5000元”。在政策的指引带动下,当年在余凹村和神头村发展设施蔬菜75亩。其中,余凹村10户村民发展设施蔬菜45亩,共建设蔬菜大棚15个,带动10户贫困户产业发展;神头村4户村民发展设施蔬菜30亩,建设蔬菜大棚7个,带动4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镇党委、政府共投放一户项补助资金15万元,基础设施资金3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蔬菜大棚于2月份开工建设,10 月份竣工投产,一季蔬菜共生产西葫芦4万斤,均价每斤1元,当年就带动4户农民群众户均增收4万元。

一户一项政策的实施,大大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也全面开启了全镇产业精准扶贫的序幕。

能人带动,资金入股分红,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为了更好更科学地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壮大产业规模,2017年伊始,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调整发展思路,决定采取能人劳动。集体产业资金入股合作社的办法,产业发展收益合理分红,一方面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壮大集体经济。

下清河村有着种植设施蔬菜的经验和历史,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效云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种植技术,发展设施蔬菜具有德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在综合分析该村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决定以下清河村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经研究,镇党委、政府从产业资金中挤出25万元作为下清河村集体本经济发展资金,村委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产业资金全部入股合作社,用于产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合作出为日光温室大棚内面积每亩补助5000元。2017年6月份开始实施,张效云牵头成立了千里绿种植专业合作壮。吸纳了村里16户贫困户,在原来27个大棚的基础上,建设14个高标准蔬莫大棚。为了节约成本,张效云动员村民自己动手,平整土地、挖排水沟、买二手卷帘机、买低价棉被,自己焊接棚梁、棚布、棚内管道。历时4个月的工用,10月份村民们如期种进了第一季西葫芦,为了能把生产的西葫芦卖个好价钱,张效云四处奔波找市场,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高涨,仅西葫芦一项,当年棚均收益突破5万元,人均增收3万余元,不到一年时间,不但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破零,稳定实现收人2万元。

后河村的支部书记张建峰是故县镇第一批发展设施蔬菜的大户,也是受益于设施蔬菜产业的致富带头人。后河作为2018年整村退出村,新年伊始,张建峰就把发展设施蔬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在手上,他带领支村两委干部从选择地块人手,通过村集体流转集中连片(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