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同念一本经 同举一杆旗 同走一条路

上接一版)一个样。”接受采访时,李粉兰一直笑着,反复说着“高兴”这个词。2019年,易地搬迁她住上了新房,家里添了电饭煲、电磁炉、冰箱等,烧柴的炉灶已经废弃了,之前储备的柴火还没烧完,堆在房间一角。魏保清86岁的老母亲李粉兰觉得居住环境变了,人的精神头都比以前足了,生活一下子有了奔头。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她想象不出还能怎么更好。

从贫困到致富,从来不是一步之遥。魏保清说,以前一家人主要靠务农为生,当时的魏保清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上学读书的孩子,一家人全靠他务农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经常入不敷出。回忆起那段艰辛的日子,魏保清一脸愁容。现在好了,得益于各级干部的牵挂,易地搬迁住进了三居室,交通便利了,小康路上更“有奔头”。

见到驻村第一书记魏巍时,他正驾驶拖拉机帮村民运农家肥。自下派到这里,从清理庭院,到果树剪枝、科学育肥、驾驶拖拉机,扶贫路上魏巍成了“多面手”。“‘习总书记在扶贫路上说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同样在北安家岭村,我们也不会丢下一个贫困户。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定在”是他一直践行的诺言,他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扶贫路上的“暖心干部”。

包村单位、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召开座谈会

村民在村卫生所量血压

魏保清一家移民搬迁后的幸福生活

村民在文化广场健身运动

“党建+”让更多党员干部冲在脱贫一线,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同举一杆旗

凝聚榜样力量 薪火相传接力谋发展

多少年来,北安家岭村都被封闭在深山里。2017年,挖掘机、铲车、搅拌机的轰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几个月后,2条明晃晃的水泥路一条从北安家岭至208国道,一条从北安家岭村到堡则沟村,共计3.1公里的路一改过去封闭落后的面貌。

在沁县有这么一句话,“南有龚来文,北有赵庆怀。”今年已经79岁高龄的赵庆怀依旧担任着北安家岭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他已经连续担任这个职务57年了,在当地他是人人皆知的“老愚公”,是和大自然斗了一辈子,一心带着群众致富的优秀基层干部。提起赵庆怀,第一书记魏巍和村里的乡亲们如数家珍地讲述起属于他们的故事。

1973年,赵庆怀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这一辈子就和这个小小的村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干了一辈子,也就是造林、修路、通水这三件小事,今天你看见村里这么漂亮,主要是上级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单位的支持。”看着村里整洁亮丽的环境,赵庆怀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笑意。

“在这里呆了一个多月,环境真是好。产了不少蜜,都是上好的槐花蜜。明年还会来这里。”来自江苏的魏小忠已经是连续第四年来这里放蜜蜂,看着脚下潺潺的流水、远山苍翠的美景、飞舞忙碌的蜜蜂,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北安家岭村有上万亩宜林山地,但在上世纪80年代前,那可真是光秃秃的山岭。过去五年,该村集中力量攻坚,加大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发展基础。五年来,该村累计建成通村水泥路3.1公里,安全饮水全覆盖,所有村民组均已通有线宽带以及4G网络信号。水、电、路、网、活动场所、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强力推进,户容户貌全面改善。数十年如一日造林绿化,给村里带来的是满山的苍翠、优美的环境。现在,漫山遍野的刺槐、松柏已经成为北安家岭村的一张亮丽名片。船行千里,舵靠一人,老支书也被树为我们村的一杆旗,只要他在,村里干啥事也就觉得力量无穷。”今年已经77岁的毕七金和赵庆怀搭档了一辈子,提起当年立志改天换地的行动依旧壮心不已。

如今,走进北安家岭村,鲜花绽放、绿树成荫,道路宽敞、村容整洁,产业兴旺、村民幸福。当年,北安家岭人苦苦追寻的梦想,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还要进一步发展经济,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人们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说实话,我还真不服老,能干一天干一天,多干一天是一天,在这个岗位上做好传帮带,为北安家岭村的发展接力。”赵庆怀边说边抖了抖披在身上的衣服,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无限活力。

同走一条路

打破发展瓶颈 多元产业带动促增收

不忘初心的奋斗,让赵庆怀闻名乡里,也让北安家岭村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北安家岭村6个自然村通过移民搬迁整合为安家岭、堡则沟两个自然村。2017年,北安家岭村被确定为市级深度贫困村之后,镇村两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群策群力、强力攻坚。市政协主席许霞始终把贫困群众的生活冷暖看在眼里,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记在心里。一年来,她先后五次来到北安家岭村指导脱贫工作,一户户走访、一声声关切、一次次把脉……听民声、纾民困、抓产业、促脱贫,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留下串串坚实而不懈的足迹。

为尽快找到“造血”良方,许霞与支村“两委”一起研究探讨,最终决定安装1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对于缺少劳力和资源的北安家岭村是最可行的产业项目,是可持续的“造血项目”。说起光伏发电的好处,村支书赵庆怀滔滔不绝:“一度电能挣3毛钱,一个季度就能收入1.5万元左右,真正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光伏发电既节能环保,又收益稳定,而且不占耕地,利用空闲的地方就可以创造利润,真是‘绿色银行’。”

曾经让村“两委”头疼的脱贫难题,因光伏扶贫项目的引进迎刃而解,不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细水长流的收入,贫困户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立足北安家岭村情实际,针对村集体产业薄弱、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单一的境况,村集体还投入25万元产业资金购买种牛入股合作社,成立了 腾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由2018年开始的40多头牛到现在的100余头牛,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此外,北安家岭村还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补偿政策,狠抓教育保障和医疗保障,实施健康扶贫,抓实金融扶贫,积极抓好教育扶贫,抓好社保兜底,多措并举全力决战脱贫攻坚。

截至2019年底,全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养殖能繁母牛、土鸡,种植山楂、核桃等产业,推动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村,以产业富民,带动脱贫19户35人脱贫,实现红色旗帜引领绿色产业,让脱贫走出了新路子。

“产业发展是贫困村脱贫的关键,只有产业有了方向、见了实效,村民才有稳定可持续的致富之源,贫困村才能彻底和贫穷说再见。”村主任郭和平对北安家岭村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

“写不完的奔康故事、道不尽的小康生活、装不下的灿烂笑容,这是此行北安家岭最大的感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北安家岭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出实招、见实效、不落一户、不丢一人,如今,这个偏僻小村,摇身“蝶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脱贫奔小康的“样板村”,这里的背街小巷,风景秀美,新房错落有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