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整治事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百姓的切实生活,农村的整体面貌,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期,我结合自身分管乡镇环卫和城建工作实际,以“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调研课题,深入刘家堡乡,通过座谈和实地走访察看,了解到一些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重要性认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才能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按照省市区对环境整治的相关精神和要求,各级政府及环卫部门均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全乡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随着大原市 “创建文明城市”的开展,强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并以“门前三包”“垃圾清零”“三清五治”等乡村环境整治活动为抓手,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多种形式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要求,全乡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环保意识淡薄,环境治理观念落后。尽管全乡全面推进美化环境活动,深入开展“靓丽星期五”等美化环境活动及美丽乡村建设。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如何把环境整治工作的标准提高到党的生态环境建设理论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美的要求高度上来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环境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对环保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存在安排一处解决一处的心理。村民环保意识淡薄,观念依然落后,一些村民仅仅考虑自己家以及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对公共区域的环境重视程度不够,对“脏、乱、差”现象习以为常,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较差,生活观念依然较落后。
(二)环保投入相对较少,环卫设施配套薄弱。在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乡里已经完善了部分环卫设施,但由于前期调研较少,深入群众不够等问题,导致目前设施存在不完善,分布不合理的可题。全乡已经放置较多垃圾桶,但仍然存在垃圾桶配置不合理、数量不够的问题,垃圾清运车不能及时有效清理垃圾,垃圾分类设施配备不全等问题。部分路段垃圾桶放置距居民生活区较远,倒垃圾不方便,部分农民生活垃圾出现随意倾倒、随意排放。例如村庄内烂菜叶无处堆放,加之不能按时有效清理,给村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环保工作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在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农村关于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不够完善,大部分农村缺乏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没有形成村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垃圾的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农村存在垃圾随意倾倒的情况。
三、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措施
(一)强化宣传,树立生态发展理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尤其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党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落小落细落实。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百姓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倡导人民群众为环境保护献出自己的力量,切实增强群众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定期开展讲座,请专业讲师向群众进行讲解。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群众环保理念。
(二)立足新动能,发展生态经济。从自身做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从全乡发展来看,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探索形成 “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突破传统产业边界,促进农旅要素融合,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推进文旅小镇等项目建设。在经济发展中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坚决把环境保护门槛立起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坚持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生态走廊、绿化村庄示范村,实现乡村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
(三)加强环境管理效率,抓实生态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多愁,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题中应有之义。作为环境治理工作人员,要时刻提高政治意识,以“绿色发展”为指引,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工作要求;要采取“包村包道路”的模式,灵活掌握村庄垃圾堆放的时间段,加大垃圾清理频次,环卫清扫车要勤打扫、勤清洗;要加大监管力度,不间断进行巡查,如发现垃圾乱堆乱倒行为,必严肃处理。及时处理数字城管相关案件,要鼓励群众利用“随手拍”的形式,积极发现不文明行为,互相监督,互相约束,最终提高乡村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