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无缘相识“沁州黄”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耿妈妈的故事》的文章时,忽然间勾起了我对沁州黄公司的回忆,文章中的“耿妈妈”——耿聚萍,是沁州黄公司的创始人。记得在1992年的时候,我刚高中毕业没有工作,父亲整天念念叨叨要给我找个工作。

有一天父亲兴奋的回到家中,像发现重大新闻似的对我说:“我今天去了沁州黄门市部,那个单位不错,我想把你工作办到那个地方”。我一想到沁州黄门市部心就凉了半截,心想:“什么破单位,还值得爸爸你这样兴奋”。那时的沁州黄公司就一个门市部,在沁州中路县乡镇公司门前租赁的三间平房里,收购谷子简单加工后卖米,时任经理就是耿聚萍,当时还没有任何的影响和品牌效应。但我对父亲的想法也没有投反对票。过了几天,父亲就亲自去登门拜访耿聚萍经理,父亲回来对我说:耿经理态度很好,问我多大了,什么文化程度,只是没有明确说要不要我。找工作的这件事就这样搁置了。后来我才知道,耿经理那时已到退休年龄,正等着有接他班的人呢!接替耿聚萍的是李满收,父亲知道李满收当经理后,因为我四舅和李的交情不错,就满有把握的去找李经理,但出乎他的意料,李经理还是不接收我,原因是这个小单位生存都很困难,自己刚当经理,不敢进人,从此父亲对我去沁州黄公司的事闭口不谈了。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2007年的秋天,当时我刚被县劳动局录用为劳动协查员,还没有正式上岗,工商局的王效堂局长找到我,问我去沁州黄公司不?那里缺个写材料的,我当时考虑沁州黄公司毕竟是个企业,劳动协查员总是政府部门招的,相对比较有些前途,就断然拒绝了王局长的好意。

2010年后,沁州黄公司已迁到208国道路东,公司盖起了崭新的办公大楼,“谷子爱”厂房也建起来了,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社会上大张旗鼓公开招聘人才,而此时我的协查员工作也面临着下岗。我无可奈何,只好到沁州黄参加招聘,当然我报名应聘的还是文秘岗位,经过笔试、面试的选拨,我最终被列为候选人之一,在我敲开石总经理办公室的大门时,和石总见面简短的几句寒暄过后,我就离开了沁州黄公司。在几天的等待杳无音信之后,我明白了自己的才华打不动石总的心,我落选了。

2013年的一天,我在二姐夫家见到了他农业局的同事,他知道我擅长写作之后,问我愿不愿意去沁州黄公司,当时我还是处于半失业状态就随口答应了。第二天,姐夫的同事就让我到他的办公室,让我了解一些有关沁州黄公司的资料,说是还要参加考试,我在沁州黄公司的几天里,看了不少有关沁州黄公司的发展历程,对沁州黄公司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笔试中,我自认为写的文章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记得有一道题是:端午节快到了,你为公司活动提出一项新的创意,我就写了一个让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包沁州黄粽子的比赛,借以扩大沁州黄的知名度,后来这个创意就成了沁州黄在端午节上的一项活动。

此次招聘我记得是沁州黄公司外聘的人事经理主持的,考试过后,他又专门推荐了我,我想:他对我应该是比较满意的,但这次招聘我还是不能如愿以偿。在问到姐夫同事时,他只是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我再次的与沁州黄公司失之交臂,我想今生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沁州黄公司的招聘了。

这几年来,我经常看到沁州黄公司在微信、报纸上招聘文秘,但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诱惑力,在年过半百之后,我认识到了有些事情是不可勉强的,一个人只要不断的努力奋斗,即便不能够有背靠大树的风光,也可以结出不一样的果实,让人生的光彩更加丰富动人,抒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李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