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做温情的正义守望者

上接二版

“法官办案一定要公正”

“让每一个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张慧琴十几年来不懈的追求。她说:“我一生中可能会审理几千起案件,但很多老百姓也许一生只打一次官司,我要耐心接待,热情服务,开好每一次庭,写好每一份法律文书,努力让当事人在我承办的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7年,刘某因相邻排水问题与侄子发生争执,原被告双方房屋东西相邻,被告家东房后排水直接流经原告家西房后墙,污水排放过程中洇湿了原告的墙根。为此,双方多次发生口角,矛盾至深,互不相让,曾通过村委、辖区派出所多次协调均未能解决,后诉至法院,经过与双方的谈心,她得知双方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解决排水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几次三番的处理过程中,由于态度和言语不当而产生了怨气,互不相让,找到双方的心结之后,她首先对被告晓之以理的劝说,以排水现状确实造成对方损害为起点,加之作为晚辈的年轻人更应该懂得谦让,两家祖辈相邻,要为孩子们做和睦的典范,然后又劝说原告,作为长者要有家长风范,事事以理服人,不应和晚辈斤斤计较,经过多次上门调解说和,最终被告自觉将排水接上水管,通过管道排放,并向原告真诚的道歉,此案圆满解决。叔侄二人当面握手言和,最后老人哽咽地拉着张慧琴的手说:“你真是人民的好法官”。

对于此类纠纷,法庭并没有按立案、送达、开庭的程序处理,而是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本着有效、方便、快捷的原则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把纠纷在诉讼外解决,既能给当事人减少诉讼成本,更有利于法院诉讼资源的合理分配。”张慧琴说。

她认为,老百姓打官司,并不仅仅在于获得一纸公正的判决,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实际矛盾,做到案结事了。要从卷宗材料中寻找根源,认清每一个案件的症结所在,“以情动人,以理感人,以法服人”。离婚案件还会念旧情,赡养案件还会有亲情,邻里纠纷还会有乡情,欠款纠纷还会有友情,交通事故有同情。只要能换起人间真情,所有的恩怨情仇,终会烟消云散。

担当、敬业、奉献,是他们的属性;亲民、公正、廉洁,是他们的共性;他们怀着对法治的信仰、公平的执着、为民的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忠实践行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使命。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着,用自己的善良与真情诠释法律的温情,用勤奋与执着去追求法律的真谛。以“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履行了一名人民法官信奉的“公道自在人间”的伟大情怀,在繁杂琐碎中梳理出丑恶良善,追求着守义持正无愧天平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