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本期共4版(1-2-3-4)
山西省关于做好2020年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0年是我省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各地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20年产业扶贫的意见》,完善“五有”机制,拓展增收渠道,提升脱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

一 努力克服疫情对产业扶贫影响

要抓紧落实春季产业扶贫项目,确保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产业扶贫项目。畅通农资供应渠道,保障春耕备耕物资到位,确保贫困户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强化疫期技术指导服务,采用“12316”、国家科教云平台和“云上智农APP”等途径开展远程培训服务,借助村级大喇叭、微信群转发等宣传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分区分级指导推动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早开工复工,抓住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时机,促进贫困人口返岗就业。积极引导市场流通类农业企业尽快恢复有序经营,组织协调大型采购商、电商平台与贫困县精准对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梳理疫情期间的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到期情况,对符合条件且有延期还款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企业、扶贫项目采用展期、续贷等方式予以支持。对疫情期间积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生产的企业,加大授信融资和资金结算支持。

二 强化脱贫产业培育

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扶贫九大行动,强化农业脱贫主导产业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品优势区、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有机肥替代、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等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引导贫困地区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优先安排贫困县实施。继续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推进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项目,挖掘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潜力,促进特色林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实施贫困县农村电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进“快递下乡”换挡升级,全省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100%。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培育提升旅游扶贫示范村,实施乡村旅游周末工程,开展“微电影 大世界”大学生最美乡村微电影征集活动,美丽休闲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路线和精品点推介向贫困地区倾斜。稳步推进光伏扶贫,制定《山西省关于加强光伏扶贫资产收益项目管理意见》,建立光伏扶贫项目台账和收益结算报送机制,开展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成效评估。

三 强化产销有机衔接

举办全省消费扶贫现场推进会,引深消费扶贫行动。举办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五进九销”活动,组织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产销对接等活动。组织贫困县农产品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山西精品年货节等各类农业展会,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走出去”。推动省级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及各市分中心建设,促进消费扶贫常态化、社会化、市场化。贫困地区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农产品展销促销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接活动,拓展贫困地区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在“供销e家”、“农芯乐”开展主题销售、巡回销售、“鲜活农产品走出山西网上行”等活动,推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指导贫困地区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支持贫困县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功能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四 强化带贫主体培育

落实省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各市、贫困县要抓紧出台当地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开展2020年度省、市、县三级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评定,建立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带贫益贫台账,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带贫主体密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积极搭建企业项目对接平台,举办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项目对接活动,指导帮助贫困县引进产业带动主体。提高合作社规范运行质量,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

五 强化产业技术服务

加强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民培训,认定一批初、中、高级职业农民,全面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继续实施贫困县农技人员特聘计划。完善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强化监测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发挥林业专家技术服务队作用,提高特色经济林管理水平。分级建立旅游扶贫专家库,组织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旅游技能辅导和扶贫公益培训。开展贫困地区电商人才、乡村文化和旅游人才培训,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强化移民搬迁后续产业技术指导。

六 强化工作总结宣传

系统梳理产业扶贫工作,总结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展现产业扶贫带贫益贫成效。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带贫机制创新、脱贫增收模式、自主脱贫致富等遴选一批产业扶贫和产业帮扶典型,借助报纸、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媒体宣传产业扶贫工作。编撰《山西产业扶贫模式百例》,讲好产业扶贫故事。举办全省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观摩交流做法经验,展示产业扶贫成果。

七 防范扶贫产业风险

加强产业扶贫风险监测,对带贫主体承担的产业扶贫项目,以贫困县为单位列入项目库规范管理。组织开展扶贫产业成效评估,重点评估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年度生产经营、带贫能力等方面的扶贫成效,持续做好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运行监测评价管理。健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预警机制,落实风险防范责任。防范蔬菜、水果、畜牧等产业因疫情影响导致的企业用工和市场流通风险,指导帮助旅游扶贫示范村景区(景点)有序恢复生产。用好农业保险,建立多主体、多渠道的风险分担机制。强化金融风险防范,重点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扶贫小额信贷使用和偿还情况,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八 持续攻坚深度贫困

加强资金、技术、人才倾斜支持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县农林主导产业培育。全面落实“一县一策”,用好统贷统还融资平台,加大对深度贫困县产业发展支持力度。鼓励支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有实力、有规模的带贫主体,与石楼县企业联营、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带动产业发展。持续提升大宁县提高组织化程度,在造林营林护林方面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面。加快广灵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推进宁武县发展旅游扶贫项目。支持偏关县灌木经济林改造,加快沙棘产业发展。

九 严格隐患排查整改

落实党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大排查有关决策部署,对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产业扶贫工作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逐项销号,上半年全部整改到位。持续做好合作社形式产业扶贫隐患排查整改。建立光伏扶贫资产台账和问题排查台账,确保光伏扶贫电站长期稳定运行。聚焦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反馈问题,逐项梳理、逐条整改,不断提高产业扶贫水平。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的意见》(晋政办发〔2019〕80号)要求,对扶贫投入形成的工程项目,要逐个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措施,确保持续发挥效益。

十 加大财政金融保险支持

加大贫困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力度,优先用于保障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产业发展项目。积极谋划产业扶贫项目,优先纳入当地脱贫攻坚项目库。强化金融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协调联动,加大特色农业、光伏、旅游、电商等扶贫产业信贷投入,保障重点产业扶贫项目金融支持。继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开展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试点,支持承保机构开发天气指数保险、价格保险等创新险种,鼓励探索“农业保险+”等多种金融支农方式,满足农户风险保障需求。

十一 完善产业扶贫机制制度

全面调度贫困村“五有”产业扶贫机制建设工作,推进搬迁村、撤并村“五有”建设,完善“五有”产业扶贫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带贫减贫的若干措施》,强化产业扶贫落实带贫责任,巩固拓展扶贫成果。充分认识产业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衔接。

十二 强化组织推动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交总帐”和“军令状”意识,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坚决扛起扛好产业扶贫政治责任,紧盯问题、补齐短板、多措并举,确保战贫战疫双胜利。强化产业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督导考核,提高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