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关于王通故里的几点补充史料

一、千百年来,从表面看,王通故里是降州河津龙门(今万荣县通化镇通化村,亦曾属河津县)人,一般人也多认为通化村是王通故里。现在通化有王通直系后裔(人丁不旺),村中有王文中子祠,祠堂里有不少名人题词; 村边有王文中子墓,墓前立有明降州知州撰文的“重修王文中子墓碑记”;王通直系后裔家中藏有《中说》梨木古版64块,每块正反面刻字两排4页;村外还有“三王墓”;另外从村名看,“通化”即王通教化之所,也说明王通生前曾在该地设帐授徒。准确地说,通化是王通的工作地和落户地。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说通化是王通故里,也很正常、合理。

二、“河汾”一带共有王通遣址三处。除通化外,第二处是河津稷山交界处很高很远的紫金山上,有可容纳百余人的王文中子讲学洞,洞口竖一明代降州知州立的碑;稷山旧志载有王通《西征歌》诗,录有吴碘写的游紫金山诗“登高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三处是太平县(今襄汾县)有飞云洞,洞很偏僻,但县宾馆门口有王通及其八大国公的石刻雕像。三个县的旧志上都有唐名士皮日休写的碑记。那里的人也都说王通在此讲学,唐八大国公都是从这儿走出去的……。他们都在打王通这张牌。但河津和襄汾都没有说也不敢说他们那里是王通故里。其实说,河津、襄汾有王通遗迹、遣址就够了。

三、王通后人也一直在找“王通故里”。因为他们家的神轴上(老谱文革中被毁,后来依资料重做)有其父“隆,铜川令”的标注。一些专家学者,也提示他们一定要弄清“铜川到底是哪”这个问题。为了寻找铜川,王通嫡后(入嗣男)去陕西铜川打工两年,结果后来才知道1954年才叫的“铜川”,无果而返。这就是说,王通生在哪?18岁以前长在哪?这个地方应该说是真正的“王通故里”。王通故里其实一直是他们家族的悬案。

四、天下“铜川”有多处,但是真铜川是铜鞮(今沁县)。原因有六: 其一,陕西铜川才几十年,首先排除。其二,忻州铜川,隋县名,今是铜川村(小村),原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镇华(沁县人)曾委托忻州史志办调查,答复是“史籍、传说均无任何记载,王通与忻州、淳县没关系。”其三,大同铜川只是条沟,更非铜川(县);其四,南方之铜川,亦与王通不沾边。其五,沁县古时长期叫铜鞮,而“铜鞮别称铜川”,也可以说铜川是铜鞮的代名词,就比如山西别称三晋一样。元明古碑多有“铜川”之称。其六,沁县有大量的王通文化遗存。清康熙版《山西直隶沁州志》和乾隆版《沁州志》中,多处有关于王通的史料,有皮日休写的《文中子碑记》,有明万历沁州知州俞汝为写的《重修文中子祠碑记》,有王通归去来兮《西征歌》,有吴碘几篇写王通的诗文;旧志把他列为“乡贤”(本地人),也有的划为“寓仙”,而这些史料又一定是根据明代以前的旧志承续下来的;故县镇东仁村北之铜鞮山上,有“文中子遗址”石刻字迹留存,有文中子祠遣址(石窑),有读书或讲学遣址(在祠之西北百余米处);沁州治所(今沁县城)有重修后的文中子遗址(今决死队纪念馆馆与民俗馆北侧交界处)。这些当然不能说是空穴来风。王通与沁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五、王通自己也说他是沁县人。清版《沁州志》和王通的《中说》一书中,都有明确记载,“其先祁人也”,“吾家顷铜川六世矣……”。仅据此,足可认定两点,一是他的原籍为太原一带;二是他家在铜鞮世居六辈,大约百余年,自王通起移居河汾(黄河汾河交汇处之晋南一带),也就是说自长安进谏后愤而东归在晋南一带教书。可以说,沁县是王通的出生地、成长地、仰或短期讲学地,是王通故里无疑。

六、沁州(今沁县)曾出土王通墓志,元好问有诗为证。王通墓志出土,这在当时也是一轰动国内之大事,包括元好问在内的不少名人学士,专程来沁参观见识。元好问写的记事诗,足以证明沁县是王通故里,至少有王通的衣冠冢(墓)。试想,如果沁县与王通无关的话,怎么会出土王通墓志呢?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这也说明王通是从沁县走出去的,沁县确系王通真正的家乡。

七、当代最权威的专家学者,基本上已经推翻历史定论,改口定音: 沁县是王通故里。前几年,研究过王通的首都师大教授邓小军,在一权威刊物发表研究文章,其中有王通与沁县的内容,专门陈述沁县曾出土文中子碣铭(墓志),他还联合并委托山西社科院的两位学者来沁考察,马留堂、石波陪同。他们说,根据当年讲学处遣址痕迹,结合风水理论,现在基本上可以定论:沁县才是真正的王通故里。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沁县有人撰文说“王通故里在沁县”,在《山西日报》发表,马上遭到抨击,说这是“胡说八道”。还有人给沁县政协文史委来信,陈述不同意见,文辞很尖锐。三十年前万荣县“三王研究会”和省内一些研究王通的人,其实对沁县、铜鞮、铜川一无所知,不认可沁县。他们仅凭表面的东西,一致认为“通化乃王通故里”。结果研究了几十年,他们都转变了观点,庐山真面目终于揭开: 沁县才是真正的王通故里,铁定无疑。

综上所述,隋末大儒王通声名显赫,桃李遍布,他培养的重量级学生众多,唐初八大国公是他分别在多地教授的学生。可以想见,在他故去后,薛收等得意门生,凭借他们集体的力量,将尊师命名为“文中子”;筹划为恩师整理出版《中说》等专著;组织发动在王通的出生地、生长地、读书地、讲学地、埋葬地,都搞点纪念设施,完成积德报恩之愿,这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有关王通文化遗存,皆应是唐初创建并传承下来的,是真实可信的。一句话: 王通故里是沁县,这是基本事实。

应沁县政协张建伟副主席之嘱给他写的文稿“提点意见”。故,仅凭本人记忆,写了一点有关王通故里的史料,以作补充。因本人多年来,对王通理论及其身世有过思考,2007年又与武镇华、卫明章三人同去晋南考察王通,搜集了些资料,应该说有一定的发言权。只是资料、信息和观点,不一定全对。仅供张主席写专文时参考。

马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