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一个贫困村的悄然蜕变
——罗卜港村因地制宜谋发展华丽变身模范村
郭学红

“喏,那儿那儿,那就是我家的新房子。”漳源镇罗卜港村村民卫守月指着不远处的移民新房笑得合不拢嘴,“漂亮吧,我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看的房子。”不远处,一排排崭新别致的楼房沐浴在秋日的暖阳里,跟道路两旁片片金黄的杨树相映成趣,民居的墙体外观美化工程,又为村子增添了许多活力,而卫师傅家的房子正坐落其中。“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真的要感谢党的脱贫好政策。”老党员卫守月激动地说。

漳源镇罗卜港村位于县城西北伏牛山下、漳石线西,南与郭村镇交界,距离县城约15公里,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沿柏油路走进村里,房屋错落有致,休闲凉亭、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没人能想到,曾经的县级贫困村、落后村摇身一变,成了乡村示范点。

理清思路 因地制宜做规划

据卫留清介绍,原来的罗卜港村,村集体经济落后,村居房屋破旧,布局杂乱。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务农、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全村面积中占40%的山地大多数荒废,村里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村民出行、饮水均困难,甚至还有部分群众居住在危房。

2014年,卫留清上任后,为了推进罗卜港村创建工作,村支两委班子积极探讨,一方面强化规划引领,结合村里的实际,高标准推进,加班加点做规划,与乡镇干部一起做群众工作,总投资947.9万元,建设移民安置房171间4275平方米,移民区总占地面积50.63亩,全村移民搬迁72户171人,彻底解决了村民缺房问题。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严格按照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群众反映最普遍、最迫切的道路、饮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问题。花时间新建了60平方米的卫生室,新建文化活动广场800平方米,配备11套文体活动器材,硬化了漳石线通旧村公路约5公里,新村巷道硬化1.8公里11000平方米,新村街道绿化4000平方米,铺设排污管道1.5公里,新建2个公共卫生厕所,1座260立方米的化粪池,现在,自来水供水管网已覆盖全村。村委还大喇叭宣传美化环境,鼓励村民在村道巷道、农家庭院、房前屋后开展绿化美化,实行拆旧建绿,美化村容村貌。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喜形于色。

借得一缕风,吹得万花红。面前的罗卜港村,入眼便是整洁平坦的乡村水泥路、成片环绕的绿树……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不但摘除了“贫困村”的帽子,还完成了由落后村向秀美村庄的华丽转身。下一步,罗卜港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在加强生态保护、提升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打响美丽乡村品牌。

培育新风 乡村文明建设得人心

以前没事的时候,村里的人就只能摆摆龙门阵,打打小麻将,村里闲散人员太多。为了扭转不正之风、推进移风易俗,罗卜港村本着“节俭、便捷、文明”的原则,打造了符合村情民意的独特模式,完善“一约四会”“一墙六榜”,建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规民约,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建成农家书屋、休闲广场和健身场所,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