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记录沁县报业和广播事业的发展
卫乘朱口述 闫国平整理

共和国成立七十年。祖国的建设日新月异,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我今年九十一岁了,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变化。今天我简单说说咱沁县办报纸和发展广播事业的事哇。

我先说说咱沁县的办报情况。我是1947年沁县政府在全县招收一名文印员时,通过公开考试录取后而参加工作的。刚去了我是又当县政府文印员还兼任报刊、文件收发员。那时候是刻蜡板油印,一张蜡纸计算安排好就是刻个2000来字。内容主要是印文件和一些其他材料。我是既负责编辑、刻蜡板又负责油印,一张蜡纸打打兑兑也就是能印个300来份。在县政府干了三年文印工作,基本上成了轻车熟路。不料1949年11月县委决定要办报纸,但还没成立报社,仍然还在县政府办公。11月8号正式办开了油印报,主编是田广明(晓天),我是编辑。当时名称也不叫报,而是叫《生产通讯》。后来又按季节换开报头,如“春季生产”、“三秋小报”等。因为刚刚建国,党和国家把工作的重心放到了发展工农业生产上,至上而下大抓生产运动,报纸作为舆论工具就要先行,所以就叫成《生产通讯》。所登载的内容是中央和省里的重要新闻、国家政策、本地生产状况、生产经验、劳动英雄模范事迹、科学种田知识等等,八开一张,刋期不定,每期印发300多份。那时候印报没有现在的报纸,而用的是又黑又硬的桑皮纸。这种纸在造的时候要用到沙,所以那纸上尽是沙,用时需反复地把沙抖净,否则就印不成。

到1950年7月就改成石印了。石印虽然比油印印刷质量要好的多,但工作程序很麻烦,而且还需用透明的专用纸,当然人家印刷的份数就能多了。那时是我们进行人工印刷,两个人大闹一天才能印500来份,还是挺累的。当时是在县委机关自办印刷,8开版每期印发500份,七天一期。1951年3月又将《生产通讯》改叫成《生产小报》,7月份正式定名为《沁县小报》。这个《沁县小报》我们办了好几年,直到1958年沁县和襄垣合并后报名才停用这个报名,截止此时《沁县小报》出刊了354期。9月6日襄沁县成立后,县委决定由《沁县小报》更名为《襄沁报》,而且要求周双刊四开四版发行,从9月份起新编刊期发行,定价每月2角,报社也由县委大院迁出至城内麻池上招待所借居。那时刘瑛是主编,我和田禹澄是编辑。刚搬到这里时,因是解放前的民房宅院,陈旧简陋,编辑室也是宿舍,吃饭还得听铃声回县委机关食堂吃。当过了两个月出版了12期时,11月7日又将沁源也合并过来了,襄沁县又叫成沁县,报名也改成了《沁县报》,报头先利用原《沁县小报》去了一个“小”字,期刊没变,接着从13期继续出刊。关于报头的题写,开始是沁县知名书法家李中杰老师写过,后来我父亲卫瑛也写过。

三县合并不久,时任省委书记的陶鲁笳来咱县视察工作时,主编刘瑛就趁机请求人家题写报头,陶书记很慷慨,欣然命笔题写,到12月29日笫19期时正式启用了这一新报头。1959年元旦,《沁县报》由周双刊改为隔日刋,即两天一期四开四版,报价每月增为4角。印刷也巳成为铅印,报纸办得质量也更高了。但随着本年7月20日和29日沁源、襄垣两县分别归回原建制后,《沁县报》出自128期而终结,后又恢复了《沁县小报》。直到1962年因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新闻纸张供不应求,又实行精简机构,报社被迫停办,6月底实行休刊。我就被调到了沁县广播站,实际上是受命于危难之中。因为当时广播站工作几乎处于瘫痪。要说咱县的广播事业,一开始就是用一个干电池收音机毎天收听省台播放的内容。有一个收音员,每天把收听到的中央和省里的重要材料抄录下来,然后交给县委领导过目,领导过目后需要向什么人传达才向什么人传达。后来才发展到和邮政部门协作,把广播线路由区上通到各乡、各行政村,先能通电话,后才能通广播喇叭。那时候我领导的广播站人手少,工作量大,往往是一个人干几个人工作,没白天没黑夜地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特别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个叫于淑慧的女播音员,品质很好,业务精通,尤其感人的是生产期间都不误一天播音,还要兼干其它工作。大家都遵照毛主席“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指示精神,不嫌苦不嫌累,全心全意做好工作。同时我们把一分钱掰成几分钱花,在修建机房、更新设备、创办栏目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受到当时行暑和县里的多次表扬和奖励。我这个人大概是命中和广播事业有缘,从1962年调入广播站到后来成了广播局,我是四进三出,总是在工作处于难办的时候就把我调进去了,但我也没辜负领导们对我的期望,总是竭尽全力工作,最后还是从那里办了离休,所以沁县广播事业由起初到中期的发展变化我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

新中国成立70年,变化确实惊人,现在咱《沁州新闻》无论从编辑技术到纸张质量还是印刷质量和发行数量都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广播事业的发展就也很神奇的很了。这得感谢咱共产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