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端午情思
李小艳

我的故乡,在晋东南的沁县,幼时的我,跟爷爷奶奶生活在恬静的农村。我的村子,和所有北方的村庄一样,贫困,民风淳朴,俨然世外桃源。

因为村子比周围的村庄较大,所以时兴八节的红火热闹,乡亲们之间待人接物的礼数比较周全。虽然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指望,全靠在土里刨食,家家都不富裕,但是该过的节日是万万不能马虎的。于是,日子就在小孩子们对一个个节日的盼望中飞速地过去。每年过完年,小孩子们玩够了花炮,看够了街上自制的花灯,荡过瘾了村中央搭起的八卦秋千和普通秋千,闹够了文艺,日子就在静静中等待下一个节日——端午节的到来。

盼吧盼吧,开河了,泥土解冻了,踩在上面一晃一晃真软和啊!紧接着,草芽冒尖了,紫色的粽子花先开了,这个名字的来历和它的粒粒小种子包裹在一个小小的粽子形状的种皮里有关吧。女孩们把紫花掐下戴在发髻,别提多素雅美丽了!等着等着,端午节就要来了!

奶奶妈妈们推碾上磨,把珍藏的糜子晒好,推成米,就进入了漫长的浆米阶段!每天从幼儿班回来,我都要帮奶奶给浆的黄米换水,奶奶疼爱的说:“小祖宗,干不了啥偏干啥,小心撒了米奶奶打!”呵呵,奶奶从没打过我一次,我才不怕呢!

星期天到了,我跟着奶奶去村北头采粽叶,也不知道是谁家的还是自己长起来的,我们村的婶子大娘奶奶姐姐们都在这里打棕叶,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访着家长里短打趣逗笑,嘻嘻哈哈的笑声传遍村子的上空。那时候的人们真快乐,日子紧巴却欲望少穷开心,只要一日三餐吃饱肚子就好。我们小孩子自然是不会去采粽叶的,一来个子不高,二来奶奶还怕粽叶划伤我的细皮嫩肉呢。

打完粽叶回了家,我就天天盼着奶奶包粽子了,每次回家都问奶奶还有几天过端午多会包粽子。直到奶奶给我搓好了五色线戴在手上脚上,我知道就要吃上香甜软糯的粽子了!

五月初一开始,奶奶会陆续包好多粽子,她细心地把红枣放进每一枚棕子里,紧紧地把粽叶搀好放米,最后拿蔺草缠紧捆好,一个个鼓囊囊胖乎乎的粽子就做好了。我守着奶奶包粽子,不肯去学校。奶奶赶快哄我“去吧去吧,等放学回来就有粽子吃了”于是,一步三回头地走了,于是一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就一溜烟地跑回家去吃粽子。

啊,水桶里堆满了粽子,奶奶看我回来笑眯眯地拿起糖罐等着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棕子,清香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剥开,撒糖,开吃!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奶奶欢喜地看着,爷爷又帮我剥开了另一个!小小的肚子真能吃啊,吃完了两个粽子,奶奶忙说:“今天不可以吃了,我们还要把这些粽子拿去跑亲戚呢!”于是,奶奶做午饭,我则被派了拿小篓子给邻居和亲戚去送粽子。去了谁家谁家也一定要再送回点他家的棕子,于是等我回家我的粽子篓子成了有各种口味的“百家棕”,乡里乡亲的情谊也随着棕子这个载体在村子里流淌!

转眼间我要去城里上小学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依依不舍地来送我,心灵手巧的好姐妹送上了她亲手拿纸条编成的棕子,外头还缠着五彩的丝线,长长的流苏在风中漾啊漾。在棕香横溢的季节,我作别了伙伴,离开了疼我爱我的爷爷奶奶,我走了,离开了熟悉的村庄,走出了奶奶幽幽的目光,却怎么也走不出奶奶长长的等待!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棕飘香,爱我的爷爷奶奶已仙逝,可再没有吃到过比奶奶包的好吃的棕子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