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沁县:抓牢产业扶贫富民富县双赢

地处太行山区的沁县贫困人口达3.7万多人,是全省58个贫困县之一。近年来,沁县扭住产业扶贫不放松,引进、扶持潞宝金和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带动性强、辐射性广的现代农业企业发展,为全县的产业扶贫探索出“企业赢效益,百姓得实惠”企农共赢的经营模式。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沁县产业扶贫也驶上快车道。

潞宝金和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种鸡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分割、饲料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依托沁县良好的水土资源优势和利好政策,年生产5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年屠宰5000万只肉鸡项目、5个自动化规模肉鸡场(年出栏肉鸡1300万只)项目、年产1万吨熟食品(调理品)项目等建成投产,形成“饲料加工——种鸡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分割与熟食品加工——鸡粪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还田供应玉米种植——玉米加工转化饲料”的全产业链闭环运行,带动全县养殖肉鸡规模达到3000万只,6691户贫困户户均增收7100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产品订单、资产收益、股份分红、生产务工等多种形式,持续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公司+基地”肉鸡养殖带动模式。沁县境内所有适合自建肉鸡养殖场的村,企业一律在选址、建舍、设备选型、设备安装、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肉鸡出栏前,企业与养殖合作社(户)签订“三固定五统一”代养合同,市场风险由企业承担,合作社(农户)只承担养殖风险。目前,全县共有肉鸡养殖场(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26个,年出栏肉鸡1700万只,从2016年至今肉鸡出栏量翻了两番。

金融扶贫肉鸡托养带动模式。针对无劳动能力或无投资意愿的贫困户及贫困人口,公司从2018年开始启动“1558+”肉鸡托养模式,以每年带动10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帮助每个贫困户贷款5万元购买鸡苗,并通过“托养”模式,由企业兜底、代养经营、捆绑式带动,连续实施5年,实现每户每年不低于8%的资产收益分红。同时,加上政府扶贫给予的贴息部分,最大限度释放了金融扶贫的助力效应和政策红利。据了解,2018年共带动983户,分红393.2万元。

扶贫车间务工带动模式。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产业、产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在潞宝金和生公司建设了扶贫车间,通过生产务工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目前,该公司有沁县籍职工1212人,其中贫困户737人,工资及福利人均4.89万元/年。此外,在毛鸡运输、饲料散料运输等方面也优先吸纳贫困群众。

资产收益型带动模式。针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稳定增收难的问题,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线,以股份合作为抓手,盘活集体和个人资产、资源及产业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注入潞宝金和生公司及相关带动主体,稳步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比如,定昌镇鹏胜养殖基地,定昌镇依托该公司注入产业扶贫资金600万元,年收益78万元,可带动488户贫困户1369人增收脱贫,27个村集体经济破零。此外,潞宝金和生公司租用农民土地900亩,每亩年均流转费650元,年土地流转收入近60万元。

玉米小杂粮订单带动模式。针对沁县农民以种植玉米、谷子传统作物为主的实际,依托潞宝金和生公司饲料加工、小米加工项目,与2700多户农民签订了订单。目前,潞宝金和生公司解决玉米转化面积5.2万亩、2.6万吨,按每斤高于市场价0.03元的价格收购,带动1006户农户增收。

“企业计划再投资15到20亿元,着力推进沁州黄耕读小镇等第三产业项目,全面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体系,力争打造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不断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实现一个民企带动一个县域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该公司负责人说。

温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