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六年五月十三日,县人民医院张志仁医生由于长期积劳成疾,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噩耗传来,从乡村的田间地头到城镇的街头巷尾,熟悉他的人无不扼腕痛惜,他工作生活过的领导和同事之间,他曾经医治过的众多城乡患者,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着对这位普通医生去世的哀悼之情。
家风家训,无形的力量
一九五二年九月,张志仁出生于沁县故县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张留锁是沁县著名中医师,历任故县镇地区医院院长,沁县医院副院长。他一手创建领导的故县地区医院,在全国首创了送医下乡,送医到村,引起了中央和省,地卫生系统的重视推广,一九六O年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表彰。《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分別刊发了故县医院的典型经验。
父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治病救人,扶贫济困的言传身教和“诚实守信,敬业乐群”的家风家训在张志仁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父亲指导教育下,学龄前的张志仁就能背颂二百余味药性和四十多个中药汤头,正值全国上下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省山医二院医疗卫生专家组和解放军301医院专家组来到故县医院,安营扎寨,传授技术,帮扶带徒。张志仁也置身其中,专心学习,认真操作,在常见病诊治及针灸,按摩等方面有了初始的进步。
学习实践,攀登的阶梯
一九六八年张志仁初中毕业后进入沁县故县医院卫校学习,于一九六九年被聘为故县镇的赤脚医生,担负起500多户人家2000多口人的日常诊疗工作。在经济困难,缺医少药的年代,他凭借一根银针和极其简易的医药资源,及时地治好了村民们的胃痉挛,偏头痛,牙疼,腰腿疼等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九七二年七月,经山西省中医专科学校招生人员的现场考评面试,志仁被正式录入省中医专科学校学习。他如饥似渴地,注意从字,词,句入手,通过记忆背诵,分析对比,较快的提高了自己阅读经典的能力。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进入沁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在上班之余,他与父亲切磋把脉体会,探讨组方过程中君臣佐使的配伍心得。他又主动请教老中医王燕臣先生,在业务交流学习中成了忘年之交的好朋友。在下乡送医的支农过程中,他坐在炕头上,通过望,闻,问,切,为他们开方治病,他又参加了地区组织的历时九个月中医经典著作研习班,参加了省第二人民医院为时一年的中医内科进修班,参加了省针灸培训学习班,山西省“电阻点变冲击疗法”学习班。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往复循环中,他的医术得到了提高升华。一九八五年他被破格提拔为县医院中医科主任,职称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
医德医技,奉献的双臂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每天早晨,张志仁医生诊疗办公室门前就排起长长的候诊队伍,面对物欲横流,医生要守住德的底线。患者以生死相托,医生就必须心无旁骛。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二O一一年的一天,一位从忻州而来的中年男士前来就诊,近二年来肠胃不适,不思茶饭,日见消瘦。张志仁在自然而然的谈话中,完成了望,闻,问,切。他的病灶在胃,根源在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长期肝胃不和,累积成患。三付中药,一席疏导,患者返程离去。一个月后,气色明显好转的患者带着一包烟酒来复诊。张志仁说:“你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不容易,这份情我领了,东西不能留。”这位眼眶闪着泪花的忻州汉子,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张医生,好人”!
如果说医德是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基于世界观价值观的行为规范的话,医技则是在读书实践中磨炼出的治病救人的技能技巧。张志仁医生之所以能得到群众的信赖,是他长年读书实践苦修苦炼的结果。在他的案头一本已经破旧的《脾胃论注释》,他把书中的论述应用到千百患者的诊疗实践。沁县南里村的一位中年妇女三月前在长治和平医院确诊为肝硬化腹水。多处诊疗效果不明显,六付药服下之后,感觉不错,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治疗,经县医院B超影像诊断,腹水消退,她的病奇迹般康复了。
二O一二年张志仁医生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为了方便群众,他婉拒了多处的高薪聘请,返聘县医院为群众诊疗。
二O一五年张志仁患病后,身心憔悴,自顾不暇的他面对登门的病人,右手扎着输液管,左手为老人诊脉后,经他口授,妻子记录了药方,艰难地完成了诊疗过程。二O一六年春节前后,当他躺在市医院的病床上时,仍有患者觅踪而至,他同样以口授,妻子代书的形式为他们作了最后的诊疗。
张志仁医生走了,他走的匆忙突然,让许多等侯他治疗的患者怅然若失。但是,他德技双馨的形象却留在了老百姓的心中,他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仍然在振兴中华的队伍中发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