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曹建波:产业发展有门路 家人齐心谋致富
郭学红 闫国平

迎春村曹建波的养牛场后,只见哞哞的牛叫声响彻整个牛场,成群的牛被圈养在一个个标准的牛栏里,牛儿从牛栏里露出头正悠闲地吃着饲料,还有个别好胜的牛争先恐后从栏舍伸出头,津津有味地享受食物。再往前走了十几米,映入眼睑的是在一块平地上成捆成捆地、有次序地摞着一大堆打好捆的玉米秸,曹建波正在一个牛棚门口为牛烧水。

这位看上去忠厚踏实而又貌不惊人的年轻后生,见到我们后微笑着打了招呼,接下来便领着我们参观了两个牛棚和饲草库房,参观了即将再建牛棚的场地与他的拖拉机、打捆机、包装机、粉碎机等,还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将野地的玉米秸秆打捆包装,如何粉碎玉米秸秆,如何配置饲料,如何给牛饮水、喂盐等。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他还让我们观看了近期得到的宝贝——一个花里唿哨正钻在它母亲肚下吸奶的小牛犊子。间隙他还很兴奋地告诉我们一个秘密——现在有十来头母牛都怀孕了,并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明年三月下几头,五月下几头,六月下几头。他用朴朴实实的语言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发展养牛的指导思想、筹建过程、预定规划等。

看了曹建波养的15头母牛和1头花牛犊及所有养牛设施、饲草料后,既对他的现时举措和发展思路表示赞赏,但又对他的资金来源产生疑虑,于是就开门见山地问起了他的资金问题。不料他指着村中位置不紧不慢地说:“你们来了好一阵了也没喝口水,要不咱们下我家开的菜店里消消停停一边喝水一边听我说来。”我们表示同意,就跟着他往村中走去。

当我们相跟着跨过当街马路后,建波就领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叫“迎春秀芳蔬菜店”里,然后就给我们介绍疏菜店的女主人是她的爱人,这家疏菜店就是他家开的。此时我们更对建波感了兴趣。丈夫养牛,妻子经营店铺,这一对夫妇还真有点头脑,同时也对他的养牛资金来源似乎捋清了点眉目。正当我在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时,建波边给我们倒水边又打开了话匣子,但话音中却带有伤感,然而我们还是非常认真地听完了他的一段漫长的叙述。他那些非常感人的故事,禁不住有时还要我们落几滴泪花。

听建波说,他是上完小学四年级后就因家贫失学了,那年他刚13虚岁,但因家贫失学更不能容他在家吃闲饭。老实巴交的父亲曹二虎就央告本村一个修摩托的,让建波跟着学。这样一学就是三年,修摩托技术学了些,但更重要的是边学修摩托还捎带“偷”到了旁边门店的电焊技术。三年谢师以后他就壮着胆子独闯江湖。先到福建省福州,后又辗转四川省龙岩,用他“偷”到的技术干起了电焊活。2年的远征打拼,练就了他的电焊本领,也挣下了一些钱。

年轻时东奔西跑,干过好多活计的建波头脑更灵活了。一方面重租了现在这三间二楼门市部,扩大了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筹建牛场的计划在悄然中步步为营地实施着。经过一年多的筹建,租赁二亩多地的养牛基地建立起来了。2018年的夏天开始陆续买回了母牛,直至笔者参观时已达到了15头大母牛,还生了一个犊,真可谓添牛进口,牛丁兴旺了。开始是纯粹购买草料,可喂了一两个月后建波就着实犯了愁。眨眼间秋收开始,看着野外玉米秸杆无人理睬,他开始打起了收玉米秸杆的注意了。他先是托经营废品的朋友6000元买回了一台铁牛60烂拖拉机,又买了一台粉碎打捆一体机,经过精心维修都变废为宝成了他的得手机械,还花了14300元买了一台打包机。然后与左邻右舍达成协议,用玉米秸杆换取牛粪。他把一百多亩的玉米秸杆全部粉碎打捆包装后,齐刷刷地躲在了库房和旁边的空地中,等待着发酵,为牛备足了将近一年的饲草。而他又用自家生产的玉米和以卖豆腐换回的豆渣,将二者粉碎拌匀后做成了牛的极好饲料。十几年的艰难跋涉,十几年的奋力拼搏,挣回来的30多万元几乎全部用于牛场的筹建。牛场办起来了,建波每天忙里忙外,既需备草备料,又需精心饲养。他的老父亲为他看照牛场,老母亲帮他带孩子,妻子照常经营着菜店,四个大人各负其责,各尽所能,维持着全家七口人的生计。他们没贷国家一分款,没借亲朋一分钱,没用一个雇用工,就凭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摆脫了贫困,走上了富裕。这大概就是“天道酬勤”了吧。而他今年才33岁,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曹建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感动了迎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2018年秋天,一个鲜红的“致富光荣”匾挂在了他家的墙上。他返乡创业发展养牛的事迹也不胫而走传遍了沁县,传到了周边县区,2018年的冬天本县的外县的人们都陆续前来参观取经。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他酝酿的50头存栏计划也将在越来越变为现实。而且他说将来发展到50头牛的规模时就要将村里的特别贫困户吸收进来当员工,让他们也能挣到钱,真正摆脱贫困。我们为他的设想而感动。

当走在返城的路上时,我的脑海里一直闪着曹建波说过的话“小时候很喜欢看人家门前的对联,其中‘向阳门第春常在,勤劳人家福有余’是很多农户喜欢用的,每次读到它都觉得一个热烈蓬勃的春天就在眼前。如今在这么好的外围环境下,我们应该乘着脱贫攻坚的春风,依靠自己的力量,借势而为。聪明的用智慧,勤劳的用双手,用对方法,找准路子,摆脱贫困并不是传说,甚至不仅仅是脱贫,更有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就是这样有爱的一家人齐上阵,使他们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也只是脱贫攻坚致富路上的一个缩影。

相信,拨云见日的时候,乡村依然还是记忆里那个温暖的家园,还是有植根于大地深处的向上的力量,那是属于乡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