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同商发展大计 共谋跨越良策
——县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议政发言摘要
正视问题 巩固成果 促进我县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县政协委员 郭志平

2014年以来,我县在脱贫攻坚方面累计投入21.4亿元,其中在产业方面投资达12.8亿元实施项目890多个,占比59.8%。从2018年看,全县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4亿元。可以看出,我县产业扶贫投入大,覆盖面广,一大批项目已经投产达效,一些项目收益也很可观,特别是我县万家福肉鸡养殖项目,年分红可达13%,是资产收益类项目中收益最高的。但从群众反映和调研情况看,仍存在一些务必高度重视、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我县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项目存在仓促上马且低端化、同质化等问题。因上级要求急,时间紧,部分贫困村只要有想法就上报,对出现的市场风险和跟风现象毫无觉察。一些乡村旅游项目缺乏详细的、长远的规划;还有一些村级小型养殖场,规划明显不合理,且无人经营,从建成就开始闲置。

二是部分产业扶贫项目谋划不足,存在“赶鸭子上架”问题。在调研的产业项目中,普遍反映没有项目可干,有的项目是迫于脱贫任务而硬上的,干部心中无底,有的已经建正或正在建设的项目经营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多数是简单承包,一包了之,收益甚微。

三是个别部门对产业扶贫项目指导不力,存在“只说不管”“只看不帮”的问题。一些产业扶贫项目由于资金、技术、机制等先天因素不足,加之职能部门未及时跟踪指导,使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出现亏损,甚至停产现象。

四是奖惩激励机制不明,基层干部中存在对发展扶贫产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促进扶贫产业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扶贫产业的组织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越改革越有活力,越开放越有发展。县脱贫攻坚领导组要切实加强对现有扶贫产业的领导、规划和扶持,特别是针对现有扶贫产业要开展大调研活动,综合情况、分析研判,出台一业一策,确保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二)提升扶贫产业的科技水平。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到建设、投产、运营,职能部门都要深入现场指导,当好项目的“科技保姆”。一是建议实行产业首席专家制,建立符合全县扶贫产业实际的示范基地,加强对扶贫产业集成技术的推广。二是建议对非正常的扶贫产业项目,通过租赁、参股、转让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项目经营权向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大户或龙头企业集聚。

(三)激发创业和就业的内生动力。产业扶贫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一是要出台一批管用实用的激励政策,比如明确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时可以领取适当报酬,让干部想干;在营商环境方面,要推进一站式一次性办结等措施,让企业少跑路,多干事。通过一系列管用实用政策既激励群众,也激励干部,更鼓励企业,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创新创业。二是要立足优势挖潜能,培养一批叫的响、有市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让价值成为价格,把产品变成商品。三是要跳出农业开新径,引进一批手工业,建设一批扶贫车间,让就近就业成为增收的主要渠道。四是要顺势而为求突破,抢抓政策红利、用足科技力量,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等,通过互联网架起我县民营企业和全国大、中城市联系沟通的桥梁。

(四)注重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产业扶贫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要加大项目扶持、创新扶持模式,通过消费扶贫、订单生产、公司+、合作社+等输血方式,引导贫困群众自主转变生产方式,自主调整产业结构,让输血变造血,强化自身动力,增加发展潜力,持续健康发展,真正实现稳定脱贫。

旧城改造势在必行 真抓实干快速推进
县政协委员 莫少云

我县县城的基本状况及旧城改造进展情况

从居住环境看,好多居民的住房包括门面房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不少居民的院子较低,排水不畅,下雨天雨水倒灌,一片泽国;加之群众中封建迷信思想作祟,建房圈院一家一个向,七扭八歪,非常杂乱,门牌号数都难以寻找。

从公共安全看,多处残墙断壁摇摇欲坠,各种线路错乱交织,居民小巷照明不良,居民区出租房多、暂住人口多,各种安全隐患较多。

从交通出行看,街道狭窄,没有扩展空间,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拥堵严重;小区内巷道蜿蜒曲折,人行难、车行更难,消防车、救护车无法进入,一旦需要救护,只能干瞪眼。

从公共设施看,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极少,公共厕所、垃圾倾倒专门场地基本没有,绿地、广场就更谈不上了。

从人口容积率看,不到3平方公里的面积,居住着6万多人,人均面积只有16平方米,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近几年旧城改造具体到了南关社区、育才社区和东苑社区的将台巷三个片区,但目前只有将台巷属于机关单位的棚户区有拆除的行动,其它两个片区没有任何动静。可能老百姓不知内情、不知底细、看法片面,但县委、政府说了多年、年年都说的旧城改造迟迟未见明显动静,也确实难以面对县人。

加快推进旧城改造项目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严肃认真,审慎决策。旧城改造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时机不成熟,考虑不周全,要慎重决策。

二是要落实决定,取信于民。既然县委、县政府对旧城改造多次研究,反复论证,县人大也作过决定,就不能再当儿戏,就应该不折不扣地去落实决定,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使旧城改造有实质性进展,不要让群众老认为是“空喊口号”、“纸上谈兵”。

三是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一要做好整体改造开发规划。按照“一改一个片、一改一条街”的思路,统筹考虑教育医疗、商业服务、文体娱乐、停车场、步行街等城市设施建设,高标准推进规模改造。二要做到科学规划与优化产业相结合。注重科学规划,打造精品商务街区,使旧城改造改出一条新街、改出一批新居、改出一批新产业。通过吸引居民就业,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三要注重环境建设和景观建设相结合。坚持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原则,优化规划模式,突出生态特色,塑造景观特点,建造标志性建筑,进一步彰显古县特色、水城风姿。四要做好拆迁安置和回迁安置工作。

四是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一是住建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要紧盯国家和省市政策动向,抢抓机遇,主动谋划,完善上报资料,力争最大程度获得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二是要多渠道融通资金。在2019年棚改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将被取消的情况下,我县旧城改造可采取利用国家棚改专项债、利用 PPP模式、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和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融资,着力破解旧城改造资金难题,为旧城改造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三是政府主导,着力引进实力强、信誉优、业绩好的合作开发商,开发商可以是由一家具有良好资质、经济实力和旧城改造经验的企业独立完成,或者是分片区由不同的开发商完成。

五是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要把旧城改造工作真正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程,强化组织指挥,组织精兵强将,制定出时间表,落实好责任制,像脱贫攻坚一样,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加快运作步伐,推进项目实施,使旧城改造工程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破解难题 优化环境 促进我县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县政协委员 杜鹏飞

到2018年底,我县民营企业发展到1481家,注册资金415,938万元,占有量为83.9%,创收4200多万元,从业人员15,390人。但我县民营企业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以传统加工业为主,缺乏新型产业。现有的民营企业加工工艺简单粗超,产品单一,导致民营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小。同时,以传统加工工业为主的企业对市场,资源依赖性强,易受气候,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抵御风险能力差。

二、规模普遍较小,重复投资多。这一现象造成某些领域竞争激烈,某些领域无人问津的不平衡现象。同时,民营企业中存在家庭式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落后的同时又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导致民营企业竞争力不强。

三、企业位置分散,布局不合理。我县民营企业普遍位于偏远地区,布局分散,远离市场。不利于统一管理,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又增加了原料、产品运输成本。

四、用工难度较大,职工素质低。民营企业在岗职工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培训难度大。同时民营企业工资档次拉不开,无法吸引新鲜血液,也无法很好提高职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融资难上加难,发展没有保障。企业规模小,缺乏创新能力,不具备吸引融资的优势条件。

六、部门责任不落实,服务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对民营企业发展关心不够,指导不力,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巩固传统产业,研发新型产品。在这方面,沁县合创彩砖有限公司就是很好的学习榜样。该企业抓住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引进先进设备,研发新产品,增加产品多样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扩大市场份额,导致企业效益直线上升。还有良良粮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持续研发,坚持把家庭蒸馒头的工艺市场化,让千家万户吃到味道纯正的馒头。

二,积极开拓创新,加快转型发展。要通过外出学习参观开拓眼界,转变思路,紧紧抓住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向高、精、尖、专转化。

三,联手抱团取暖,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政府领导、商会联合、企业参与集资,建立企业诚信机制和担保融资公司,扩大融资渠道。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贵、慢的问题,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四,努力改进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一是要把民营企业发展提到战略高度来对待。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领导,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持续关心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二是要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县委、县政府以及职能部门领导要经常深入民营企业调查研究,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研讨会,听取民营企业的心声和诉求,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把好方向、脉络。三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6个方面的政策。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引导市场公平竞争,对一些有潜力、有市场、有前景的企业给予扶持和补贴。四是要帮助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整合银行、工商、税务、质检、商检等信用建设管理体系资源,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对民营企业实行优惠担保费率。五是要帮助民营企业培养人才。

认真落实习总书记要求 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护
县政协委员 王国萍

截止2018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85.946公里。特别是2017、2018两年,积极开展公路建设大会战,建设农村公路406.9公里,超过了前10年的总和。确保了全县184个贫困村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运车,为我县2018年如期脱贫“摘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县农村公路里程的快速增加,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重里程轻配套。农村公路建设,理应是“路渠水绿”一体化推进,但由于我县资金和责任两个“落实”不到位,存在路修了不少,但水渠、路肩、两侧绿化等配套不到位问题。一是部分路段没有排水渠。公路40%未配套修建排水渠。二是村道普遍没有整路肩。三是村道两侧没有种树,缺少绿色。

二、重建设轻养护。究其原因:一是机制不顺,县乡村三级公路所有权、管理权、养护权“三权”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管理越位和养护缺位的情况同时存在。二是缺乏资金保障。目前,省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是,省级补助县道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公里1000元,不足部分由县人民政府1:1配套列入财政预算。而我县经济薄弱,财政预算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甚微。三是缺乏人员技术。近几年我县农村公路里程快速增加,按农村公路养护要求需配备技术人员85人,但交通运输局养管中心人员编制还是十几个,还是二十年前的6人。

三、重运行轻整治。一些新修的农村公路路段除了检查时除除草,平时两侧杂草丛生;排水边沟淤积,流水不畅;路面障碍物堆积,得不到及时处置,严重影响乡容村貌和行车安全。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建议

一、明确职责,完善管护体系。一是县政府要把农村公路管护列入重要议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立以政府负总责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由交通部门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二是要明确三级道路的所用权、管理权,强化交通部门监管职责。严格按照县政府出台的《沁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对所有农村公路实行档案化管理,一路一档,分段包干。三是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全县目标考核内容,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年终根据各条线路日常检查和年终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分,兑现公路养护资金,促进管护工作。

二、管养结合,实行市场运作。一是农村公路县道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可由县交通部门依法组织实施。二是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大中修、桥梁、防护、水毁修复等技术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可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等竞争方式,择优选定有养护资质的养护作业单位组织实施。三是未硬化的乡村公路的正常养护,可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沿线村民。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别困难并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乡、村公路,可以通过聘用、委托、承包等方式由个人(农户)分段进行管护,由路段所在地村民委员会牵头组织。

三、严格监管,用好有限资金。一是作好全县农村公路养护里程数据上报,争取列入省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对省、市下拨的养路经费统筹安排使用。二是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除正常养护经费外,不足资金应由县财政统筹解决。三是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积极引导沿线村民投工投劳养护农村公路,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和公路沿线受益企事业单位、个人,以组织义务劳动、支援设备材料、自愿捐资等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养护事业。四是上级下拨的养护资金和县政府纳入财政预算的养护资金,财政、审计、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监督,确保正常使用。

四、依法管护,确保道路畅通。一是县交通运输局路政大队要强化路政巡查,重点对以路为市、打场晒粮、乱堆乱放、挖掘路肩、毁坏行道树、在路旁搭建违章建筑、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治理。二是要在农村公路设置限载、限高、限宽障碍标志,禁止超限超载车辆通行。加强路政管理和超限治理。三是要通过媒体宣传和在道路上设立宣传牌,大力宣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和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公路管护。

加强县城公厕建设管理 努力解决群众如厕难题
县政协委员 孙 涛

县城公厕建设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是能用的公厕少的可怜,很难满足群众如厕之需。我县旧城区面积近3平方公里,居住着五、六万人口,但目前能供使用的公厕仅有两座

二是只建小区不建公厕,只管住人不考虑他人。近些年来,县城修建了不少住宅小区,但几乎每个小区都没有公厕。说明公厕建设规划落实不到位。

三是机关单位公厕封闭,不为群众提供方便。面对县城公厕严重缺乏的状况,县政府早几年就要求机关单位公厕一律对外开放,但有好多机关单位的公厕根本就不对外开放,

四是建成公厕闲置不用,“聋子的耳朵—摆设”。为适应城市发展,近几年相继在红旗小学附近、牺盟会新军纪念馆门前、南关社区、西苑社区、红旗街地球仪公园、二郞山永庆寺、湖滨公园新建公厕7座,但至今一直没有投入使用。

加强县城公厕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一)理顺关系,让已建成的公厕应尽快投入使用。对已建成的公厕,应明确权属,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设施,由园林部门或环卫部门统一管理。在管理上实现“五有”,即:有水、有电、有暖、有保洁、有维护。财政对县城公厕所需费用应足额预算和拨付,保证公厕全天开放,免费使用。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像外地那样挂上“本单位厕所对外开放”的牌子,让机关单位厕所真正、全部对外开放,实现“公厕共享”,让群众“方便”更加方便。

(二)规划先行,公厕与住宅区、公共场所等项目配套建设。解决公厕配套建设问题,必须首先在规划上做文章。在旧城改造中,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社区人口规模与空间距离,确定我县公厕建设的指标体系,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凡居民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场所、街巷主干道等建设项目,公厕建设要做到“三同时四不”,即同时设计规划、同时施工建设、同时监理验收。否则,职能部门不予办理审批手续、不准开工建设、不进行竣工验收、不允许投入使用。对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补建公厕。

(三)解决资金,加快建设标准化公厕。新建公厕,要本着卫生、便民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施工。一是要做到设施完善。公厕内应设置洗手盆、面镜、手纸盒、废红篓、挂衣钩、显示无人门锁等等硬件设施。二是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儿童等不同人群的如厕需求,既方便残疾人、儿童如厕,也方便监护人、护理人照料等人性化特点。三是要考虑女性特点,相应增加女厕厕位的数量。四是公厕指示牌应合理设置,门牌字应大而醒目,夜间应有霓红灯显示。

(四)积极探索,试行公厕市场化运作模式。针对我县经济困难、财力匮乏的实际,除政府投资建设公厕外,还可采取政府统一规划、社会力量投资、公厕有偿使用,“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的市场化运作,来解决我县财力不足、县城公厕严重缺乏的问题,加快公厕建设,营造卢书记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干净、整洁、文明、舒适”的市容环境,打造名副其实的美丽沁洲、宜居水城。

认真解决县城集中供暖存在问题 让居民充分享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县政协委员 李国庆

201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在职能部门和供热公司的艰苦努力下,终于实现了县城机关单位和部分居民集中供暖,去年下半年又对未实行集中供暖的居民户实施了“煤改气”工程。

县城集中供暖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居民反映和调研情况来看,华阳供暖有限公司的锅炉供暖和山西国新能源公司的“煤改气”供暖都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闲时不维修,用时才急修。老百姓有一句俗话叫“闲时做下忙时用”。我们的取暖季是十一月份到次年的三月底,从四月份开始到冬季供暖有7个月的停暖期。但华阳公司的供暖设备却不在停暖期维修,每年都是到了供暖期才仓促维修锅炉,天寒地冻时才破路改造管道,既影响了按时供暖,开挖的路面冬天也不能铺装。

二是规划不合理,待遇不一样。从目前来看,同一个片区,有的住户是华阳公司热水供暖,有的住户是国新能源的“煤改气”供暖,形成了“三个不同”,即供暖方式不同导致了取暖温度不同、采暖费用不同。华阳公司的热水供暖温度较高,大部分能达到20摄氏度以上,价格还便宜,100平方米的住房一个采暖季不到2000元。而国新能源的“煤改气”供暖,不仅温度低,很难达到20摄氏度,一个月的采暖费就得2000多元,尽管国家给补贴,多数居民仍难以承受。三年后政府不再补贴,居民将更加承受不了。群众认为这是政府没有科学论证,是盲目跟风的一项“劳民伤财”工程,编的顺口溜叫“气是烧不起,人也快气死”。还有一种情况是,供暖管道到了机关单位和住户门口却不给接暖,说明县城集中供暖布局上缺乏统一规划,服务上有亲疏之分。

三是供暖不科学,服务跟不上。去年冬天开始供暖时,天气还不太冷,好多住户的室内温度接近30摄氏度,开门敞户都热的受不了,但是到了数九寒天,供暖温度却降低了。西苑小区等不少小区居民反映,家里冷的时候只有十一、二度,开着电暖器还得穿上厚棉袄,冷冻难捱。这种现象说明供热公司服务跟不上,没有在不同阶段到用户家中调查体验温度,根据气温变化合理调节供热量。再一种情况是每到气温下降最需要暖气的时候,供热设备就出故障,究竟是管理问题还是技术问题,不得而知。加上先有的两台锅炉满负荷运行,没有备用锅炉,有时候一停就是两三天,取暖费却分文不减。

四是补贴不落实,经费没保障。据华阳公司反映,2017年供暖运行成本4200多万元,收取二网配套费和供暖费2800多万元;县财政预算补1600多万,只拨付800万元。2018年为配合县城环保达标,供暖面积增加了20万平方米,每天运行费用达30多万元,按供暖150天计算共需要4500多万元,而县财政预算仅为2000万元,只到位1100万元;应收供暖费2800万元,只收回2200万元,尚有500多万元未收回。

解决县城集中供暖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增加设备,扩大供热。县政府应设法筹集资金,扩大华阳公司集中供暖产能,争取县城居民都能享受到价廉热高的冬季供暖。最少要再配置一台58兆瓦以上锅炉。

二是要协调统筹,降低气价。在居民不能全部享受华阳公司供暖、部分居民却是需要使用“煤改气”取暖的情况下,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督促有关公司尽快申请我县与襄垣或武乡等有供热能力的周边县输气管网的衔接,铺设通往县城的输气管道,将车辆运气改为管道输气,最大限度降低气价,尽量减轻居民负担。

三是要解决经c费,提供保障。县政府要真正把集中供暖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对华阳公司的补贴应足额拨付,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取暖费用应足额预算,避免大额拖欠取暖费影响燃煤购买和设备维修,保证供暖系统正常运行。

四是要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政府职能部门要协调两个供暖公司在取暖季的不同时段,进社区、入住户,开展“访民问暖”的活动,倾听意见,解决问题,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把暖流送到居民家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民众心中,实现共享温暖,共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