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次村乡五龙头村,因五座大山环抱而得名,五龙河穿村而过,山水相连,风光旖旎。
也正是因为山连水、水接山,五龙头村人走向小康的路注定要更漫长。然而,这漫长的道路阻挡不住勤劳智慧的五龙头村人。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和自然条件,依托省市县乡的精准帮扶,五龙头村的脱贫攻坚步伐坚定而有力。
初冬时节,曾经担任五龙头村第一书记的王磊再次漫步在乡村小道上,沿途遇上村民,大家都热情地同他微笑问好。
王磊是沁县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筹备组规划建设部科长,2015年8月,被选派到次村乡五星村(五龙头村)担任第一书记。2017年4月,调整到松村乡南王村担任第一书记。2017年7月,调整到松村乡北头村担任第一书记。2016年7月,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农村第一书记”;2017年12月,他作为优秀第一书记代表出席省、市团代会。2018年5月,被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青年”。
回到曾经战斗过的村庄,再访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小山村,让他难以忘怀那段岁月。
他来到村民付建忠家,付建忠正在院子里加工刚刚收获的谷子。只见他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把一袋谷子倒入其中,瞬间金黄色的小米就如瀑布般从机器中流出。
“次村乡是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之一,这里的小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经常供不应求。”当时,一个念头瞬间就在王磊脑海产生:“随着次村乡小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五龙头村也可以将小米产业发展成全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扩大规模、打造品牌,把小米质量优势真正转化成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
从付建忠家中走出,王磊来到了村里的养牛合作社。别看地方其貌不扬,这可是沁县最大的养牛场,这里的肉牛最远能卖到香港呢。
村民付建伟是合作社的带头人之一,已经养牛30多年的老付早已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这次返乡创业,他更多的是想为村里的乡亲们做点实事。
付建伟给王磊算了一笔养牛账:“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寄养模式,合作社与贫困户各出资50%购买小牛,然后合作社负责饲养、销售,最终贫困户获70%的利润。而在贫困户出资的50%中,还有一半来自财政补贴,相当于村民只需出资25%。”
以今年每头肉牛利润5000元计算,每个贫困户养一头牛纯收入达3500元,如今,已有19户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每户寄养4头牛,收入能突破1万元。
毕竟,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优势,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真正斩断穷根、开掘富源。
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到160头牛的规模,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付建伟的目标。“接下来,我们计划利用村里的山坡地散养肉牛,扩大到500头,到那时,全村的贫困户都能跟着我们脱贫致富了!”付建伟骄傲地说。
漫步在刚刚硬化的乡间小道,古朴的青砖白缝灰瓦民房、潺潺的小溪,都让王磊再次感到心旷神怡。
如今,五龙头村在市政府办的包联帮扶下,在王磊和现任第一书记马旭宏的倾心帮扶下,早已变了模样。
“现在,村里硬化了道路,新修了河边的防护墙,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了。下一步,我们把发展乡村旅游提上了日程,利用村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增加村民收入。”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五龙头村的确有着自己的优势。
老家沁县的90后摄影师张亮,2016年在五龙头村待了半年时间,半年里,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这里秀美的山水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张亮告诉王磊:“我很骄傲自己的家乡还有一片这样的风景,也希望用自己的图片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感受生活的纯粹。”
现在,走在村里,王磊还是能听到这样的呼声:“王书记,进来坐下喝口水吧!”“王书记,家里有好吃的菜,尝一下,很新鲜”……每每听到五龙头村乡亲们亲切的邀请,王磊总觉得心里热乎乎的,因为他始终坚信,第一书记只有把心交给群众,以真诚换真心,群众才能把第一书记当“我们村的人”。
夕阳西下,五龙头村在阳光的映衬下,正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王磊说,回到这里,就像回到“家”一样亲切,他也真心希望五龙头村的百姓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