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我县家宁娜红色农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人更忙了。1月12日,记者刚刚走进这里,就看到工人们正将成捆的秸秆草垛搬运到生产车间。在这里,以往让大家伙儿犯愁的秸秆成了“香饽饽”,经过粉碎、烘干、压制等多道程序的“锤炼”后,变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取代冬季燃煤锅炉用煤。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生物质颗粒是一种新型环保能源产品,燃烧时对大气环境没有污染,在同样的供热面积下,可比普通锅炉节约40%的费用,而且燃烧后的灰烬可作为优质有机钾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既经济又安全。
新店镇南池村村民郝树宏则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家里的生物质燃料锅炉,“政府出资购买锅炉送给我们村民,我们自己购买燃料就行,家里暖暖和和也不怕到处落灰了。”
2018年,我县紧抓长治市入围“2018年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的重大机遇,立足以气代煤施工难度大、以电代煤电力负荷不足、取暖成本高且县内目前尚无天然气供气网络、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的县情实际,经过多次考察研究,决定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原则,充分发挥农业秸秆、树枝、木屑等农林废弃物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冬季生物质供暖新模式,走出一条煤改生物质清洁取暖新路子。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改造。结合各乡镇、居民点的地域特色,确定具体推进办法,即大型集中移民小区利用原有的供暖管网,采用集中式生物质燃料锅炉供暖;分散农户则采用单户单台锅炉;对于户型面积不大,且居住时间不固定的住户则采用单台风暖式生物质锅炉,扎实有序推进供暖改造。
坚持以奖代补,政策激励。该县按照“县政府推动、乡镇组织”的实施模式,出台了奖补措施,对农户生物质清洁取暖设备进行补贴,并将这些奖补资金作为村集体入股生物质燃料加工项目的股金,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极大激发了各乡、村和农户推广使用生物质供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自给自足,保障燃料。为有效解决群众供暖季燃料断档问题,该县在全县规划布设了包括家宁娜红色农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内的6个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努力实现燃料供应自给有余,同时,各乡镇积极对接燃料供应商,先期为群众提供颗粒燃料,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同时,借势利导,将推广生物质供暖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6个生物质燃料加工厂通过按比例给予资产收益分红、工人优先从贫困户中招聘、收购贫困户原料三条渠道,辐射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增收。为真正让贫困群众温暖过冬,该县还积极引导燃料加工厂实行以原料换燃料和以劳力换燃料,有效破解了贫困户“取暖难、取暖贵”的问题。
截至目前,我县农村地区生物质清洁供暖已改造完成4239户,全县农村冬季取暖由生物质能替代燃煤后,可减少原煤消耗2.5万吨,平均每户的燃料成本较往年可节约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