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时照锋:盘活“一亩三分地” 做好“大棚经济”文章
郭学红 秦超

1月3日,记者来到段柳乡双沟村见到时照锋时,他正在大棚里采摘北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有了党的好政策,咱也得踏实肯干。”谈起自己的致富经验,时照锋说道。

今年50岁的时照锋奉行勤字当头、自立自强。看到一个个蔬菜大棚竖立在目,棚内种满了北瓜、西红柿等蔬菜,时照锋一家忙着采摘装箱销售。时照锋告诉记者,2016年开始探索,在党的各项政策、村委的号召帮扶下发展蔬菜大棚,他承包了3亩土地,建了2个蔬菜大棚。大棚建成后,种上了时令蔬菜。首年种植,由于技术跟不上、品种无特色,效益不佳。经过学习,农业专家鼓励他引进先进种植模式,从2017年开始好转,收入俱增。今年,他在大棚里种上了北瓜和西红柿。由于勤于管理,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引得周边客商争相定购采摘。每当蔬菜成熟时,他还动用家里亲戚帮忙采摘,今年,种植技术更进一步提高,北瓜以每斤1.8元出售给太谷的一家企业,售价高出其他种植户的价格,日产700斤,每天收入1000元,预计年纯收入6万元左右,到2019年预计日产可以达到900多斤,真是成了名副其实的村里致富带头人。

说起种植大棚的起始,时照锋老婆跟我们说“以前她老公打工,一年下来,虽然挣了些苦力钱,但农忙时还得回来照顾家庭,挣的钱许多花在了路途上,积攒的钱基本是很微薄,不得已还是靠几亩土地维持生活。”于是他们萌发了庄稼汉还是多动脑考虑靠土地发家致富,搞起了蔬菜大棚,就这样点燃了他们家创业的激情。

如今,大棚蔬菜种植成了时照锋、王华一家的致富门路。王华说“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其实变则通,通则成。‘给’不是最佳对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是根,结构调整是魂。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利用好党和国家给的优惠政策,用自己双手劳动致富,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一定都可以早日脱贫走上发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