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写在《沁县教育志》正式出版之际
王向明

秋天是丰收的时刻。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由县委卢书记作序,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沁县教育志》正式出版发行了!这不仅是我县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教育战线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自古至今,沁县大地就教育兴盛,兴学重教代代相传,教书育人生生不息,培养人才万世绵长。县内书墨飘香,耕读传家,人文昌盛,名家辈出。仅清代一朝,沁县就有17名文进士和2名武进士入朝。清末,沁县开新学之先,兴办沁县高等小学堂,公办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走在上党乃至山西先进行列。土地革命时期,沁县教育如火如荼,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几代教育人的努力下,沁县教育突飞猛进,实现了办学规模的大发展,办学条件的大改善,办学层次的大飞跃,办学质量的大提高,办学水平的大跨越。《沁县教育志》的编纂出版,对我县教育战线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编辑出版教育志,是承前启后的沁县教育人的夙愿。《沁县教育志》从编纂到出版,经过了三十四年的漫长历程。从1984年11月到如今,先后三次启动了教育志编纂工作。前两次都是因为经费原因,未能出版,但是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沁县的第一稿教育志,在1989年12月召开的山西省教育志评审会上,荣获“编纂教育志成绩显著”奖匾,成为全省八个受奖县之一。二稿于1994年4月带到北京,经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专家、编辑审阅,认为体例完备、条目规范、内容翔实,可以出版,并在当年取得全国统一书号,也未能出版。

2011年5月,我来到教育局工作以后,不少前辈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教育有感情的人,都一再叮嘱我要把教育志出版。我感觉沁县是教育县、文化县,到现在没有出版教育志是一种遗憾。于是,2012年我找到田禹定老师,郑重邀请田老师担任教育志副主编,负责教育志的具体编纂工作。田老师不顾年高体弱,毅然接受,并且给我说:“我一定要以出版沁县教育志为己任,有生之年完成这一工作,完成几代教育人的愿望。”田老师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组织编辑人员从学习《地方志工作条例》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几年时间积劳成疾,就在病重住院弥留之际,仍然在病床上修改文稿,但是苍天无眼,田老师临终未能出版教育志遗憾千秋。一稿、二稿主编许金荣,在三稿编纂过程中,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让编纂工作避免了弯路。田老师去逝以后,我承担了全书的统稿工作,全体编辑人员在成稿过程中,满腔热忱,无怨无悔,受命秉志,钩沉索隐,披沙拣金,终成此书。三稿教育志可以说是“源流并举,遵古不泥,既有对前志的箫规曹随之处,又有突出时代特征的独出机杼之笔”。县委卢书记对此高度重视,欣然为本书作序。县财政解决了印刷经费,给予了最大保障。

《沁县教育志》三稿编篡历时五载,用洋洋洒洒123万字,记述了沁县教育事业从古至今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一书在案,信手翻阅,便可一览沁县教育的昨天,资鉴沁县教育的今天,远瞩沁县教育的明天,起到服务当代,泽及后世的目的。但是由于水平有限,校对、排版包括史实等方面都可能还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大家能够给予理解。

修志以存史,知史而鉴今。《沁县教育志》是我县有史以来首部教育志,它具有较高的存史价值和科学资料性,是开展历史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志“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重要作用,使更多的人通过沁县教育志认识沁县教育历史、了解沁县教育发展进程,为沁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均衡教育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宏伟目标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作者是《沁县教育志》主编、沁县教育科技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