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情洒沁州山水间

上接一版)‘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和信心”这一主题,先后于2017年4月和2018年5月,带领石板上村、东林村、倪村、安家岭村支村两委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共20余人赴长治县振兴新区、苏店镇东贾村、太行农产品物流园区、日盛达公司等先进村、脱贫典型村及优秀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取经。一路上既有同为村支部书记介绍如何为脱贫找出路带领群众走上小康路所获得的成果和付出的艰辛,又亲眼看到了在现代企业生产线上、农贸交易场上一个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和搏击商场的能人。这一切在参观的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参观回来以后,石板上村随即挂靠长治县苏店镇东贾村,发展起了蔬菜大棚产业。

为了从思想上拔掉“穷根”,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工作队驻村期间共计召开党员群众大会七十余次、走访群众千余人次,培育贫困户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奋斗精神和脱贫的勇气和决心;在石板上村、东林村、倪村建起了“爱心超市”,激发了贫困户参与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以‘让贫’为荣,以‘争贫’为耻”的良好氛围,得到了贫困户的广泛响应。

冯宏伟就是其中一户,冯宏伟身体不好,家中又有两个孩子在念书,家庭条件较差,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精准扶贫各项救助政策。“我与家人商议申请退出贫困户,我们要靠奋斗走上致富路。”冯宏伟介绍说,如今他有一个孩子已经毕业,自己也在外打工,不再需要国家额外“救助”。去年他主动要求退出贫困序列,希望把这份关爱留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的行为得到了全村干部和群众的广泛称赞,也为即将脱贫需要退出的贫困户树立了榜样。

产业有发展 幸福有奔头

尽管天气一天天变凉,但石板上村产业园区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户,每个人都是干劲十足。

“我们这大棚菊花现已进入收获期,一茬可采摘4000多支,现在菊花的市场行情好,销路广,一些业户纷纷提前预订,根本不愁销。”张云娥看到大棚里朵朵绽放的菊花,欢喜写在脸上,“种植大棚菊花确实尝到了甜头,下步我们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让贫困户尝到致富甜头的可不只是大棚菊花这一项,三年来,在市政协帮扶下,石板上村、东林村、倪村、安家岭村的脱贫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大棚蔬菜、肉鸡养殖、光伏发电、千头猪厂……越来越多的扶贫项目开花结果,也让更多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长效脱贫,走上致富路。

产业项目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是精准扶贫的“铁抓手”。自帮扶我县以来,市政协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拔根”之举,通过优化产业思路、抓好产业园区建设、挂靠大企业、开展产销对接等强力举措全力推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帮助他们县栽下棵棵“摇钱树”。

石板上村千头生猪养殖厂、50KW光伏电站已全部建成投产,猪厂已完成第一笔收益,于今年3月份给贫困户第一次分红,发电站今年创收3万余元,12座大棚得到改造,菊花、草莓、西红柿、葡萄种植渐成村民主导产业;倪村千头生猪养殖厂(一期500头存栏)、30KW光伏电站也已投产和并网发电,猪厂已经完成了第一批的顺利出栏,收益达12万元;东林村100KW光伏电站去年6月份并网发电,现已发电6万余度,收益约6万余元,为贫困户每户分红300元,此项目在南里乡率先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目标,万只鸡场项目也已经投产,第一批肉鸡出栏即收入近10万元,新建幼儿园、卫生所投入使用;安家岭村光伏发电项目正在立项.. ..经过市政协的帮扶,4个村的贫困户致富路上有奔头,幸福生活有盼头。

长期以来,村集体没有市场经营主体身份,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新要求,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受到制约。为破解这一难题,在市政协的帮助下,东林村注册成立了我县首家村集体独资公司—沁县立群养殖有限公司,既有利于激活农村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盘活资金要素,也有利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这种模式的效应下,石板上村、东林村、倪村3个村均于去年成功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且村集体收入不可小觑。

“我们要把企业办在村里,把公司办在乡下,因为我们会走,公司不会走,我们要为这几个村打造一支不走的队伍,无论任何时候,老百姓都会有收入。”现任市政协驻沁县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潞生满怀深情地说道。

听说我们在采访,石板上村贫困户冯自刚主动来和我们搭话,“工作队是如何帮我们的,我们贫困户一清二楚,他们白天在工地上,晚上整理资料到半夜,有时候还要连夜赶回去市里,第二天开完会再回来村里,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不能忘。”

是的!脱贫路上,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被悉数记录在沁县扶贫档案中。市政协在我县脱贫攻坚战中,真情帮扶,无私付出,也将永远铭记在沁县18万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