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李强:用方寸之地凝聚干群发展动力

2017年7月,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的李强成为漳源镇南园村第一书记。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李强了解到南园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需大力整治。支部班子涣散,干群关系非常紧张。村支书因经济问题,正在被纪检部门立案调查,村民们也对支村两委失去了信心,各项工作都难以开展,是名副其实的“落后村”。

千头万绪,但时不待人,脱贫攻坚工作需要紧锣密鼓地开始。第一次组织卫生清扫,代理支书在村委喇叭喊了一中午,到下午只出来三个村民劳动,其中还是两个拄拐棍的老人。脱贫攻坚战不能没有村民的参与,如何激发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成为摆在李强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深入调查思考后,李强选择了村中一块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入手,在这个地方,有十几棵长得零乱不堪的树木,却分属四五个农户所有,矛盾特别多,要砍伐需征得所有户主同意。还有一座废弃多年不用的房屋,需要拆迁。但是得做通房主的工作,不然休想动一块砖。“能不能把这个地方治理好?是考验我这个新上任第一书记工作能力的试金石。”李强回忆道。

“扶贫先扶志”,工作得先从改变村民思想观念做起。李强成立了一个微信群,利用晚上时间与村民进行沟通交流,宣讲扶贫政策,为村民解疑释惑。宣传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每天在群里上发工作进度照片,让村民看到村里的点滴变化。用长治好人、村民田四怀的先进事迹和在村公路建设中勇于奉献的好村民田良玉的事迹鼓舞激励村民。利用电脑绘图技术,图文并茂地规划出了南园村未来发展的“蓝图”,在村道路硬化工程中,李强挺身一线,亲自到矛盾纠纷的现场,客观公正地调解矛盾7起,涉及耕地、宅基地、公共卫生、邻里关系等。通过公开解决矛盾,让村民“化干戈为玉帛”,主持了公理,凝聚了人心。通过沟通交流,让村民看到了真诚,感受到了正义。

空地上乱堆乱放的柴草不知什么时候没有了,闲置房房主田树岗找到了李强,主动要求拆掉自己房子,为环境整治让路。短短两天,村中间一块空地腾了出来。接下来,村民田树芳捐来三十袋白灰。田青云把三十多块石条捐了出来,村民们把自家闲置的石磨、石碾、粮食缸,不用的大棚水泥条捐了出来,特别是老人石菊梅把在院里埋了多年的“南园村翻身纪念碑”也交给了村委,让其“重见天日”。

时机成熟后,李强迅速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明确了分工。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每天将近100多个村民自发参与到文化广场的建设中来。经过一星期热火朝天的劳动,一个完全由村民规划设计、捐献物品、投工投力自建的,整洁美丽、寓意深刻的文化广场展现在村民面前。广场上,用以前放粮食的缸做成了花盆,栽上了美丽的花草。砌筑了农耕时代村民们使用过的石磨、石碾,再现了过往岁月的场景,留住了乡愁。广场的形状像一艘承载村民脱贫奔小康的航母。广场上,绿化的图案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象征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文化广场的建设中,父子、夫妻、兄弟齐上阵的场景屡见不鲜。短缺什么材料,村民纷纷从自家往出捐献。在外的村民,每天通过微信连接村里商店,向参加劳动的村民捐献了食物、矿泉水。“线上线下”互动,共同表达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劳动间歇时间,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南园村的脱贫攻坚大计,干群关系得到了缓解,邻里关系得到了融洽,南园村的未来由村民进行了绘制。李强以身作则,榜样为先,凝聚人心改变了南园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增强了南园村村民的脱贫致富的信心。

牛佳丽